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玩泥巴”,從朝不保夕到年入50萬,“泥巴”作品被楊瀾買下

真實人物采訪 2024-04-30 15:19:10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3740位真人故事

“你玩泥巴能養活自己嗎?”在滿屋子黃泥的毛坯房裏,一個圓臉男生似乎沒聽到母親憂心忡忡的問話,專注地把半人高的大泥塊,分成一塊塊巴掌大的小泥團,捏、壓、雕、挑,不一會兒,一只兔子栩栩如生呈現眼前……

這個圓臉男生就是我。有人說我是從大山深處走出來的雕塑藝術家,可我覺得我是傳說中那個“開竅晚”的孩子。我的人生,是被推著往前走的。

童年的我,成長在蒙昧閉塞和視野局限的環境裏,因爲一次對小轎車的驚鴻一瞥,萌生了學修車,開一家汽修店,靠修車技能養活自己的人生理想。

如果沒有初中女同學的“吐槽”,我不知道如何用功讀書;如果沒有高中班主任的啓蒙和發小的引導,我不知道“大學”爲何物,也無法考上大學。

有了妻子的“鞭策”,我在32歲“高齡”考上了研究生;有了導師們“溫柔”且“嚴苛”的“雕刻刀”,我成爲一名遊刃有余的雕塑師。

從一無所有到每月500元生活費,再到年入50萬。在與雕塑相伴的13年時光裏,我終于靠手藝養活了自己,讓家人過上了好的生活。如今,我還在努力往前走,因爲,我的心中,還有更大的夢想……

(我是大山裏走出來的雕塑創作者)

1989年,我出生在貴州大山深處一個農民家庭。在我眼裏,山的那邊,還是山。

平時父母在農田裏幹活,我就在田邊玩泥巴,捏小狗小貓、捏小汽車。

8歲那年夏天,放學回家的路上,一輛轎車在村口掉頭。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轎車,在心裏埋下了對汽車好奇的種子。

不過年少的我,和大多數男孩一樣就喜歡終日玩耍瘋跑,不知道該如何用功讀書。

中考前,班上一位女生給我寫了一段贈言:“三年的同窗,我覺得你沒有什麽過人之處在我的記憶裏留存。給你說句祝福的話,伸長耳朵聽:祝你中考成功!”

看似吐槽卻充滿真誠鼓勵的話,一下點醒了迷糊少年。我認真寫下中考學習計劃,長這麽大,我頭一次爲自己的人生列計劃。

(初中女生的贈言,我一直珍藏,王放勇是曾用名)

後來我考上縣城高中,她考上市重點高中。如今的她,是一名優秀的國家一級建造師,20年過去了,她依然是我的榜樣。

高一暑假有天在家,聽到親戚們聊起大舅舅的女婿,說他在修車行工作,月收入3500多元。而我父母辛辛苦苦幹農活,一個月也就掙1000多元。于是我心生向往,立下了高中畢業去學修車的理想。

高二分文理科時,班主任吳朝會老師問我有什麽夢想,爲什麽讀高中。我脫口而出:“我想做個修車的,讀高中是因爲比初中文憑高呀。”

無知的我居然不知道高中之後還有大學,更不知道本科之後還有研究生、博士生。

後來,班主任把全國排名前一百所大學打印貼在了教室園地的牆上。我好奇地看著大學的名字,一臉迷糊,不知道大學是做什麽的。

(手把手教學生練習泥塑浮雕基本功)

班主任帶著我到辦公室聊了半小時,耐心向我解釋什麽是大學,在大學裏做什麽,上大學對人生的重要性等等。她說:“如果你的夢想是修車,那就努力考上大學,讀機械工程專業。”

