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糖尿病是“睡”出來的?這5個睡眠習慣,可能會招惹糖尿病

小潔說健康 2024-05-24 05:38:35

衆所周知,糖尿病的發生與日常飲食密切相關。很多人認爲,只要飲食控制得當,糖尿病的風險就會顯著降低。

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糖尿病的風險不僅與飲食習慣有關,睡眠質量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即使日常飲食再健康,如果睡眠狀況不佳,糖尿病的患病風險仍然可能較高。

1

這樣睡覺的人或易患糖尿病

睡眠不足

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可能會影響身體的胰島素敏感性,增加糖尿病的風險。研究表明,每晚睡眠少于6小時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

熬夜和不良作息

熬夜和不良的作息習慣會導致生物鍾(或稱爲晝夜節律)紊亂,這可能會影響血糖調節,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睡眠呼吸暫停

睡眠呼吸暫停是一種睡眠障礙,會導致夜間頻繁的呼吸停止。這種狀況會增加體內炎症和應激反應,進而影響血糖控制,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頻繁打盹

白天頻繁打盹可能會幹擾正常的睡眠模式,導致夜間睡眠質量下降,從而影響血糖水平。

深度睡眠不足

深度睡眠是恢複性睡眠的重要階段,不足的深度睡眠可能會影響身體的修複過程,包括胰島細胞的修複,從而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2

糖尿病患者的睡眠建議

維持規律的睡眠時間

每天盡量在同一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以幫助建立穩定的生物鍾,改善睡眠質量。

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應在睡前檢查血糖水平,確保血糖處于穩定範圍內,避免夜間低血糖或高血糖。

避免晚餐前的糖分攝入

晚餐前避免過量攝入糖分,以防夜間血糖水平波動影響睡眠。

適量運動

白天進行適量的運動,如散步或輕度運動,有助于改善夜間睡眠。但應避免在睡前進行劇烈運動。

減少咖啡因和酒精攝入

下午和晚上避免攝入咖啡因和酒精,因爲這些物質可能會幹擾睡眠。

晚餐不要過飽

避免晚餐過飽,以防夜間胃部不適影響睡眠。

3

糖友睡前血糖控制建議

監測血糖

在睡前1-2小時,糖尿病患者應監測血糖水平,以確保血糖處于目標範圍內。理想的全天血糖控制目標應遵循醫生的建議。

晚餐後血糖管理

晚餐後,糖尿病患者應適當進行輕度活動,如散步,以幫助降低餐後高血糖。但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引發低血糖。

睡前藥物管理

糖尿病患者應根據醫生的建議,在睡前檢查藥物庫存,確保足夠的使用量,並按照醫囑定時服用。

睡前低血糖預防

糖尿病患者應隨身攜帶糖果、葡萄糖片等應急食物,以防夜間低血糖。

保持良好的作息

糖尿病患者應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每天在同一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有助于穩定血糖水平。

0 阅读:48

小潔說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