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塌房”了!這個網紅幹的事,天理不容!

社會時尚 2024-05-13 22:08:58
爲防止以後看不到我們:設星標★作者丨桌子先生來源丨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你見過最癫狂的網紅專家是什麽樣子?

最近,一個自封“天才教育專家”的網紅讓我們大開眼界。

她說自己有33年資深教育經驗,33年資深語文老師,獨創了“天才教子法”。

自己的兒子3歲背完150本純英語名著,7歲精通四國語言......

聽上去很厲害的樣子。

但事實上,這個“專家”到底有多離譜呢?

在一個視頻中,她到江蘇昆山的一個家庭去“家訪”。

受訪者是一名初中男生。

她一走進男生的臥室就開始咋咋呼呼地指揮:

我的天,臥室還有零食,這什麽情況?

接著,趙菊英看到男生桌上還有手辦,更是不得了。

“我的學生沒有一個像你這樣,按照目前的情況,你有點危險,先把手辦砸掉再說。”

她拿著戒尺坐在床頭,母親站在旁邊,男孩靠牆站著,手裏拿著一個小錘子。

她強制要求男孩用錘子將價值幾百元的玩具砸碎。

男孩顯然很不願意,站在那裏遲遲不肯動手。

但是趙菊英老師就開始了狂轟濫炸——

“這是你爹嗎?還是你媽?”,“拿著看,看能看出花來?”“看著它數學能從41看到140是不是,看著英語36能看到136”……

這些話一頓輸出,男孩盡管萬分不舍,最終還是拿起錘子砸碎了自己心愛的玩具。

一錘子下去,趙菊英老師的權威得到了認證。

她怕落人口舌,還強行給孩子洗腦:

東西是你買的,也是你砸的,是你心甘情願砸的!

男孩砸了玩具,她還不解氣,上手拿起戒尺代替家長體罰孩子。

砸手辦、戒尺鞭打,而此時,男孩的母親就站在一旁,像一個冷漠的外人看著她摧殘自家的孩子。

趙菊英還告訴男生,他的房間裏面裝了攝像頭,叫他不要亂動,隱私攝像頭會全方位地拍到他在幹什麽。

最後,就在男孩快要崩潰之時,她悠悠地來了一句:

成績不好,小夥子你這一輩子就完了!

從現在開始,就要努力追逐你自己的夢想。

于是,她強行指著貼在牆上的那些學校,什麽時候讀什麽中學,什麽時候讀什麽大學,都是他必須完成的,都是他的“夢想”。

如果考不上,那一輩子就完了。

另外一個視頻中,她去四川眉州的一位初二女生家裏“家訪”。

趙菊英看到女生桌面上的玩具,卡片,漫畫書,怒斥道:我真想一腳踢過去!這都啥玩意嘛。膚淺,無知,幼稚!拿去廁所扔了!

她還訓斥女生:“初二了,咋搞得像幼兒園大班一樣,這簡直就是穿著尿不濕的寶寶嘛”……

她給孩子布置了密密麻麻的作業和時間線,我一個成年人看了都顫抖。

一周7天不停歇,騾子看了都自愧不如。

總結一下這個所謂教育專家的“王牌方式”:

1,物理行動。砸掉心愛之物,不能有任何興趣愛好。

2,精神控制。嚇唬孩子成績不好、考不上高中,一輩子都毀了。

3,強制幹預。每天做什麽,密密麻麻的列表都有,過程怎麽樣,攝像頭無時無刻都在監控。

4,武力驗收。考得不好?成績上不去?戒尺和體罰都在等著你。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每一個在趙菊英老師威懾下的孩子,都戰戰兢兢。

在她的眼中,孩子是不能有隱私的,不能有自己個人感受,你的世界就只能剩下考試。

至于孩子能夠接受多少,是不是自發熱愛學習,學習效率怎麽樣,學習成績是否會提高,她都是不管的。

如果學習成績不好,那就一定是強度不夠,那就要再上一層強度。

說實話,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出有任何“教育專家”的影子,感覺她像一個患有強迫症的惡魔,和曾經電擊網瘾少年的楊永信無異。

她用的都是上個世紀極端的辦法,一切都是強制,搞不好就打。

可是上個世紀的老辦法,真的適合現在的孩子嗎?

現在有多少孩子走極端的?

有多少孩子忍受不了跳樓的?

當年在楊永信電擊之下的7000名少年,又有多少人造成了一生的傷害?

我始終認爲,學習這件事至少是應該有一部分的自驅力,如果全部由外部力量強制推動和執行,那只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看完這個教育專家的方式,我沒有任何敬佩,只有滿滿的後怕和恐懼。

而這件事更可怕的地方,是旁邊笑著的家長。

說到底,趙老師之所以敢光明正大地幹這些,背地裏是有家長撐腰。

她這些狹隘極端的教育理念,毫無人性的教育方式,竟讓很多家長奉爲信仰。

甚至,有家長跟她視頻連線:

我家的孩子,隨你打!

