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帥夫人新中國成立後都擔任什麽工作,1955年有幾人授銜

熱看點 2024-03-06 08:59:47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時的懷仁堂,毛主席親自頒發命令狀爲我軍十位卓越開國元勳授予元帥軍銜及勳章,由此著名的“十大元帥”在我國、我軍的曆史中確立。

這一結果是對十位元帥半生戎馬革命功勳的總結與認可,與此同時亦激勵著他們在建設偉大祖國這一嶄新戰場上,繼續披荊斬棘砥砺前行。

一如毛主席“婦女能頂半邊天”,新中國創業的成功離不開那一位位耳熟能詳的傳奇女性,而十位元帥的功成名就亦離不開背後默默支持他們的夫人。

那麽回顧曆史,十大元帥夫人新中國成立後都擔任什麽工作,1955年又有幾人授銜?

一、朱老總——康克清

朱老總的夫人康克清,原名康桂秀,于1911年出生在江西萬安的貧苦漁家,因家境貧寒剛剛出生便被送養到別人家中。

切身曆經如此一番曲折的康克清,自幼便目睹了時代背景下祖國山河的滿目瘡痍,在爲之心有不平的同時,她的思想也在逐漸覺醒。

因而1925年之際年僅14歲的她便早早投身到了農民運動當中,並在後來毅然決然的加入了農民自衛軍成爲了一名女戰士。

從投身軍伍之初“智擒白軍繳槍”、到起義失敗後加入陳毅部輾轉井岡山、敵人懸賞1000元捉拿的紅軍“女司令”,時年僅僅十幾歲的康克清,便如火如荼的在革命戰場上漸行漸遠。

1929年經人撮合康克清與朱老總結爲伉俪,並在此後的烽火硝煙之中互相攙扶,走過了長征路,跨過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目睹並參與了新中國的萬丈高樓平地起。

在此期間朱老總爲戰事奔波,而康克清則主要致力于婦女運動以及兒童保育相關事業,因而時至建國前夜,她已在婦女、兒童相關福利事業上留下了一道道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

所以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康克清依舊在此領域,爲國家婦女兒童福利體系的構建而奔勞。

如1952年作爲中國代表團團長出席國際保衛兒童會議並在席間慷慨陳詞。

從積極發動社會力量爭取保護兒童權益、組織婦女開展衛生培訓、提倡並推動工廠、農村、機關等地托兒所機制的建立……婦女兒童福利事業成爲了她此時以及往後漫漫余生的主題。

在致力于這一事業的同時,康克清早在此前便已逐步從軍隊之中退下,因此1955授銜之際並無軍中職務,所以並未參加授銜。

但是在那段炮火紛飛的歲月裏,康克清以女子身毅然從軍踏上戰場的堅定,將永遠銘刻在軍史之中。

二、彭德懷元帥——浦安修

1935年12月9日,一場震驚中外的愛國學生運動在黨的領導下爆發開來,屆時的北平街頭上幾千名愛國學生湧動如潮,救國圖存的激昂口號一度度掀起街道兩側青瓦上的灰塵。

而在這人山人海之中,有一位便是彭德懷元帥後來的夫人——浦安修。

這是她踏上革命之路的第一仗,亦是嶄新人生的一個開端,此後的她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婦女救國會,參與主編進步刊物《曆史教育》……自此邁向了新的人生。

其間不得不提的是,浦安修曾在一段時間冒著生命危險擔任我黨地下交通員,並通過勇敢與機智數度出色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

雖然從抗日戰爭時期到解放戰爭時期,浦安修多在軍中擔任職務,但在新中國建立之後,原本在西北野戰軍司令部工作的她離開了軍隊。

此後的浦安修先後擔任西北局國營企業黨委第一副書記、紡織工業部技術司副司長、輕工業部勞動工資司副司長司長等職務,並于1957年調任北京師範大學先後擔任政治教育系系主任兼黨總支書記、學校黨委副書記等職務。

