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父母的10大標准:能做到5個,就已經領先很多人了

蘭媽談育兒 2024-03-18 21:55:37

文/蘭媽談育兒

先父母、後孩子,我們教育優秀孩子的標准,也是父母要先做到優秀

一個不經常聯系的朋友生病住院,我趁著午休時間去探望

剛走進病房,就看到她的兒子在一旁體貼地倒水、端飯

細聊後才得知,男孩是放學後直接去餐館買飯給媽媽送去,自己忙前忙後還沒有顧得上吃午飯

聽到如此,我忍不住誇朋友把她兒子教育得優秀

朋友也向我分享說:“每個孩子都有他們自己優秀的地方,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發現光芒,讓自己合格”

果然,優秀孩子背後都站著優秀家長,朋友在教育孩子方面也確實是“教子有方”

而她的一番話,也讓我更加確信了:“做合格父母的重要性”

想孩子出類拔萃,那我們當父母的就要先合格,特別是以下10大合格標准,若是能做到5個,就已經領先很多人了:

01

陪伴

最好讓孩子在父母身邊長大

月薪六千的堂姐,剛休完産假,上個星期就返回公司上班了

原計劃是讓奶奶一個人帶著老大、老二,她跟堂姐夫兩個人上班養家,可奈何老人家心力有限、照顧不了兩個

于是,堂姐就跟大伯母商量,打算讓親媽也跟過去一起照顧孩子

大城市生活本來就消費高、壓力大,兩邊老人都希望堂姐回到老家找工作,一來省去了租房的錢,二來老人照顧孩子也方便一些

可堂姐卻不那麽認爲,她覺得:“從小讓孩子在父母身邊長大會更好些”

爲了堅持這一點,她也打算把自己的一個月工資全部用于兩位媽媽的日常開銷上

說實話,可能很多人都覺得:“一個月的工資只出不進,根本不劃算”,但從孩子的成長來說,陪伴要高于一切

沒有當媽媽之前,我總認爲“孩子在哪裏長大都一樣”

可當媽媽之後,我又發現:“哪裏都可以成爲孩子的家,但有爸媽在的地方才是唯一的家,也是孩子獲得滿足、與幸福感的地方”

所以,孩子的童年不可複制、也沒有重來的機會,如果可以的話,最好讓孩子在父母身邊長大

影響孩子,就要先讓他們人生裏有你的參與,幼時的高質量陪伴,也是我們獲得孩子信任的第一步

02

反省

不要因爲孩子不聽話就厭惡

有位二胎媽媽,憂心忡忡地告訴我:

“不知道爲什麽,我感覺自己好像生病了,還生了嚴重的病”

一開始,我還不明其因地詢問她的身體狀況,直到她說出:“我感覺老二出生後,老大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我也莫名地開始討厭他”

講真的,沒有二胎經曆的朋友,聽到這樣的話或許會痛斥這位媽媽“偏心”

可蘭媽自己親身經曆後,卻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曾經,剛生完小女兒時我經常忙得不可開交

那時候,不是忙不完的家務活、就是催大女兒上學的路上

漸漸地,在心力交瘁下,我對大女兒越來越沒有耐心,心情不好的時候也經常朝她發脾氣

多年之後,大女兒越來越叛逆,甚至和我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當我指責她“爲什麽變成這樣時”,她回怼我:“你不是因爲有了妹妹,就討厭我嗎”

原來,二胎之後,大寶喜歡說偏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我們和孩子變好的第一步應該是自我反省:不要因爲孩子不聽話就厭惡

當你試著像以前那樣抱一抱孩子,孩子就會做回以前的天真爛漫~

03

理解

告訴孩子:“我之前還不如你…”

聽過一段很有趣的對話

肯德基裏,一位爸爸提醒旁邊的女兒說:“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機,你還要不要眼睛了”

女孩低著不理

爸爸繼續命令:“趕緊吃飯,聽見沒有”