究其原因,是因爲她精准地拿捏了家長的焦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恨子不成器的心理。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成長過程,從不關心,也不在意。

他們只注重結果,希望孩子“一鍵長大”,成爲自己喜歡的模樣。

擁有一份亮眼的好成績,能對家長孝順,言聽計從。

至于孩子開不開心,情緒低不低落,才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呢!

趙菊英的賬號只有十幾萬的粉絲,但幾乎每條都有幾十萬的觀看量,點贊和評論也非常多。

這些數字的背後,意味著至少有幾十萬的家長願意爲了這種垃圾教育家販賣的情緒價值買單,意味著至少還有十幾萬的孩子在被迫忍受著這種糟粕垃圾教育思想帶來的殘害。

很多家長不會想到,那一顆顆射進孩子腦袋的子彈,是愚昧家長自己扣動的扳機。

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在社會上並不少見。

很多家長解決不了孩子的問題,于是就“解決孩子”。

砸玩具,撕課外書,送走寵物……這些手段,對很多家長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曾看過一個新聞。

孩子無心學習,家長拿著錘子,一個一個地砸碎孩子心愛的玩具。

每砸一個,都要大聲吼著問一句:

讀還是不讀?

孩子在這種雙重施壓下,終于精神崩潰,哭著答應:

我讀,我讀!

真的讓人揪心不已。

還看過一個視頻。

是一個孩子發在網上的。

“因爲沒有考好,媽媽把它(貓咪)送走了,我不止一次晚上偷偷的哭。”

我不知道孩子在得知自己心愛的寵物被送走的那一刻,有多麽傷心和憤怒。

很多網友在評論區深有共鳴。

省早餐錢買漫畫書,被揍了一頓不說,還當著面撕成了碎紙,真的記一輩子。

小時候,爸爸把玩具全部踩碎,遊戲機也踩壞。到現在父子之間說話不超過2句就要吵架。

這些點點滴滴的回憶,對孩子來說,是他們不願再提起的傷痛。

孩子有心愛之物,家長不讓孩子碰,可以收起來、藏起來,爲什麽就一定要砸爛?

這裏面有多少是爲了孩子好又有多少是爲了泄憤呢?

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到:

家長用泄憤、極端的方式“戰勝”孩子,只會導致孩子反叛或盲從,甚至退縮。

父母極端、不顧孩子感受的辦法,根本不可能改變孩子的人生,反而會把孩子直接推向谷底,最終讓親子關系走向破裂的邊緣。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從來不會用極端的方式去打壓孩子,而是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去影響孩子。

不管發生什麽事,一定是以尊重、理解的態度,先和他們站一邊。

看過這樣一條新聞:一個男孩攢了很久的奧特曼卡片冊在小區裏丟了,父母爲了幫孩子找回來,竟然在電梯口貼尋物啓事。

在尋物啓事的結尾,還真誠地寫著:

這是孩子攢了很久的卡片,是他很心愛的東西。

網友們也紛紛爲這對家長點贊:

這才是正確的親子關系,太暖了!

這樣的家庭出來的孩子一定又陽光又自信!

這名孩子因爲喜歡玩奧特曼卡片而成績一落千丈嗎?

並沒有。

反而在學習上遇到什麽問題會主動找家長溝通、解決,因爲他充分信任家長。

有這樣一個家長,3個孩子都考上了名校,其中一個女兒,還考上了最高學府——清華大學。

他說,考上清華的女兒,上初中的時候成績也不好,沉迷于手機遊戲,成績一落千丈。

但他沒有打孩子,也沒有罵孩子,更沒有砸掉孩子的手機,而是悄悄做了一件事情。

初中的某一年暑假,他帶女兒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名校去參訪。

在那裏,他找了一個清華大學的學生當向導,沉浸式地體驗清華學生的生活。

那一次,女兒深受震撼。

在清華大學的人文園,女兒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最高學府裏的人文魅力。

那些名人的故事,讓她渾身的血液似乎都在燃燒。

向導帶女兒去清華大學的食堂和圖書館,那裏的菜肴和圖書的種類,更是讓她歎爲觀止。

當最美好的一切在自己眼前徐徐展開的時候,誰能不向往,誰能不震撼呢?

于是,這一次參訪之旅後,她就定下了一個目標:要考清華。

後來,她通過幾年的努力,真的考上了清華大學。

真正的教育,不是強制,不是極端,而是喚醒。

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顆靈魂喚醒另一顆靈魂。

教育是一場時間與耐心的修行。

唯有充沛而豐盈的愛,發自內心的尊重,恰到好處的引導,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良藥。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從來不會將孩子的教育假手于人。

因爲他們知道,唯有事必躬親的澆灌,孩子才會在愛和信任中,長出強大的內心。

共勉。

作者簡介: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塊腹肌的兼職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職員。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觀 ,個人微信公衆號: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我不強奸你,你怎麽當明星啊?”

☞範冰冰泰國複出,座駕成亮點,網友:她咋淪落成這樣...

☞成都母女畸形關系曝光引熱議:兩個人的床上,睡不下三個人

0 阅读:0

社會時尚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