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探索發展新質生産力調研:強腦科技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

齊魯晚報 2024-04-02 17:31:16

轉載自經濟日報《彙聚起産業創新的時代洪流——各地探索發展新質生産力調研(上)》

調研組成員:本報記者 唐衛彬 曹紅豔 黃 鑫 熊 麗 李芃達 夏先清 董慶森 張建軍 柳 文

新質生産力正在成爲各地發展的熱詞。新年發展謀劃中,新春“第一會”上,“新質生産力”頻頻亮相。

從黑龍江考察調研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産力”,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發展新質生産力”,技術顛覆性突破、生産要素創新性配置、産業飛躍性升級所帶來的新時代先進生産力,正彙聚起創新的洪流。

新質生産力,從何而來?傳統産業叠代、新興産業搶灘、未來産業爭先,以科技創新爲引擎的發展競速由此拉開大幕。

搶占先機 未來産業前瞻布局

2月的杭州,蒙蒙細雨、如霧如煙,杭州未來科技城夢想小鎮裏,青瓦白牆、小橋流水相映成趣。隔著余杭塘河,一邊是“錢袋子”,遍布各類私募股權基金、金融機構;另一邊是“腦瓜子”,創業企業在這裏把夢想變成現實。未來已來!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産力。並強調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産業新賽道。

走進國內唯一一家腦機接口領域獨角獸企業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廳,生命科學的意義在這裏充分展現。

“吉祥如意,好字!”失去雙手的強腦科技産品體驗官倪敏成靠一雙智能仿生手,寫出了讓人贊歎的毛筆字。

“意念控制、意隨心動”的背後是腦機接口技術。記者在現場也親身體驗了一把:將手環形狀的電極傳感器戴在手臂上,經過幾輪信息錄入和調試後,智能仿生手就能感知肌電神經電信號,按照記者的意圖作出握拳、張開、點贊等動作。

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才能最終轉化爲新質生産力。強腦科技合夥人兼高級副總裁何熙昱錦介紹,“仿生手、睡眠儀、正念舒壓等産品,都已實現量産。我們是業內首個實現高精度腦機接口單品10萬台量産的腦機接口企業”。

大力培育未來産業,已成爲引領科技進步、帶動産業升級、開辟新賽道、塑造新質生産力的戰略選擇。工業和信息化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未來産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前瞻部署了生物制造、量子信息、氫能、核能、基因和細胞技術等多個細分賽道。

杭州未來科技城明確,未來網絡、未來醫療、空地一體、元宇宙、類腦智能、前沿新材料,是要重點發展的6大未來産業。廣東計劃打造未來電子信息、未來智能裝備、未來生命健康、未來材料、未來綠色低碳等5大未來産業矩陣。河南宣布,要搶占人工智能、類腦和仿真機器人等未來産業先機。

賽智産業研究院院長趙剛說:“今天對未來産業20%的投入和布局,將爲以後帶來80%的收益,從而建立起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長效創新機制。”

近段時間,前來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尋求合作的企業絡繹不絕,其中不乏傳統制造企業。“新質生産力,核心是以科技創新驅動生産力向新的質態躍升,人工智能是各類生産力的加速器和推進器。”在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馬修軍看來,今年將是人工智能的落地年,在湧現衆多未來産業新模式的同時,也將提質加速更多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用智能科技改造現有生産力,推動傳統産業進一步節能降本增效,空間巨大。

王蘊認爲,新質生産力代表先進生産力的演進方向。發展新質生産力,既要促進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發展壯大,還要以新質生産力改造提升傳統生産力,推動傳統生産力向新質生産力躍遷。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