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爲何不接收難民?不是我們國家不仁慈,而是曆史教訓太慘痛

陋室文史 2024-04-08 16:25:51

戰爭,是這個世界上最殘酷的東西。古往今來,爲了爭奪生存資源權利,所發動的戰爭往往造成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的慘狀。

而即便是現代社會在我們祖國的溫潮之外,世界上依舊有地方發動著戰爭,依舊會有人人會成爲難民流離失所。

于是就會有人提問,中國爲什麽不接受難民呢?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只能說並不是我們國家不夠仁慈,而是曆史上關于難民的教訓實在太過慘痛了。

曆史教訓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發展,中國逐漸在世界舞台上展現出自己獨有的魅力,突破了歐美國家的信息封鎖,將自己最真實的模樣展現給了世界。

各國人民面前,中國不再是人們心中所認爲的的貧窮、落後的模樣,越來越多的正面評價代替了以往的抹黑與造謠。

其中有一個評價,便是“中國是一個社會包容度極高的國家”。

的確,我們從小就能聽到這樣一首歌,”56個民族,56朵花”,中國泱泱大國,14億人口,便是由56個擁有不同文化、習俗的民族共同組成。

這不僅僅是中國地大物博的結果,更是曾經曆史上的諸多變故才有了如今多民族統一的國家雛形,可是當我們在倒推幾千年,就會發現其實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慘痛的教訓。

三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戰爭名篇,東漢末年漢室衰頹,天下三分彼此爭鬥不休,這段曆史甚至還被人用演義的方式寫出來流傳千古。

可是有戰爭就會有死亡,上位者的爭鬥牽連的卻是下層人民的性命,比如三國後期,中原人口迅速衰減,就直接影響到了國家的征兵與賦稅。

到了魏晉時期這個相對穩定的階段,爲了重新充盈中原人口,不至于耕地無人種的局面,皇室決定讓邊關外的胡人進駐中原。

這些人中就主要包含匈奴、鮮卑、羌人等遊牧民族,這些遊牧民族的加入的確在一段時間內改善了中原的人口問題。

可是在當時的情況下,非我族類必有異心,王權穩定的時候,皇權的集中可以迅速對一處地方的叛亂進行鎮壓,可是當皇室式微,那麽情況就會急轉而下。

西晉時期,八王之亂掀開了序幕,可是就當這些上位者正爲了一個皇位爭鬥不休的時候,在中原盤踞多年的遊牧民族看准了機會,迅速占領了中原北方大部分地區,他們自立爲王,侵占漢人的土地,將漢人作爲奴隸,史稱“五胡亂華”。

在五胡亂華的背景下,中原北方的漢族人民流離失所,民不聊生,許多人選擇逃往南方,而這些遊牧民族在建國之後更是彼此爭奪不休。

直到後來大一統王朝的再次建立,統治者吸收了五胡亂華的曆史教訓,不再輕易的將外族納入自己的國家,更是針對自己本國內的各民族進行文化上的教化,讓他們在保留自己文化習俗的前提下融入漢族生活,這才奠定了我們如今多民族統一的格局。

接收難民

如今再讓我們回到這個問題時,我們便可以從曆史上五胡亂華的案例中找到答案了。

近些年來,網絡的迅速普及讓很多人都有了自己發聲的渠道,可是弊端也同時顯現,所以我們也能經常看到一些不理性的言論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其中就有“中國爲什麽不能像西方國家一樣實行人道主義的接收難民行動”這樣荒謬的問題。

無論是從曆史上的教訓還是從現實的根源考慮,我們都知道這個答案是絕無可能的。

要知道,接收難民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工作,最麻煩的是接收後的安排,所謂的難民不可能是單槍匹馬來到一個國家,他們往往是因爲戰爭或者其他原因流離失所的一個群體。

既然是一個群體,就會有他們的群體文化、他們的群體思想,甚至風俗習慣等,如果想要將他們接收,不僅要提供衣食住所,如果他們最終無法回到他們的國家,後續還要讓他們融入自己國家的社會體系。

可是這樣一來,豈不就是和當初五胡亂華的情況有所相似之處嗎?

一個少數民族的加入,首先引起的便是民族文化的分割,再就是群體認同感的分裂,一旦出現了這樣的裂痕,便會越擴越大,最終發展成無可調和的矛盾。

那麽就會有人提出,古代融合多民族的時候不是很容易的嗎?

可我們要清楚,中國多民族融合的過程曆經了千百年,中間還有無數次的裂變與紛爭,這是一個多麽困難的過程,可想而知。

更何況,結合當今的國際形勢,歐美國家對中國虎視眈眈,網絡上一些要求中國接收難民的言論也是他們帶起的“節奏”,一旦中國接收難民,那麽接下來面臨的就可能是西方對中國接連不斷的道德綁架要求。

所以中國拒絕接受難民並不是我們不夠仁慈,而是切切實實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出發,做出的對中國各民族人民負責的決定。

但是中國也不會逃避自己作爲大國的責任,中國一直秉承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追求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面對國際上難民流離失所的狀況,中國會盡可能的做出人道主義援助,用自己的方式既保護國家的安全,又爲世界和平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