對大學的認知剛被啓蒙的我,想到自己的成績,覺得上大學太遙不可及了。

直到有天放學,發小把我帶到他學畫的畫室,喚醒了我埋入泥裏的大學夢。

他告訴我,他正在學美術備考大學。我這才知道,只要美術專業過關,文化課分數低一點,也能讀大學。

畫室裏擺滿了素描畫、水彩畫、油畫,有的很逼真,有的很抽象。我立刻産生了濃郁的興趣。

一位老師拿了支板筆給我隨意畫幾筆,誇我有天賦。這是我長這麽大,第一次得到如此大的肯定。後來才得知,這位老師帶的學生只有三個,估計是太缺學生了,所以才誇我。

當時的我被誇得激動壞了,偷偷撕下一張素描頭像揣進兜裏,回家細細研究。

自那天起,我誤打誤撞闖入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從此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迹。

(一代代能工巧匠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瓷文化)

我對母親說:“我要學畫畫考大學。”母親說我吹牛。雖然不相信,但她還是支持我去試試,給了我60塊錢買畫材。

那時畫材和報班的學費還不像現在那麽貴,我高二從零開始學畫,到高考前花在畫畫上的費用大概是3500元。

我一共參加了三次美術聯考。第一第二年考得都不理想,第三年才考入了全省500多名,報的是景德鎮陶瓷學院的雕塑專業。

2010年,我離開了熟悉的大山來到景德鎮,有傷感也有好奇。

據說這裏是“地上一個瓷都,地下一個瓷都”,地面的曆史和地下的文物遺存極爲豐富,陶瓷文化景觀隨處可見。這個千年古城仿佛有一種魔力,讓我慢慢地從習慣到喜歡,到如今再也離不開。

(夏天制作雕塑,身上汗流浃背,心中熱情似火)

我的性格在景德鎮陶瓷大學期間有了很大變化,大山娃的土氣和匪氣漸漸消散。

景德鎮陶瓷是“世界級的IP”,大學裏有不少來自韓國、俄羅斯、意大利的留學生,他們說的漢語,一個比一個溜。

而我剛開始的學習並不順利。我壓根不知道雕塑是幹什麽的,也不知道陶瓷怎麽學,以爲陶瓷就是鍋碗瓢盆。

後來才知道,雕塑專業既要學習雕塑基礎,又要了解陶瓷材料的特性,從原料到成型、燒制等工藝的細分都極有難度。

大一第一學期結束時,我仍然找不到感覺,懷著對雕塑的困擾,我跟班主任說想換專業。

老師對我說:“中國瓷器享譽世界,陶瓷是中國文化的符號。”

看我還沒開竅的樣子,她又用上激將法:“陶瓷專業是陶瓷學院的王牌。如果想換專業,不如你退學複讀一年考別的學校吧。”

聽了這兩句話,我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學。

(修坯的過程也是修煉自己的過程)

很多時候,人是被逼著成長的。

大一第二學期開始,我接觸到了不同材料的雕塑,漸漸從立體雕塑的塑造中找到了樂趣。尤其是泥塑,把一團爛泥巴捏成我想要的形態各異的樣子,很有趣。

大一結束後,我和兩個同學湊了錢,在校外租下一個簡陋的單間做工作室,每天不停地捏各種泥塑。但純粹是練習,沒接到什麽單子。

班主任謝璇老師知道後,讓我到她的工作室幫忙,還帶我出去一起做雕塑工程項目,介紹客戶給我認識。

這個時候,我才真正開始按單子進行雕塑創作,不再盲目練習。

在班主任工作室,我每月拿到的生活費大概有500-800元。通過手藝掙到錢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讓我有了繼續學習雕塑的信心。

老師說,雕塑的功夫全在手上,雕不雕得好,一眼就能看出來。手上功夫需要時間,提高審美也需要時間,只有一點一點把技術修煉好,“悟”到了,才能成爲一個真正靠手藝吃飯的人。

(30+的我,白天讀研,晚上做雕塑)