沒想到,女孩凶巴巴地回應說:“哼,你還不是一直在玩遊戲,憑什麽只說我”

女孩奶音的一番話,惹得周圍人哄堂大笑

很多人都覺得這女孩伶牙俐齒,把父親怒怼得啞口無言

可我在這段對話裏,卻看到了“孩子就是父母縮小版的自己,孩子做什麽,很大程度上也都是跟父母學的”

有位媽媽曾向我求助說:“跟孩子一說話就發生爭吵,現在孩子都不理人了”

我問她怎麽跟孩子溝通的

媽媽回答說:“我就是問問她作業寫完沒有,什麽時候能寫完”

我又問她:“那你平時會關心孩子在學校吃了什麽飯,遇到怎樣的困難嗎”

媽媽先是錯愕地看向我,然後搖搖頭

那天回家,我還告訴她一個萬能溝通公式:“沒事,我以前還不如現在的你…”

果然,沒過幾天,媽媽就開心地跟我分享說:“女兒開始理人了,還分享了很多學校的事情”

這就是溝通式理解,也被稱爲:“自己人效應”

你把孩子當成自己人去分享缺點、照亮孩子的信心,那孩子自然就不會再怯于缺點了

更何況,在孩子面前示弱,不丟人,反而是褪去強勢後的親切面孔,孩子也會越來越貪戀這樣的氣氛

04

允許哭

幫助孩子正確釋放負面情緒

弱者易怒如虎,強者平靜如水,允許孩子有情緒,這是合格父母必修的一課

親戚家請客吃飯,幾個小朋友們圍在一起玩玩具

有個小男孩看起來比較安靜,自始至終都平靜地擺弄著手裏的玩具車

可這份平靜,被另一個小女孩的出現打斷了

只見,女孩湊過去迅速搶走了男孩手裏的玩具車

突如其來的搶掠,讓男孩情緒躁動起來,他躺在地上一邊打滾、一邊哭鬧地宣泄不滿

身邊的大人見狀紛紛勸說

女孩的媽媽,讓女孩把玩具還給男孩,女孩不聽,生氣地扔在地上摔壞了

男孩見狀哭得更厲害了

男孩媽媽剛開始還溫和地勸導說:“別哭了,下次再買個新的”

後來,勸說不起作用後,媽媽直接大吼一聲:“別哭了,再哭把你嘴巴縫上”

那一刻,男孩雖然迫于威嚴不哭了,可低頭摳手的動作讓我看到他極爲委屈的一幕

常言道:“不讓發出來的火,終究會憋出內傷”,不想孩子憋出內內傷,那家長一定要教孩子正確釋放負面情緒

一個能釋放情緒、被包容缺點的孩子,也往往會成爲那個處事波瀾不驚的做大事之人

05

懂分寸

從言行舉止上鍛煉孩子尊重

“熊孩子”之所以熊,就是某些行爲和說話方式讓人感到不舒服

有一個男孩,每次都喜歡把電梯每一層按鈕都挨個按亮

經常照顧的奶奶說了很多遍都不聽,也就習以爲然了

可男孩破壞行爲依舊是不減反增

有一次,在電梯滿員的情況下,男孩從身後擠進前排,二話不說就從一層挨個按亮頂層

有人不滿開始制止男孩行爲,男孩不服氣地朝對方吐口水

這一行爲直接把人惹怒,男孩在電梯內哭聲四起,冤枉對方打了他

這件事鬧得很大,到物業室協調時也沒有一個人替男孩說話

這就是不懂得分寸的惹人嫌

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你現在舍不得教訓孩子,那將來社會替你狠狠教訓”