因而1955授銜之時並未在軍隊參加工作的她,亦沒有被授予軍銜。

三、林彪元帥——葉群

新中國成立之後,林彪元帥夫人葉群先後擔任教育部普教司副司長、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長、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等職務。

1955年授銜之時,她被授予中校軍銜,而在1960年出任林彪辦公室主任後被晉升爲上校軍銜。

四、劉伯承元帥——汪榮華

1955年授銜之際,劉伯承元帥的夫人汪榮華被授予少校軍銜,而回顧她的一生早在1931年5月年僅14歲的她便已參加紅軍投身到了革命隊伍之中。

年少時期的汪榮華常在姑母家中居住,在此期間她深受姑父馮先卓(畢業于複旦大學的黨員)的影響,內心深處的革命種子漸而萌發。

1931年汪榮華毅然加入紅軍隊伍,並在此後踏上了偉大的長征之路,由此方才有了她與劉伯承元帥的相識。

1935年6月的川康邊界,汪榮華與同志們共同歡迎中央代表團的到來,而其中身材偉岸、舉止儒雅的劉伯承元帥瞬間便吸引到了她的目光,從旁認處問得首長名諱,這便是汪榮華與劉伯承元帥的第一次謀面。

同年8月汪榮華被調往總參四局工作,而劉伯承元帥恰恰時任總參謀長,因而工作當中兩人接觸的機會無形增加。

從行軍路上的鼓勵,到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劉伯承元帥的幫助令汪榮華深感動容,而與此同時汪榮華的性格與品質也令劉伯承元帥非常贊賞,長達一年多時間的相處之後,劉伯承元帥與汪榮華結爲革命伴侶。

而在兩人感情線發展的同時,革命亦在如火如荼的持續著,兩人亦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堅守著。

從129師隨營學校教員、供給部政治處指導員……至1945年12月汪榮華複又出任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軍政處幹部科參謀,而建國後1950年1月,汪榮華複又根據組織調命出任西南局幹部子弟學校教員。

時至1955年授銜之際,依舊屬于軍隊序列的汪榮華被授予少校軍銜。

五、賀龍元帥——薛明

1916年在河北霸縣誕生的薛明,自中學時期便遠赴天津讀書,因而她親眼目睹了日本占領東北後,在天津抓民工修築工事並將之殘忍殺害的曆史事實。

日軍在天津的暴行,令她本就愛國炙焰高漲的內心中更添一把幹柴,救國圖存的偉大願景在她腦海之中萌發。

1935年北平“一二·九”運動後,天津“一二·一八”“五二八”等學生運動轟轟烈烈的展開,薛明本著一份高漲的愛國熱情毅然決然投身其中,踏上了救國圖存的鬥爭之路。

與同學挽著胳膊遊行、冒著刺骨寒風散發傳單……在一場場愛國運動之中,薛明逐漸成長並在1936年成功入黨,而在此後她則成爲了一位我黨位于天津的地下交通員。

如此薛明在救國之路上漸行漸遠,直至1941年她憑借著出色的能力被委任爲西北局延安縣組織部長,而正是在這裏她遇到了賀龍元帥並與之逐漸步入婚姻殿堂。

1950年建國之後,薛明先後出任西南局婦女聯合會常委、福利部部長等職務,而隨著賀龍元帥被調至中央工作後,基于賀龍元帥的身體狀況等原因,薛明也在組織安排下被調至北京市委宣傳部任處長。