老師的話,我聽進去了。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其余的時間全都泡在工作室裏。寒暑往來,不停地捏,對雕塑全身心地投入,讓我越來越有感覺。

如果說謝璇老師是我的第一個貴人,那麽劉偉老師就是我的第二個貴人。

劉老師是學院美術系主任,他教我們人體衣紋寫生課。衣紋是人物速寫中最難畫的,穿插的數量,主線、次線和複線的包裹層次,疏密變化等等非常複雜。

不過,劉老師看了我的作品,連誇不錯,問我有沒有時間到他工作室當助手。班主任同意後,我到了劉老師門下。

後來,通過參與和協助設計創作大型的環境雕塑和城市雕塑,我不但大大提高了專業水平,還解決了自己工作室的開支問題。

世人都說,機會總是給有所准備的人。對于雕塑行業,這個准備,更多的是夜以繼日地積累和打磨。我就是這樣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我、小美和親愛的老師們)

大四那年,劉老師把我介紹到陶瓷藝術家周玲老師的工作室當助手。從那時起,我開始學習燒制陶瓷技術,並有幸參與了景德鎮陶瓷七十二道工序的雕塑制作項目。

整個大學期間,通過參與各種城市雕塑、標志雕塑、公交站台雕塑等等的雕塑工程制作,我獲得了豐富的積累,也萌生了自我創作的靈感。

我以苗族文化爲題材制作陶瓷畢業作品,獲了一等獎。通過這個作品,我又延展制作了布依族、侗族等多個少數民族的陶瓷作品。

在陶瓷創作上終于“開竅”的我,不但掙回了學費,在畢業那年還有了人生的第一筆存款——10萬元。

(如何把一坨泥巴變成客戶想要的樣子呢)

2014年,我租了一棟簡陋民房,簡單裝修後,建起了屬于自己的窯爐。

創業的艱苦是常態,最艱苦的是頭三年。

造氣窯、買材料、付租金,用光了我所有的積蓄。我沒日沒夜做了很多雕塑,可並不知道什麽樣的雕塑作品更受大衆的歡迎。

通過老師的幫助,我接了一些訂單。後來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訂單日益減少,爲了維持工作室的運作,我只好找擔保貸款。

母親從貴州來看我,看到我在滿是黃泥的毛坯房裏捏泥巴,她說:“你讀大學出來就幹這個?還不如回老家開修車店。”

雖然嘴上吐槽,可臨走時,她還是鼓勵我說:“不管怎樣,認准了無論多難都要咬牙挺過去。”

“晚慧”如我,幸虧有了兩個重要女人的支持,才堅持了下來。除了母親,還有我一生的摯愛小美。

(小美和好友橹爺,橹爺是我的同行兔作品“代言人”)

湖南妹子小美,比我小6歲,和我同爲雕塑專業。我倆走到一起的緣分還挺奇妙的,仿佛是命中注定自有安排。

2014年,我本科畢業,小美剛上大一。寒假裏的一個下午,她和幾個同學來陶大老校園,我和老師同學正一起在那兒制作雕塑。

小美對作品呈現的細節功夫感到驚訝,于是把它們拍了下來。可巧她拍照的時候,我剛好臨時離開,和她沒碰上面。她的鏡頭裏只有我的老師和我參與雕塑的作品。

我們的第一次見面就這樣錯過了。

轉眼到了暑假,我清楚地記得那天是7月28日,小美和幾個同學又來了。她們想找一位師兄幫忙指導實操雕塑。一位對我很熟悉的師傅,強烈推薦了我。

模具師傅打電話讓我開車到模具店接小美。在車上,我們的話題圍繞陶瓷聊得很開心。

一來到我的工作室,小美就開始緊鑼密鼓幫忙,我做陶瓷,她幫補水、打磨。我心想,這是一個做事果斷認真的女孩,不由平添了幾分好感。

(爲龍遊水脈藝術節創作)