很明顯,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關乎著未來

孩子不懂得禮貌、家長要教,孩子沒有分寸,家長更要注意

就像有些話、有些爲人處事,你現在不教會孩子,那等到孩子將來遇上事就晚了

所以,當孩子做事情不懂分寸時家長該教育時不要心軟

不管什麽時候,我們也要明確地告訴孩子什麽是不可以碰的底線

這種秩序與規則,才應該是培育孩子分寸感的最好溫室

06

做家務

舍得讓孩子戴圍裙幫忙幹活

有些人,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實際上把日子過得亂七八糟、甚至狼狽不堪

我的表哥就是這樣

從小到大,都是在姑姑的呵護下衣食無憂地成長著,哪怕做了什麽錯事也舍不得懲罰

姑姑認爲:“孩子現在還小,有不明智的行爲可以原諒,等長大就好了”

可就是這種認知,讓她現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表哥結婚後想包工程掙大錢,他沒有積蓄,就巧舌如簧地勸姑姑拿出積蓄

可沒到一年時間,積蓄用光了,他還在各種渠道借貸了不少錢

身邊親戚幾乎是能借的都借了,姑姑姑父的名下也有多筆借貸還不上

今年春節回家,姑姑還止不住地流淚

而細聊後才知道,幹工程都是幌子,賭輸了才是實事

姑父呢,更是氣得把表哥狠揍一頓,嘴裏還悔不當初地說:“就是打晚了,小時候慣的不成樣子,長大後連人都不會做了”

聽完姑姑姑父的遭遇,我也意識到:“慣子如殺子,孩子一定要趁早教育”

俗話說得好:“想要把孩子教育好,就要舍得用孩子”

就像平時舍得讓孩子戴上圍裙幫忙幹活

孩子在日常鍛煉中學會了責任、獨立,也慢慢覺得自己可以獨擋一方,成爲那個不斷創造價值、而不是等著把食物送到嘴裏的巨嬰

07

嘴巴甜

讓孩子常把禮貌用語挂在嘴邊

不得不承認,嘴巴甜的人一張口就自帶好感

曾經,在街上閑逛時,看到一位媽媽帶著女孩擺攤賣奶茶

女孩的嘴巴很甜,性格也活潑開朗

看到年輕的美女就搭話:“姐姐好漂亮呀,聲音也好好聽”

看到跑步的小哥哥,更是用崇拜的眼神對人家說:“哇,好帥,好厲害呀,我要是能跑那麽快就好了”

就這樣,經過女孩身邊的人們無一例外都被吸引了

甜甜的小嘴巴,說出的話聽上去是那麽的讓人舒適

隨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女孩的奶茶一時間也成爲了熱銷産品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嘴巴甜、懂禮貌的孩子在人群中是最容易受到歡迎的

蘭媽的姨夫是個搬運工,每天不管工作有多忙,只要是他答應去別人家裏吃飯,就會專門回到家洗澡、然後換上幹淨的衣服

有些人覺得不理解,能喊你吃飯的,都是平時很親近的人,沒人會嫌棄

可姨夫不那麽認爲,他覺得著裝得體是對他人的禮貌、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這個道理,運用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樣的

從小引導孩子把“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挂在嘴邊,他們長大後會更容易受到歡迎,嘴巴也會越來越甜

08

練挫折

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逆商能力

生活中經常見到很多孩子,他們遇到得不到的東西、完成不了的事情,就哭鬧不止地大發雷霆

和小女兒一起學習芭蕾課的另一個女孩,平時就不認輸,凡事還喜歡爭第一

一次比賽時女孩與冠軍失之交臂,看到平時不如她的同伴拿到獎杯,女孩沖出舞台,生氣地對台下的媽媽又打又鬧

媽媽安慰她:“失敗一次沒有關系,只要我們繼續努力,下一次就能獲得成功”

女孩不聽,還針對媽媽說:“都怪你,如果不是你讓我晚上早點睡,我就可以多練一會,就可以得到獎杯了”

反觀台上拿到獎杯的那個孩子,從比賽、到拿到獎杯,自始至終都表現得特別平靜溫和

當老師把話筒遞給冠軍發表獲獎感言時,稚嫩的聲音一連說了3個謝謝:

