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中國迎來“三大回流”,完全變了

互聯魚 2024-05-11 19:23:25

文l編互聯魚

聊聊近期一個很值得討論的現象,很多人可能還沒意識到,中國正在經曆一場前所未有的“回流”熱潮。咱們一起來深挖一下,看看這些變化背後的故事和意義。

第一,海外遊子歸巢的人才回流。

在過去,出國深造、海外就業是很多中國年輕人夢寐以求的選擇,但近幾年,這股風向變了。根據據《2024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已超過1000萬人。

隨著留學市場的回暖,留學回國人員也在增加。報告顯示,留學回國人員總數已超過600萬人。《2024中國留學生回國求職洞察報告》指出,2023年畢業的海外華人留學生數量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80%的中國留學生畢業後將直接就業。

在歸國就業的首選目標企業類型方面,外資企業(58%)仍是海歸留學生的首選。留學生回國求職預期的前三大行業依次是高科技/互聯網、金融服務&保險、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行業。

這意味著什麽?越來越多的海歸願意把所學帶回祖國,參與建設。爲什麽會有這樣的轉變?

一方面,中國經濟發展迅猛,新興行業如雨後春筍,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領域提供了大量高薪職位,吸引力十足。另一方面,國家層面的高層次人才引進項目,爲海歸提供了優厚的科研條件和政策支持。此外,文化歸屬感、家庭紐帶也是促使人才回歸的重要因素。

第二,中國制造的魅力帶來的外貿回流。

《2024中國制造業發展趨勢報告》指出,2024年中國工業增加值增長率6.1%,連續14年位居全球制造業規模第一。全球市場上中國一度被視爲“世界工廠”,中國制造業正在經曆一場由智慧工廠和工業4.0引領的變革。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的融合正在深刻改變制造流程。

高端制造領域,以超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的建造爲例,中國船舶集團下屬的滬東中華成功攬獲了卡塔爾能源公司價值400億元人民幣的訂單,涉及18艘全球最大容量27.1萬立方米的LNG運輸船。這一成就不僅展示了中國在LNG船建造技術上的重大進步,還凸顯了在高端制造領域的突破,以及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位置。

再加上中國領先的5G技術的引入被視爲中國制造業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其數據傳輸速度和低延遲正在優化制造流程。得益于中國的生産能力,保障了全球供應鏈的穩定,許多國家和地區發現,少了“中國制造”還真不行。

同時中國企業在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上的突破,如高鐵、電動汽車等,進一步提升了中國産品的國際競爭力,吸引訂單回流。以及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生效等區域合作的推進,中國外貿環境持續優化,爲外貿回流創造了有利條件。

就拿電動汽車舉例來說,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以59.4%的數據持續增長,當然這得益于長期以來,中國汽車企業自身的不斷進取。

第三,文化自信的覺醒帶來的自信回流。

這裏的自信主要指的是文化自信。這個可能比較抽象,但從一些現象中不難看出端倪。比如,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熱衷于國內旅遊,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出國遊。哈爾濱、福建、重慶等國內城市的人群爆滿,就是很好的證明。

以前,西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主導著全球流行文化,但近年來,中國元素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顯著增強。從《流浪地球》等科幻電影的國際熱映,到李子柒等網絡紅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再到漢服、中醫藥等國潮的興起,都顯示了中國文化對外展示的力量。

這背後,是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讓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更加自豪和自信。同時,中國大力推動文化走出去戰略,比如孔子學院的全球布局,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讓更多外國人了解並欣賞中國文化。這種自信,不僅體現在文化産品上,還體現在日常生活方式、價值觀的輸出,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魅力”。

由此可見,人才回流、外貿回流、自信回流,這三大“回流”現象是我們國家崛起的重要標志之一,人才的回歸帶動了科技創新,增強了中國制造的競爭力;外貿的強勢表現又爲人才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和機遇;

而文化自信的提升,則爲這一切提供了一個深厚的精神土壤,讓世界看到一個更加開放、自信、包容的中國。對此您有什麽想說的,記得分享,寫下您的觀點!

14 阅读:1707
评论列表
  • 2024-05-12 14:54

    [得瑟]愛國主義自有路,,人才國際共天下[點贊][點贊][笑著哭]要相信祖國[得瑟][點贊][笑著哭]

  • 2024-05-12 10:47

    想當五等公民,也沒機會啦!沒收劫掠集中營在等候!

  • 2024-05-12 02:00

    中國人潤出去不是有句名言爲孩子現在留學人員學成不歸留在國外害下一代,這句話是留美學者說的,他們說特別是美國自己留在美國是下等人孩子是下下等

互聯魚

簡介:新媒體公司創業者,致敬科技發展,趣聊商業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