2015年5月,景德鎮七十二道陶瓷制作雕塑工程全面啓動,我以兩位主創老師的助手身份,有幸參與了其中三個工序的雕塑泥塑制作。

有一天,小美的碩士生導師曹春生老師,帶著他們一行,來到我們制作陶瓷工序的廠裏拍照記錄學習。

遺憾的是,那天我又沒在,和她再次錯過。

兩個月後,小美和閨蜜爲了制作一對情侶雕塑,又來找我,這是我們的第二次見面。

加了聯系方式後,彼此越來越了解,她欣賞我的才華,我喜歡她的沉靜。

擔心我不“開竅”,曹老師敲著我的大腦門激將道:“這個女孩子很優秀,你追不到她,說明你無能!”我沒房沒錢沒車,對小美的追求方式,就只有手裏的泥巴和真誠的心。

從戀愛到結婚,小美始終是我亦師亦友的人生伴侶。是她推著我在雕塑的世界裏前行。

(我設計的禅定兔在景德鎮國家陶瓷版權中心展出)

2021年,曹老師鼓勵我去考研,把我推薦到呂品昌老師門下。

小美爲支持我考研,暫緩自己的博士備考,在生活上細心照顧我,在專業上全力協助我。

32歲那年,我成爲陶瓷大學2022級碩士研究生,開始與呂老師的師生緣。

不少雕塑家在創作中因爲遇到瓶頸而失去靈感。可對我而言,靈感不會消散,因爲我的家鄉貴州,有的是取之不盡的題材。

2016年,我回老家經過侗族村寨,看到一個侗族媽媽抱著寶寶邊哺乳邊躲雨。媽媽溫柔呵護孩子的場景,深深打動了我。

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創作完成了銅雕塑作品《母子情深》,在母親四十八歲本命年送給她做生日禮物。作品完成時,我拍視頻給她看,母親笑得很開心。

沒多久,我的另一個陶塑作品《山音》獲得了第十二屆全國陶瓷美術大賽金獎。

情感的相通與共情,讓貴州少數民族元素的雕塑作品,獲得了客戶的認可,訂單越來越多。

我和小美用積蓄和結婚的彩禮貸款,租下一個工作室兼民宿,邊創作邊打理民宿,繼續攜手追逐陶瓷夢。

(參加秘魯駐華大使邀請的普卡拉巡回公牛展)

我的陶瓷作品很多都源于平凡的生活。

“世界破破爛爛,總有人來縫縫補補”,這句話觸動了很多人,也激發了我的創作靈感。我設計制作了一組陶瓷作品。

這組有花瓶和杯子的陶瓷,突破了新工藝與新材料的銜接,模仿了針線補丁的質感和細節。我希望通過作品表達:人生的不同階段總有不同的碎片,但不要沮喪,試著去縫補起來,就能實現美好。

制作陶瓷我很細心,可生活上卻有點馬虎。有一次因爲一個小錯誤不得不好一陣折騰,小美讓我找個地方好好靜一靜,“自我反省”。我遵從“妻命”到書房安靜打坐。在打坐時有感而發,“出關”後立馬設計制作陶瓷,取名“禅定兔”。

(我的工作狀態是陪作品,生活狀態是陪老婆女兒)

我回想小美和我一路攜手同行,不離不棄,有感而發,又創作了一組“同行兔”。

我想以“同行十二生肖系列”,以家庭爲核心設計,用有愛有夢想的幸福一家同行生肖形象。今年制作了一組“同行龍”,祝福每個家庭在龍年都能實現美好的夢想。

當初“同行兔”陶瓷作品的誕生,其實並不順暢。

在研發階段,調試釉水色料比例、技法、燒制等因素導致出品有問題;在制作階段,兔兔的頭部總會出現小黑點等等,經過長時間的打磨和調整,最後才達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讓我感到幸運的是,“同行兔”遇到了一個重量級的有緣人。這個人就是我們很多人的偶像——大名鼎鼎的主持人楊瀾老師。

