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遭背刺?代工遊戲太火爆被盯上,老外自己單幹卻做了個盜版

17173遊戲 2024-04-17 14:56:22

正所謂不怕兄弟苦,就怕兄弟開路虎。

前不久,一向與騰訊關系甚好的動視終于忍不住捅了好兄弟一刀,他們親手自研的COD手遊《使命召喚:戰區手遊》(後稱戰區手遊)迎來了正式上線。

這無疑是明牌背刺啊。

看著騰訊代工的CODM在全球市場賺的盆滿缽滿,其中的利潤要被兄弟抽走一手,這比殺了動視還難受。

畢竟打開排行榜,一款近五歲的遊戲常年位于美服雙榜前20,背後的利潤可想而知。

但誰曾想,刺向兄弟的刀兜兜轉轉還是紮了自己的心。《戰區手遊》上線後口碑直接崩盤,據第三方數據揭露,在3月21日上線至4月4日期間,遊戲營收僅爲230萬美元。在IOS的暢銷榜單中,《戰區手遊》也只能排到80名開外,與前20的CODM形成明顯差距。

爲什麽動視自己做的COD手遊遠不如騰訊?今天X博士帶大家來一探究竟。

劃重點一:不會做手遊的動視自研 做出了個“盜版COD”

在《戰區手遊》上線之前,微軟就曾高調表示“預計CODM會隨著時間逐漸被《戰區手遊》替代”,盡管動視暴雪自己沒做回應,但畢竟爸爸都發話了內部計劃肯定是奔著踢掉騰訊去的。

只可惜動視在大型遊戲上履曆頗豐,移動端卻是個純小白,連抄作業都不會抄的那種。

《戰區手遊》上線前其實熱度並不低,畢竟同端遊數據同步、戰區原版移植等噱頭引來了不少戰區老玩家,加上數據互通手遊也能刷槍皮,一開始不少玩家都准備把手遊當成第二個戰區啓動器。

但一進入遊戲玩家全傻了,遊戲滿屏的馬賽克讓人很難相信這是2024年的産品,若非有著COD的LOGO和從端遊同步過來的數據,大夥還以爲下到了盜版。

更誇張的是,頂著這樣的垃圾畫質,M2和火龍依舊被迅速擊潰並開始發熱發燙。

直到此刻,大家才發現這款《戰區手遊》實際上就是用《使命召喚:戰區》暴力移植過來的,兩年的測試裏壓根就沒做什麽優化。

于是玩家紛紛在商店中給予遊戲差評,使《戰區手遊》剛上線就收獲了極低的分數。

海外玩家更是在TikTOk上用“玩過戰區手遊的手機“當熨鬥。

如果說優化還可以後續滿滿調整,那《戰區手遊》裏的其他問題就是動視不走心甚至不會做的證明了。

除了全平台數據互通之外,《戰區手遊》其實還有一個更大的噱頭——取消人機。

遊戲裏摒棄了用機器人填充低端局匹配池,從而讓玩家快速上手,前期就能先爽幾局的設計。而是選擇標榜全局真人,120人真刀真槍大決戰。

當然,X博士並不是說這種形式不好,若是放在端遊裏這恰恰是有遊戲有趣、充滿競技體驗的象征。但動視並沒考慮到,這是一個操作優化不完善、平台用戶面向初學者、玩家操作習慣大幅變化的新環境,他們以往的用戶畫像的用戶習慣完全不適用于手遊。

當大家興高采烈沖進120人真人大戰場後才發現,沒了機器人,自己反而成人機了。

相信接觸過吃雞或fps手遊的玩家都清楚,初次體驗時鏡頭的僵硬和別扭,在失去了機器人練手後,玩家練新手福利局都沒了,轉而變成了手遊高手、模擬器、轉換器玩家爆殺一切的場面,這裏面也包含了那些來刷槍皮的端遊老玩家。

可惡,同時讓所有玩家不爽的方式被他們找到了。

不可否認的是,移植了戰區的《戰區手遊》在操作上確實有端遊的風采,操作上限和玩法豐富程度都不輸端遊。但在如此糟心的遊戲體驗中,恐怕只靠著COD的名號和戰區老玩家的熱情,也難以撐起這款新作了。

劃重點二:手遊代工廠屢遭無效背刺 老外做手遊爲啥不如騰訊

這已經不是有著“手遊代工廠”之稱的騰訊第一次遭受背刺了,巧的是上次背刺他的也是個FPS、也是個吃雞,就是藍洞的PUBGM。

由于在藍洞那邊騰訊不光買了版權,還負責全球發行,所以PUBGM的盈利方面騰訊要賺的更多。同樣是爲了和自家産品競爭,藍洞偷偷研發了一個《絕地求生:未來之役》。

不過,那次的結局比動視還慘,不光遊戲直接光速涼涼無人問津,藍洞越是宣發新遊,人氣就越是向PUBGM聚集。

本以爲是背刺兄弟,沒想到你是個犧牲小我成就他人的好人。

這次騰訊遭到二次背刺其實也不奇怪,一方面這些本不重視手遊市場的傳統廠商在騰訊手裏看到了巨額財富,另一方面他們可能覺得跟著混也混好多年了,抄也會抄了。

顯然,他倆都沒學會。

暫且先不說當初《未來之役》的失敗原因,這次《戰區手遊》失敗的原因,明顯還是出自部分歐美廠商對于“移動端只是端遊附庸”的錯誤認知,以及拿著端遊經驗做手遊導致的。

數據互通、暴力移植、無人機高強度對局,這幾個特點完全是爲了兼容端遊用戶,吸引有實力有經驗的系列老粉,或是讓大家空閑時間刷槍皮方便。

卻沒想過剛入坑的新人、移動端原生玩家、CODM玩家、以及端遊玩家轉移動端面臨的操作問題。畢竟,做端遊時你做的越硬核就越受玩家喜愛,做手遊卻幾乎相反,快速的、碎片化的爽感可能才是移動端用戶所追求的東西。

其他的像UI粗糙、CG比例與屏幕不符、0優化等細節問題,那自然就屬于制作人員流程不熟、重視不足,大夥湊合幹活,完全沒把《戰區手遊》當正式項目了。

(遊戲還擁有大量 BUG)

以往大家總說,歐美移動端市場更適合輕量級、休閑的遊戲,但X博士覺得一味將問題歸咎于市場和玩家是一種不太負責任的說法。如果供給端能夠拿出足夠優秀的産品,給予市場更多的重視,或許也能改變歐美手遊圈的環境。

就像這次,假如動視能基于項目更多的重視,像暴雪和網易那樣先從找騰訊聯合研發開始,而不是著急忙慌的背刺,說不定我們就真的能看到一款拳打CODM,腳踢PUBGM的全新FPS手遊了。

0 阅读:88
评论列表

17173遊戲

簡介:滿足玩家探索遊戲世界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