在海外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國認祖歸宗,稱:我們的根在廣平府

人間史名人錄 2024-05-16 18:12:02

2004年初秋,河北邯鄲雞澤縣風正村田家族族長田志強接到一個不同尋常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一個陌生而急切的聲音:“我是田文俊,我們的根在廣平府,我們已經流落海外381年,現在想回來認祖歸宗。”

田志強愣住了,電話那頭的聲音顯得遙遠而不真實。村裏的老人們也圍攏過來,聽著電話中的每一個字,大家面面相觑,誰也不知道這個自稱田文俊的人到底是誰。然而,那一句“我們的根在廣平府”卻深深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田志強放下電話,心中泛起了無數疑問和期待。身爲族長,他很清楚,田氏家族的確有一脈消失了三百多年,電話中那人所說的話應當不假。

認祖歸宗

那天過後不久,一輛黑色的轎車果然出現在了風正村。一個身著西裝的中年男子走下車來,他的目光掃視著周圍,似乎在尋找什麽。

田志強上前一步,熱情地迎了上去:“你就是田文俊吧?歡迎回家!”

田文俊的眼中閃爍著淚光,他深吸一口氣,穩了穩心神,說道:“是的,我終于回來了。”

在村民們的注視下,田文俊走進祠堂,他緩緩地走到那塊刻著族譜的厚重大石前,手指輕輕撫摸著上面的名字,淚水無聲地滑落。

祠堂內一片寂靜,只有田文俊的低語回蕩在空氣中:“祖先啊,我們終于回來了,跨越了381年的時光,田氏一脈,終于團聚。”

田氏族人們屏住呼吸,靜靜地看著這個從未謀面的親人。田文俊的出現,不僅是一個家庭的團聚,更是一段塵封已久的曆史重新浮現。

田家族人們心中的疑問和期待,隨著田文俊的歸來,漸漸有了答案。這一刻,他們不僅迎來了一個久別重逢的親人,更見證了一個跨越時空的傳奇故事。

起源與流落

據田文俊所說,他的祖先名叫田好謙,1610年出生,是河北廣平府風正村的田氏家族第九代傳人。田氏家族在明朝時期極具聲望,家族中多有高官顯貴。

田好謙的祖父曾官至兵部尚書,田家在當地享有極高的威望。然而,田好謙卻在這片仕途光環下,選擇了一條與家族期望完全不同的道路。

田好謙從小聰明好學,但他並不熱衷于仕途,而是對經商充滿了興趣。盡管家族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繼承祖父的官職,但田好謙卻堅定地選擇了經商。

他的決定在家族內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許多人對他的選擇表示失望甚至反對。然而,田好謙卻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商業才能。

田好謙在商界展現出了卓越的天賦。他聰明機智,善于交際,加之家族背景帶來的便利,使他在商場上如魚得水。

短短幾年間,他的生意從廣平府擴展到了全國各地,甚至還涉足了海外市場。然而,就在他事業蒸蒸日上之際,明朝的局勢發生了巨變。

明朝叛將孔有德從朝鮮發兵攻打大明,掠奪財物和奴隸,並將他們押解回朝鮮。正是在這段時間田好謙迫于戰亂不得不離開家鄉,踏上了異國他鄉的流亡之路。

抵達朝鮮後,田好謙的生活變得異常艱難。作爲異鄉人,他被迫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生活條件極其惡劣。

然而,即便在這樣的困境中,田好謙依然保持著讀書的習慣。他常常利用工余時間,默默地讀書寫字,心中始終懷有重返家鄉的希望。

田好謙的才華很快引起了朝鮮上層的注意。朝鮮大王正在爲宗室子弟尋找老師,田好謙因其博學多才,被推薦給了朝鮮大王。

憑借淵博的學識和出衆的氣度,田好謙贏得了朝鮮大王的青睐,被任命爲宗室子弟的老師,並官至通政大夫。

盡管田好謙在朝鮮的地位顯赫,但他始終未曾忘記故鄉。他常常在夜深人靜時,獨自坐在院子裏,望著遠方的星空,默默地思念家鄉。爲了緩解思鄉之情,他在朝鮮建了一座仿造故鄉的“風正村”,以寄托自己的思鄉之情。

在田好謙的言傳身教下,田氏子孫始終牢記自己的祖籍,他們在家族內交流時堅持使用漢語,墓碑上也刻著漢字,並且每逢中秋、春節等中國傳統節日,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

