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那個大觀園最“富有”的人,才是未來拯救賈府的救星

君箋雅侃紅樓 2024-04-13 10:21:47

❂作者:君箋雅侃紅樓

✪插圖: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簽約全網維權,抄襲剽竊搬運後果自負

《紅樓夢》最可笑的一件事,就是王熙鳳給李纨算賬。

這就像一個公司的總經理,未來的董事長,對因丈夫去世而失去當選總經理,未來總裁,只能領一份工資和年底分紅的人算細賬:你看你現在什麽也不用幹,比我賺的還多!留那麽多錢多小氣,幹脆拿出來大家花了多好……

王熙鳳這種“抛開事實”的言論,完全不提李纨喪失的權力和失去榮國府繼承權的損失,就是活脫脫耍流氓。難怪李纨說她:

(第四十五回)“你們聽聽,我說了一句,他就瘋了,說了兩車的無賴泥腿市俗專會打細算盤分斤撥兩的話出來。這東西虧他托生在詩書大宦名門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這樣,他還是這麽著;若是生在貧寒小戶人家,作個小子,還不知怎麽下作貧嘴惡舌的呢!天下人都被你算計了去!”

李纨到底是心慈面軟,如果換成鳳姐異位而處,怕不是就要當場妯娌翻臉了。

❈我是君箋雅侃紅樓,爲您講述《紅樓夢》裏的那些事兒

王熙鳳給李纨算賬,一樁樁一件件清楚明白,可見這項目在她心中“翻滾”了無數遍,早都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問題是李纨賺的錢真多麽?

表面看確實比王熙鳳多!不但十兩銀子的月例是王熙鳳五兩銀子的一倍,因爲有兒子又死了丈夫,賈母王夫人“可憐”她,又給加了十兩銀子,整整比鳳姐多出三倍。

但是,如果讓王熙鳳交出權力,死了丈夫當寡婦,再給她個兒子,一個月只給她二十兩銀子,年底最高分紅,她幹麽?

俗話說“站著說話不腰疼”,“得了便宜還賣乖”就是在說王熙鳳!

李纨說她是“無賴泥腿市俗專會打細算盤分斤撥兩”已經委婉了,分明是不要臉,虧她好意思妒忌李纨眼目前兒的這點錢。

李纨被王熙鳳算下來一年總收入四五百兩,對比劉姥姥當然是一筆巨款,放在現在的購買力,大概有四五十萬之巨。但想在北京外套四合院,怕不是有點難。

而且這筆錢是固定的,更是他們孤兒寡母唯一的收入和積蓄。是賈蘭的老婆本,是未來安身立命的所有。

當有一天賈政兩眼一閉,根據明清律法規定,賈蘭會代替父親賈珠和叔叔賈寶玉、賈環三人,一起均分爺爺的個人私産,等王夫人死了,他也會和叔叔賈寶玉均分奶奶的個人私産。其他,就沒了!

等他成家立業,就會帶著爺爺奶奶的遺産和母子倆這些年的積蓄被分家出去,與賈代儒他們一樣獨立門戶,成爲榮國府二房大權旁落的“長房”,未來榮國府的龐大財富繼承都和他無關。

可能有人會說賈蘭是嫡長孫,是賈政第一繼承人,要搬出去也是賈寶玉和賈環。那是指普通人家嫡長爲尊。放在賈府完全不適用。

榮國公第三代的世襲,在二代榮國公賈代善後出現繼承意外。

賈赦襲爵不當家,下一代繼承人是賈琏,王熙鳳是二品將軍诰命夫人。

賈政無爵卻當家,下一代繼承人是賈寶玉,薛寶钗是榮國府女主人,二品诰命夫人。

榮國府兩房分治,各自傳承榮國公世襲。

而且,榮國公世襲的最大好處“爵産”,就由賈政二房掌控和繼承,才入主的敕造榮國府。

如果賈珠不死,繼承賈政王夫人的就是李纨一家。奈何賈珠二十歲上一病死了。賈蘭盡管是嫡長孫,但第五代無法繼承第四代世襲。賈寶玉便取而代之成爲榮國府的第四代繼承人。

就算賈寶玉有了意外,也是賈環遞補繼承。賈環再出意外,爵産最大可能又回到長房賈琏手中,怎麽也輪不到第五代的賈蘭。

你就說,與榮國府龐大的爵産和財富相比,李纨母子一個月二十兩銀子,一年四五百兩銀子的收入,豈不就是個笑話。

王熙鳳可是榮國府嫡長孫媳婦,未來榮國公世襲二等爵賈琏的妻子,世襲二等將軍诰命夫人。要地位有地位,要俸祿有俸祿,未來她繼承世襲後,收入也和賈母、王夫人一樣,不比李纨未來跟著兒子一無所有的好?