“謝謝老師,謝謝同學,謝謝我的爸爸媽媽”

再從台下響起的熱烈掌聲就不難看出,一個能扛住事、經曆得起挫折的孩子,是金子走到哪裏都會發光

所以,一個合格的家長,還要注重他們抗挫折的逆商能力培養

特別是在孩子面臨挫折失敗時,記得用上一次進步的地方鼓勵孩子做好下一個目標規劃

智者父母永遠在思考怎麽解決問題,強者孩子也永遠在規劃如何突破困難、改變囧境

希望你是這樣的父母,也希望孩子會成爲這樣的強者

09

愛運動

在鍛煉中和孩子獲得健康自信

健康的身體、樂觀的心態,才是孩子獲得自信源源不斷的力量

朋友有個女兒,從小到大身體都比較差

聽說,每次一送到學校過不了幾天就生病發燒,平時帶出門也是沒走幾步路就累得氣喘籲籲

一開始,朋友只當她女兒偷懶不想上學,後來體檢時才發現女兒的各項指標低于同齡孩子

體檢醫生還建議說:“可以每天帶孩子慢跑、跳繩來提高抵抗力”

聽了醫生的建議,朋友每天都陪著她女兒運動

有時候慢跑,有時候跳繩,還有時候在廣場打羽毛球

而經過一段時間鍛煉後,孩子的身體抵抗力也確實提升了很多,特別是外出爬山時都輕松自如,一點也沒有費勁、累得喘不過氣的樣子

朋友告訴我,一開始她本來是想陪著女兒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力,沒想到運動還改變了女兒以前的自卑懦弱

可見,強身健體的運動,可以讓孩子獲得健康自信

如果父母陪著孩子一起運動,那效果就會更好了,每一次陪伴和帶動都是提升孩子示範與鼓勵

10

養習慣

抽出至少10分鍾陪孩子閱讀

好習慣,讓孩子受益一生,好的閱讀習慣更是提升孩子的制勝法寶

開學不到一個星期,閨蜜雯雯就迫不及待地在家長群問:“老師,今天有沒有作業”

可雙減過後,一、二年級學生是沒有作業的,這也就導致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放學後會只顧著玩,不能形成好的學習習慣

有些老師看出了家長的顧慮,就建議學生回家堅持打卡閱讀

特別是剛上一年級的學生,爲了激勵孩子養成閱讀習慣,老師還自掏腰包爲學生們准備滿勤獎品

有些孩子爲了得到小獎品,每天放學回家都堅持閱讀

但這種以獲得獎勵爲閱讀打卡的行爲,並不是好習慣

還記得女兒剛開始爲了拿獎品,那叫一個積極,每天飯不吃都要先把閱讀視頻上傳

可有那麽一個階段,老師沒有准備小獎品後,孩子們的閱讀興致就大大降低

記得女兒閱讀沒有得到小獎品還滿口抱怨地說:

“老師現在是越來越摳門了,以前都給我們買獎品,現在什麽都沒有”

聽完這番話我把她批評一頓,並且每天晚上都抽出至少十分鍾時間陪著她一起閱讀

不管讀成什麽樣子,也不管有多忙,這個習慣一堅持就是半年時間,幸運的是女兒那爲了得到獎品而閱讀的錯誤想法已得到糾正

有時候因忙沒顧上,她也能自己把書拿出來閱讀,這就是形成習慣後的自發行爲

想要孩子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那就從閱讀開始,每天至少抽出10分鍾時間陪孩子讀讀書

能保持這個習慣並堅持下去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學習能力和求知欲都會隨之進入好的良性循環

“以書爲友”,這是我們陪伴孩子最好的學習見證,也將會成爲他們一生中提高認知的寶貴財富

那麽,關于優秀父母的10大合格標准,您做到了幾個?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6 阅读:1688
猜你喜歡

蘭媽談育兒

簡介:專注于育兒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