田好謙將自己的故鄉情結傳遞給了子孫後代,使得田氏家族在朝鮮的每一代人心中都銘記著自己的中國血統。

1687年,田好謙在朝鮮去世,他的遺願未能實現,但他的子孫們始終銘記著這一願望,並一代代傳遞下去。

1706年,田好謙的兒子田會一作爲朝鮮使者,借進貢之機返回中國。他在京城內尋找家族的線索,終于與廣平府的田氏家族取得了聯系。

雖然當時的政治環境限制了田會一的行動,但他仍然成功地將家譜和田好謙的畫像帶回了中國。這次重逢雖然短暫,卻爲兩地田氏家族的聯系奠定了基礎。

然而,20世紀30年代的戰爭和隨後中韓關系的緊張,再次切斷了兩地的聯系。盡管如此,田氏家族在朝鮮的後代始終沒有放棄對故土的追尋。

2004年,田文俊帶著族譜和祖先的畫像,終于再次踏上了中國的土地,實現了祖先田好謙的夙願。

田文俊在風正村的田氏宗祠中,向廣平府的田氏家族成員講述了祖先田好謙的故事和家族在朝鮮的經曆。

他激動地說:“我們的祖先田好謙在離開家鄉後,一直沒有忘記故土。他在朝鮮教導子孫,銘記我們的根在廣平府。今天,我帶著祖先的遺願回到這裏,希望我們能重新建立聯系。”

聽到田文俊的講述,廣平府的田氏家族成員無不動容。他們爲祖先田好謙的經曆感到驕傲,也爲家族的重逢感到欣慰。

田文俊與廣平府的田氏家族一起,在祖先的祠堂中進行了隆重的祭祖儀式,表達對祖先的敬意和對家族重逢的喜悅。

延續的希望

在此次重逢之後,廣平府的田氏家族和朝鮮的田氏家族建立了密切的聯系。田文俊等二百余名朝鮮田氏後裔,每年都會回到廣平府,進行大規模的祭祖活動。他們在心中銘記著祖先的教誨,繼續傳承著家族的文化和傳統。

田文俊說:“雖然我們在朝鮮生活了幾百年,但我們的根始終在這裏。我們會繼續回來,祭拜祖先,傳承家族的文化,讓後代永遠銘記我們的祖先和故鄉。”

這一跨越381年的家族重逢,不僅是對祖先田好謙的緬懷,更是對家族情感的永恒象征。田氏家族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地,家族的根永遠在心中,血脈相連,代代相傳。

祭祖儀式

爲了迎接他們的歸來,風正村的族人爲他們舉辦了祭祖儀式。這場儀式莊嚴而隆重,族人們手持香火,排隊依次走到祭壇前,將香火插入香爐中,低頭默哀,表達對祖先的敬意。

田文俊站在最前排,他雙手捧著田好謙的畫像,緩緩走向祭壇,將畫像鄭重地擺放在中央。他輕聲說道:“祖先,您的後代今天終于回到了您的故土,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的教誨和囑托。”

田文俊深深鞠了一躬,眼中含淚,心中百感交集。他身後的族人們也紛紛上前,向畫像行禮,整個祠堂內彌漫著莊重而神聖的氛圍。

祭祖儀式結束後,族人們圍坐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田氏家族的未來。田文俊拿出從韓國帶來的族譜,與廣平府的族人們共同翻閱,查找家族的曆史和淵源。族譜上的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家族的血脈傳承,連接著過去和現在。

族長田老伯感慨道:“我們田氏家族經過了這麽多年的風風雨雨,今天終于又團聚在一起,這是一件多麽不容易的事情。我們要珍惜這份親情,共同努力,把田氏家族的傳統和精神發揚光大。”

在這次團聚之後,田好謙的後裔們雖然仍然生活在不同的國家,但他們的心卻緊緊連在一起。這條跨越381年的回歸之路,見證了田氏家族的不屈和堅韌,也讓他們在這片故土上重新找到了家的歸屬感。

這一段跨越時空的回歸之旅,不僅讓田氏家族的血脈重新相連,也讓他們更加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親情。無論未來的路多麽遙遠,田氏家族的後裔們都將銘記他們的根在廣平府,繼續書寫屬于他們的家族傳奇。

結語

田氏家族的回歸之旅,是一段跨越381年的動人故事。從田好謙的流落海外,到田文俊帶領後代回到廣平府,這不僅是家族血脈的延續,更是故土情結的見證。田氏家族在朝鮮的幾百年裏,不曾忘記自己的根源,他們用行動守護著家族的傳統和記憶。

這次回歸,不僅實現了田好謙未竟的心願,也讓後代們重新感受到了故鄉的溫暖。廣平府的田氏族人熱情迎接,爲他們舉行了隆重的祭祖儀式,象征著家族的團聚與傳承。

跨越山海,回歸故土,田氏家族用行動告訴世人:無論身處何地,根在廣平府的信念始終不變。通過這次認祖歸宗,他們不僅找回了失落的親情,也讓家族的曆史得以完整書寫。田氏家族的故事,既是對故土的深情眷戀,也是對家族血脈的深刻銘記。

6 阅读:668
评论列表
  • 2024-06-04 15:51

    有家譜還是有根可尋的,願國人都有家,都有根[祈禱][祈禱][祈禱]

  • 2024-05-16 21:53

    樹高萬丈,落葉歸根!

  • 2024-05-16 23:53

    也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國家發達了,遠親都找來了。

  • 2024-05-16 21:07

    在國外幾百年了血統早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