她竟然看著李纨這點錢眼紅,完全不提李纨丈夫死了,不提李纨失去未來接班王夫人成爲榮國府女主人的機會,不提賈蘭失去未來繼承整個敕造榮國府龐大爵産的機會,這讓人情何以堪?

就說王熙鳳如今管家榮國府,如此赫赫揚揚的權勢,還不是李纨寡婦不當家,被她接手占便宜麽?她因此放高利貸,一年收入近千兩,包攬訴訟更是幾千上萬的賺著錢,也沒見她多慷慨!

李纨如今確實在大觀園中收入最高,甚至不比賈母王夫人少。那是其他小叔子小姑子還小,根本沒有收入。

賈寶玉雖然現在一無所有,但未來敕造榮國府是他的,大觀園是他,榮國府第四代當家人其他的,輕易繼承如此龐大富貴,想要當個官就有蔭官可做……這些原本可都是李纨、賈蘭母子的,誰替他們孤兒寡母計算過?

賈琏王熙鳳更是爵位、诰命夫人在手。又有什麽可算計的?

李纨母子一年的收入與失去的相比,難道不是九牛一毛?就說一座大觀園就價值多少?世襲的爵位和诰命夫人的價值和俸祿多少?他們母子和誰去算賬?

退一步去說,當日他們來找王熙鳳要錢辦詩社,是讓她鳳姐掏錢麽?不過是她手裏有管家權,來找她批條子要公款而已。鳳姐不管家,他們還不來呢!

王熙鳳說拿出五十兩銀子來,也不是她自己的錢,只是官中發放,她一分錢不掏又憑什麽要求李纨掏?

李纨有自己的兒子要養活,憑什麽拿錢出來替公婆養孩子?

大觀園詩社一個月兩次,原文雖然只寫了寥寥數次,實際是省略了。從史湘雲要開社請客沒錢,到蘆雪廣聯詩來看,每次詩社都需要五兩多銀子,一個月就需要小十兩銀子。李纨出的起麽?

就說大家夥均攤,人多時不夠也是李纨“包總”的。

(第四十九回)李纨道:“你們每人一兩銀子就夠了,送到我這裏來。”指著香菱、寶琴、李紋、李绮、岫煙,“五個不算外,咱們裏頭二丫頭病了不算,四丫頭告了假也不算,你們四分子送了來,我包總五六兩銀子也盡夠了。”

李纨每次都比其他兄弟姐妹多掏一點,一個月起碼也得二三兩銀子,這個錢就是陪著小叔子小姑子玩樂的,難道不是錢?

李纨如果不陪著弟妹們玩,花這個閑錢幹什麽?真要摳搜,幹脆一分錢不花,都給賈蘭攢起來,或者像王熙鳳一兩二兩的那樣拿出去放高利貸,豈不是好?

王熙鳳替李纨算賬,根本就沒有道理不說,分明是在妒忌李纨有兒子,眼前收入高,全不想李纨失去多少,她未來得到和擁有多少。

李纨的判詞,對此也有評價:

(第五回)後面又畫著一盆茂蘭,旁有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雲: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茂蘭”指長勢茂盛的蘭花,指的是賈府抄家後,賈蘭最終功成名就,爵祿高登,再造賈家輝煌。

“鳳冠霞帔美人”指李纨母憑子貴,得了诰命夫人[晚韶華]。

而賈蘭的成就,實際是李纨嘔心瀝血教養所得。

賈府抄家後,李纨母子同樣落難。“昨憐破襖寒”說得就是他們那段時間的艱難。

罪臣之後不敢投奔娘家求庇護。“稻香村”的竹籬茅舍,預示了李纨母子未來鄉野井臼耕織的生活艱苦。

最要命的是罪臣之後沒有科舉資格,賈蘭要讀書,根本就沒有堅持的動力和未來。

他能堅持不懈,肯定源于李纨不斷督促和鼓勵才可能實現。賈蘭讀書,家計營生豈不都是李纨辛苦操持,那個時代有多難?

