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漢人被滿清300萬八旗,統治了276年,爲何不反抗?四個理由

太倉文史 2024-03-11 11:27:57

在中國曆史上,漢人統治的時期占據了相當長的時間。自從劉邦建立漢朝後,漢人統治中國社會的時間就超過400年,漢朝之後,最著名的一個漢人政權就是明朝,明朝的曆史也有277年之久,直到清軍入關,明朝覆滅,屬于漢人的統治才徹底結束。

努爾哈赤建立清朝之後,中國在清朝的統治之下持續了276年,漢人也因此難逃被統治的宿命。

但奇怪的是,清人統治中國的時候,漢人有3億人,而清朝八旗子弟不過才300萬人,差距如此懸殊,只要漢人願意反抗,似乎無論如何都能顛覆清朝,可他們不但沒有反抗,還心甘情願的被統治了276年。

深入了解之後,才發現漢人不反抗是因爲這四個理由。

一、 軍事實力懸殊

不同于漢人,滿族人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從老到少都非常擅長騎射,這在武器落後的古代是一種非常厲害的作戰技能,而且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他們的臨場反應能力非常快,這就意味著他們在戰場上具有強大的機動性和火力優勢,能夠迅速應對各種戰鬥情況。

更何況滿人實行八旗制度,所有的滿人都被編入軍隊中接受著嚴格的軍事訓練,而且這種訓練從兒童時期就開始,內容包括騎射、刀槍、武藝等,這就意味著每個滿族人都具備一定的戰鬥能力。

在這一點上,漢人就顯得劣勢很多,本身常年以農耕爲主,本來就不擅長應對戰事,而且又大多生活在平原,身體素質也不敵野外生活的滿人強悍,另外漢人數量太多,也無法像滿人一樣全部接受系統的軍事訓練,所以兩軍交戰之時,漢人自然敵不過骁勇善戰的滿人。

二、 滿人漢化嚴重

不同于其他的少數民族入侵者,滿人建立政權之後,實行了反向的民族融合政策。

首先是在語言方面,他們放棄了滿語,采用漢語作爲主要的交流語言。這不僅表現在官方文書和法令中,也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以至于到了清朝中後期,很多清人大多只會說漢語。

其次是在服飾方面,衆所周知,滿人的傳統服飾是旗袍和馬褂,但在清朝統治中國之後,隨著漢文化的影響加深,很多滿人開始摒棄他們的傳統服飾而著漢服。

最後是生活習俗方面,滿人入關之後,逐漸采納了漢族的生活習俗,其中就包括婚喪嫁娶的儀式、節日慶典等,這些習俗的融入使得滿漢兩族在生活習慣上更加接近。

從這些融合的習慣上來看,漢人的生活習慣其實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改變和影響,反倒是滿人在非常積極的向著漢人的習慣靠近。這種反向的民族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安撫了漢人被統治的不滿情緒,自然也不願再奮起反抗打破這份和諧。

三、 利民政策不排漢

當然了,僅靠民族融合還是不夠的,無論一個國家如何改朝換代,對于老百姓來說,最關注的還是民生問題,只要老百姓的生計問題能夠解決,國家被誰統治,統治者是哪個民族就顯得無足輕重了,哪怕是漢人也不例外。

清朝初期,爲了恢複戰亂中受損的農業生産,統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開放荒地,免除或減少賦稅,發放種子和農具等。這些政策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的恢複和發展,增加了糧食産量和國家收入,改善了民生和社會秩序。

社會恢複基礎的生産之後,清朝又推行了攤丁入畝的政策,按照土地面積征收賦稅,而不是按照人口數。這一政策使得賦稅更加公平合理,減輕了民衆的負擔,增強了民衆對清朝的認同和忠誠。

等到社會經濟複蘇之後,清朝又建立了常平倉、社倉和義倉等倉儲制度,在糧食豐收時儲備糧食,遇到災荒時則減價出售,災情過重時甚至還會免除部分或全部的錢糧賦稅,並設立粥廠等提供救濟,幫助災民度過難關。

這些政策將民生問題落實到了實處,緩解了百姓的不安情緒,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政策並不存在偏滿輕漢的問題,所有的漢人都享受到了這些利民政策,百姓的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自然也不會生出其他的不滿情緒。

四、 從政制度不限漢

不過,漢人實在是太多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甘心一輩子生活在底層的,受士農工商階級制度的影響,很多人終其一生的夢想就是能達到“士”這一階層,這就意味著必須走仕途這條路,清朝統治者很周全的考慮到了這一點,便建立了科舉制度作爲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雖然科舉制度是滿人建立的,但卻不限制漢人參加,而且漢人的科舉名額要遠遠多于滿人。目的就是讓漢人可以通過科舉考試入仕官場,參與政治決策和行政管理。

這一制度的建立主要是爲漢人提供參政的機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公平和公正。

除此之外,清朝在朝中和地方設置了大量的漢官職位,專門由漢人擔任。這些漢官在行政、司法、財政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權力,對清朝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這樣做的目的除了想加強中央集權之外,也是爲了促進滿漢兩族的融合。

與此同時,清朝統治者還在軍中設立了漢軍旗,將部分投降的漢人編入了軍中,一方面是讓這些人成爲清朝的軍事力量之一,另一方面也是想爲漢人提供從軍和晉升的機會,比如雍正時期著名的大將年羹堯,就出自于漢軍旗。

光從政從軍還不夠,家族一人創下家業,這些榮耀還得有人繼承,所以清朝便建立了分封制度,授予漢族地主、士人封號和爵位,旨在加強漢族地主階層對統治的支持,並在一定程度上穩定社會秩序。

在清朝的統治之下,漢人既能衣食無憂,又能建功立業,在這種情況下,漢人自然也就不會再介意統治者是滿人這個問題了,更不要說顛覆清朝。

0 阅读: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