適逢1955年授銜之際,薛明被授予中校軍銜。

六、陳毅元帥——張茜

衆位開國元帥的婚姻皆是在那段炮火紛飛的歲月之中奠定,因而他們的妻子也多是懷有相同志向的革命鬥士,而作爲陳毅元帥夫人的張茜同樣如此。

從抗日戰爭爆發之後提筆從事抗日宣傳工作,到1938年奔赴南昌投身新四軍從事戰地宣傳,張茜在政治宣傳這座無形的戰場上,化筆爲刀默默奉獻。

筆可爲刀亦能述盡深情,而陳毅元帥與張茜之間的感情便奠定在一首又一首你侬我侬、情深意切的詩歌書信來往之中。

明眼可見張茜所擅長的領域在文字方面,因而新中國成立之後,早在此前便自學英語、俄語的她于1951年到北京俄文轉校學習,繼續提高著自身的文化水平。

憑借著後來學習的外語,她在1955年至1957年先後擔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以及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編譯等職務。

因此在1955年授銜之時,並不在軍隊序列工作的張茜自然也沒有被授予軍銜。

七、羅榮桓元帥——林月琴

在十大元帥夫人之中,林月琴是被授予軍銜的人之一,而在其中她以大校軍銜居于首位,同時她是1955年至1964年授予、補授軍銜的四位開國女大校當中,唯一一位在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的開國功勳。

這番殊榮在十位開國元帥的夫人之中是獨一份的,那麽林月琴的事迹又是怎樣一番風采?大校軍銜的背後又承載著怎樣一份故事?

1914年出生于安徽金寨的林月琴居住在縣城以西的南溪街,她的父親林維尹在街上經營著一間雜貨鋪,而這間雜貨鋪的實質則是黨的地下工作點。

不僅她的父親,林月琴自幼就讀的南溪明強小學校長詹谷堂則是當地我黨主要領導人之一,有著這樣兩重背景,稱年幼的林月琴在愛國主義熏陶之下長大並不爲過。

1929年,詹谷堂率領200余名南溪農民、學生群體參加紅三十師,而同年僅15歲的林月琴則剪去鞭子投身婦女運動。

1931年冬季,紅二十五軍七十三師在麻埠建立鋒刃兵工廠,林月琴毅然帶領十余位男女青年投身其中,而那一枚紅袖標則成爲她加入紅軍的身份象征與曆史見證。

縫軍衣、做軍帽……兵工廠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而林月琴也憑借著出色的組織能力,在數個兵工廠集中成爲婦女工兵營之際,成爲了一位營長,率領全營四五百位婦女戰士承擔起了軍工任務。

由此開端,此後的她走過長征路上的艱難,踏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上的艱險,一步一步走到了新中國成立。

新中國成立後,此前作爲第四野戰軍子弟學校校長的她,轉任北京第十一學校校長、總政治部辦公室副主任兼羅榮桓辦公室主任等職務。

因此時至1955年授銜之際,憑借著那段革命經曆以及現有職務等,依舊在軍隊中任職的林月琴被授予大校軍銜。

八、徐向前元帥——黃傑

作爲徐向前元帥的夫人,黃傑的經曆若論跌宕只怕在十大元帥夫人之中也是少有的,她曾因逃婚而考入黃埔軍校,亦曾因革命而鈴铛入獄。

1924年因父親早逝家中無主,在伯父的安排之下黃傑被迫要嫁給一個當地聲名狼藉的纨绔子弟,出于對命運不公的抗拒,黃傑毅然決然的離家出走奔赴武昌。

時值1926年,黃傑獲悉北伐軍攻入武漢之後,因革命需要將在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招收女學員,因此她果斷參加了考試。

一張僅有一百零八字的《革命與社會進化之區別》成爲了黃傑叩響黃埔軍校大門的敲門磚,考官不僅因她字裏行間的風骨滿意,更爲之批複“孺子可教”的贊許,由此黃傑成爲了黃埔六期學員。

1928年年僅18歲的黃傑便領導了著名的九嶺崗農民起義,然而起義的失敗令她迫不得已之下輾轉回到老家繼續參加地下工作。

然而值此之際,基于此前婚約的報複,未婚夫的父親以300大洋收買當地駐軍,絞盡腦汁的羅列罪名要將她迫害,而伯父更是從中作梗爲虎作伥。

基于這番狀況,黃傑被捕入獄曆經數度危險之後方才逃出生天,不過這些並未能夠磨滅她的鬥爭意志,反而更加堅定了她參加革命的決心,因此此後的幾年間裏黃傑依舊不遺余力的在湖北、江蘇、上海等各地從事地下工作。