(楊瀾老師拿著同行兔和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霁翔)

遇到楊瀾老師那天,真的很神奇。那是2022年12月的一天上午,我到雕塑瓷廠的樂天集市去擺攤。

集市上午9點開始,7點我就起床收拾出發了。那天早上,外面巨冷,出門發現車子都挂了厚厚的一層冰。

說實話,當時心中極其想在床上繼續睡覺不出攤了。可一想到200塊錢的攤位費要交,還是開車去了。也還好去了,否則就錯過了和楊瀾老師的相遇。

到了集市,果然很冷清,沒幾個遊客。我站在風中瑟瑟發抖,和隔壁攤主朋友調侃今天要抱零蛋回家了。突然,前方有一群人往我們這邊走來。

我擡眼一看,立刻在人群中發現了氣質和氣場出衆的楊瀾老師。不一會兒,她竟然走到我的攤位,停下了腳步。

(小飛兔是我女兒的最愛)

楊瀾老師一手一個拿起兔子,興奮地說:“太好看了,我好喜歡。”轉頭微笑望著我:“你能給我介紹一下這個作品嗎?”

我吸了一口氣,平複激動的小心髒,講述了自己創作的意圖和靈感。在我講解時,楊瀾老師一邊點頭一邊開心地笑。我一講完,她立馬買下了一套 “同行兔”。

楊瀾老師身邊的劇組成員也都紛紛購買,我帶去的“兔子”根本不夠。晚上我從家裏帶去了一些送到他們下榻的酒店。

自己的作品得到偶像的喜歡和那麽多人的喜歡,我的心裏美滋滋的。

(我的女兒,是雕塑小達人,也是我的“小助手”)

2020年3月,女兒的到來,給了我新的創作靈感源泉。

一天傍晚,我剛進門,女兒馬上像一只兔子飛快跑過來,撞進我的懷裏,嘴裏喊著:“爸爸,爸爸,我要飛”。我抱起她轉了一圈,疲憊一掃而空,腦海裏便有了作品《小飛兔》的創作雛形。

在民宿裏,我特別開設了給孩子們學習玩耍的坑燒課堂和制作陶藝體驗。每次看到他們充滿好奇的清澈眼神,都深深觸動我的內心。這也是我努力與堅持的一大動力。

當年帶我入行的發小和老師,因爲發展路上的種種原因都轉行了。

學畫的發小轉行到了銀行工作,在我創業遇到資金困難時,他向我伸出援手;說我有天賦的美術老師,成爲一名中學語文老師;培訓班的美術老師到貴州茅台鎮做酒生意去了。

(敢于探索,才有無盡可能)

我想,上天都會看到每個人的努力,給每個人想要的生活。

哪怕像我這樣一個晚“開竅”的人也不例外。從沒有固定收入,到買車、開工作室、創辦民宿,如今年收入超50萬。

前不久,我把雕塑文化和生活相結合的民宿,在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中拿到了國家級銀獎。最近,我在忙著把“同行系列”十二生肖中除“同行兔”和“同行龍”之外,剩余的10個生肖進行設計研發,同時在爲2024年全國美術大展作品的創作做准備。

如今,工作狀態下的我,眼裏只有陶瓷;生活狀態下的我,專心陪老婆女兒。

“晚開竅”的我,終于領悟:陶瓷不只是玩玩眼前的“泥巴”而已,陶瓷是通往廣闊世界的“寶藏”,我要創作出更多的陶瓷作品,讓世界了解中國的陶瓷文化。

如果有時間穿梭機,我想回到過去,對那個大山裏田間玩泥巴的男孩大聲說:

“山的那邊,並不是山,是路!向著光照的方向,大膽向前走吧!”

【口述:王桂生】

【編輯:十月波斯說】

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裏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迹,這裏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歡,請點擊關注哦!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本賬號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