別說李纨母子被抄家後還有錢。賈府肯定是卷入謀逆被抄家,沒被斬首,已經是榮國府被甯國府連累,榮國公功勞庇護罷了。還想保留財産是做夢!

李纨含辛茹苦教養賈蘭學習,等到一朝榮國府被平反,賈蘭厚積薄發金榜題名時,從群芳夜宴掣花簽掣得“梅花簽”的“十九點”來看,已經足足過去了十九年。

賈蘭金榜題名,也只是官場也才開始,想要功成名就身居高位,讓母親李纨獲得诰命夫人地位,豈不又要幾十年?

诰命夫人是一品二品高官的母親和妻子才有的尊榮,五品也叫诰命卻只是宜人,宜人诰命服制與夫人的鳳冠霞帔,可相去甚遠。

而且李纨的晚韶華,可不止是诰命夫人那麽簡單,還有她作爲母親教養兒子成功的巨大榮耀。

“竹籬茅舍自甘心”,借林逋的《山園小梅》讓梅花名傳千古的事實,形容李纨的晚韶華名聲像梅花,媲美了《山園小梅》那般傳誦千古。

可見李纨在當時被朝廷嘉獎傳頌,被當做了“母親”的典範,塑造成“孟母三遷”“嶽母刺字”一般。

“新漲綠添浣葛處,好雲香護采芹人”,曹雪芹更是用了《詩》《風》《雅》來歌頌李纨作爲賈府香火的護道人,是全書作者給出的最高贊譽。比之钗黛的“詠絮才”“停機德”都要更高!

“桃李春風結子完”,是說李纨幸福婚姻短暫,生下兒子後,就當了寡婦,人生失去一切跌落低谷。

“到頭誰似一盆蘭”,是說李纨教養兒子賈蘭功成名就,再造賈家,誰也比不得這等成就和功勞。

“如冰水好空相妒”,李纨失去一切成了寡婦,竟然還有一個“如冰水好”之人對她心生妒忌之意。

“枉與他人作笑談”,讓人啼笑皆非,可悲可歎。

那麽,究竟什麽是“如冰水好”呢?

“冰與水”是古人評價水晶、玉石、翡翠和玻璃的標准,又叫冰種和水頭。如今依舊在沿用。

尤其在水晶和玻璃作爲珠寶的時代,“如冰如水”就是最好的品質。

誰是“水晶和玻璃”?就在王熙鳳給李纨算賬之前,李纨就誇了她:“真真你是個水晶心肝玻璃人。”

曹雪芹如此交代,就在伏筆王熙鳳嫉妒李纨收入比她高,算賬的話,要對應“如冰水好空相妒”。

而王熙鳳不論是非,顛倒黑白,豈不正是可笑!

題外話:賈府抄家後,李纨母子作爲嫡系必然與賈寶玉他們一樣下大獄,根本沒機會管巧姐。

巧姐小孩子隨衆投奔鐵檻寺遇到奸兄賈芹,又投奔狠舅王仁遭到拒絕被劉姥姥恰好救助的故事,可參考賈芸求職遇到醉金剛倪二故事。

別說李纨母子當時沒機會管巧姐,就算有機會,賈寶玉和薛寶钗不比李纨母子與巧姐更親近,怎麽他們也不管?顯然是當時巧姐,他們管不了。

再有,賈府抄家是謀逆之罪,李纨積攢的錢也沒了。巧姐跟著劉姥姥去了,起碼吃飽穿暖不愁,難道跟著李纨母子“昨憐破襖寒”的遭罪麽?

抨擊李纨母子無情,不知由何而來?支持王熙鳳替李纨算賬更是可笑。

曹雪芹能用梅花和《詩》《風》《雅》贊頌李纨,是最高評價。將她比作賈府未來“補天人”,母親的典範,絕沒有任何諷刺。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做笑談”和[晚韶華]曲子“也要陰骘積兒孫”等,都是作者用對比手法,以李纨的卓絕和成就,比較那些妒忌李纨,不積陰骘,只會蠅營狗苟算計的人,不但會失去一切,更沒有[晚韶華]的機會。

哪怕李纨最後的榮耀非常短暫,可身爲母親看著兒孫功成名就,也當含笑九泉。

李纨的形象,就像梅花一樣,“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必然被傳頌千古。

✍以上觀點根據《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推論。

0 阅读:11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