不幸的是,1933年黃傑再次于上海與一批黨員同時被捕,並被羅列罪名判處5年牢獄,而幸運的是值此之際宋慶齡先生挺身而出,請來律師爲之辯護,方才減去了兩年半的罪名。

兩年半的時間裏,面對鐵窗與高牆,黃傑的鬥爭意志不僅沒有消沉反而愈發旺盛,出獄之後的她積極與組織取得聯系之後,複又繼續投身到了革命之中……

延安黨校、陝甘甯邊區、晉冀魯豫軍區……黃傑的革命足迹遍及各地,而在建國之後她亦繼續投身到了國家建設任務之中。

建國後的她先後出任紡織工業部人事司副司長、司長等各項重要職務,不過1955年授銜之際由于並未在軍中任職,黃傑同樣未被授予軍銜。

九、聶榮臻元帥——張瑞華

俗話說無巧不成書,與徐向前元帥夫人黃傑相同,聶榮臻元帥的夫人張瑞華同樣是在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的,不過與之不同的是,早在此前張瑞華便已經投身到了革命之中。

少年時期在信陽女子師範就讀的張瑞華,受我黨地下成員影響,與其他同學共同組織起進步學生組織“耀芒社”,並在進步刊物的熏陶下培養愛國精神。

1926年張瑞華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並于次年在葉挺的指揮下,隨武漢軍校一並開赴前線,開啓了此後漫漫革命生涯。

無獨有偶,張瑞華與黃傑相同的不僅有黃埔軍校的學習經曆,亦有相似的因革命而被捕入獄經曆。

1934年在上海共産國際聯絡機關工作的張瑞華,因叛徒的出賣而锒铛入獄,但是在監獄裏面對敵人的逼問,她始終堅守著作爲黨員的擔當與底線,將黨的秘密牢牢鎖在內心深處。

因而在證據不足、我黨積極運作的狀況下,張瑞華得以釋放,並于此後在組織安排下到中央地下印刷廠參加工作。

總而言之,即便曆盡風吹雨打但在革命的道路上,張瑞華始終堅定不移的昂首闊步挺胸向前。

時至新中國成立之後,張瑞華先後曆任華北局婦女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央組織部副處長、處長等職務。

而1955授銜之時,張瑞華同樣未在軍中任職,因此並未被授予軍銜。

葉劍英元帥——曾憲植

有此一番出身的曾憲植可謂背景深厚,但是在新時代新思想的影響之下,她則與封建氣息濃郁的家庭背道而馳,毅然于1927年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參加了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並在同年12月參加了廣州起義。

然而由于廣州起義的失敗,曾憲植被迫輾轉香港從事地下活動,後與葉劍英元帥結爲革命伴侶。

值此之際葉劍英元帥受命赴蘇聯留學,作爲妻子的曾憲植原本同樣處于留學名單之中,但因人數超額的問題曾憲植主動讓出了自己的名額,並于此後只身前往日本留學。

1937年,曾憲植回到祖國在武漢《新華日報》從事宣傳工作,並于此後長期處于革命鬥爭第一線。

時至新中國成立之際那場盛大的開國大典,她曾攙扶宋慶齡與毛主席、朱老總登上天安門,並站在周總理旁邊,見證毛主席宣布那句令人振奮的“新中國成立了!”

與此同時,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她一直在婦聯工作,先後出任副秘書長、書記處書記、黨組副書記等職務。

因而屆時未在軍中任職的她並未被授予軍銜。

綜上所述,在十位開國元帥的夫人之中,在1955年被授予軍銜的共計四人,分別爲賀龍夫人薛明、羅榮桓夫人林月琴、劉伯承夫人汪榮華、林彪夫人葉群。

1 阅读: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