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獎背後,是港影的自救

風生 2024-04-17 14:47:00

零星的熱搜,陌生的提名,熱議的楊穎...

如果沒這些信息,很多人都不知道金像獎已經結束了。

雖然都嘲諷金像獎是“自嗨獎”,但其在「華語電影的影響力」從未被否定過。

風雨下的金像獎也度過了它的第42屆,雖然輝煌不再,但港味依然十足;

電影以外,它金色人像映射的還有香港電影圈的自救之路。

新人

「王晶稱梁朝偉應宣布不再領獎」登上熱搜,話題的討論都集中在“道德綁架”。

確實,王晶沒有資格讓梁朝偉放棄獎項;

但我們討論之余,也可看看王晶爲什麽這樣“建議”。

省流版:

一,梁朝偉相比曾經的作品演技並無增長。

二,給電影圈年輕人機會。

香港電影的輝煌大家都知道,但背後電影人做的貢獻或許很多人沒什麽感受;

成龍當年闖好萊塢要求回香港拍攝、全體藝人反黑上街...

可以說相比撈錢和名氣,從業者對行業的關心和凝聚力也一直是傳統。

曾經邵氏的“行規”再離譜年輕人也擠破頭,到現在港圈三代人共享一代偶像。

包括近些年來港星北上,行業不斷改革求新,都在肉眼可見的诠釋著“衰退和自救”。

發展總離不開新鮮血液,對于凋零的行業來說更是如此。

雖然我不贊同梁朝偉就因此放棄領獎,但也能理解王晶爲何口出狂言。

其實,本屆金像獎也確實有關注到那些跟老前輩競爭的“新面孔”們;

最佳女配梁雍婷、最佳女主余香凝,都是公認的實至名歸。

而且兩位都是30歲的演員,名副其實的港影後浪。

“不斷層”是保障電影良性發展的基礎,也是近年從行業到觀衆都在期盼的。

再比如:入圍最佳影片提名的《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記》的監制都是爾冬升。

兩部電影都出自新人導演之手,甚至《年少日記》的導演還是找不到監制,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聯系爾冬升的。

“現在(港影)這樣困難的時候,要用我們的經驗和人脈關係,去協助他們,捧年青人上去。我還開玩笑,說要不要跟公務員一樣,60歲不准做,要是繼續最多做到65歲。應該要去推動,電影是需要年青人。”

爾冬升作爲8屆的金像獎組委會主席,香港電影業的老炮,但對新人的重視程度一直從內到外的。

可以說“推動香港電影發展,挖掘行業新人”是整個行業本能式的驅動;

即使外界普遍認爲香港電影黃昏已到,但力求發展依然是這裏的主旋律。

回流

其實對于很多從業者來說,這屆金像獎還是不夠捧新人,因爲老人獲獎的情況更多。

其中最大的爭議莫過于《金手指》。

卡司陣容豪華,投資規模最大,但就代表梁朝偉拿影帝“頭獎”,電影再順帶領一些技術“小獎”了?

當然,評選標准是組委會的事。

但我猜如此“平衡術”的金像獎應該也有自己的理由。

起碼在現在,香港電影到娛樂圈靠的還是“老一輩”的支撐,畢竟市場變差影響最小的反而是有實力的那批。

北上是龐大的大陸市場,甚至再遠點亞洲、歐美,也有當年巅峰期輻射的知名度加成。

留人也成了整個香港電影不言的共識。

留港對“能外闖的藝人們”來說並不誘惑,所以附加值就成了重點。

從港府的出錢+合作+政策,再到協會基金的挖劇本、講人情、加深就業優勢等,力求爲這個圈子塑造成“留>走”的狀態。

但最好留人的辦法是讓你成爲香港電影共同體。

這屆的終生成就獎頒給了洪金寶先生。

從動指到導演的幾十年,他是真正參與香港電影成長的人。

這也是演藝圈對洪金寶的付出給予肯定,在成長時的添磚加瓦,在衰落時也未曾離開。

《金手指》的陣容、調度、完成度其實代表當下香港電影的工業程度。

它並不算佳片,更多的是表現了一種標准化成品。

的確,這對外界來說“不夠出彩”,但它對行業延續有特殊意義,畢竟革新從來不是一飛沖天的。

我想影帝可能也是這份考量。

黃子華和梁朝偉對比,後者對香港電影的影響力、貢獻度都要更高,梁朝偉對香港電影更像是種標杆作用。

比起梁朝偉需要金像獎,金像獎更需要梁朝偉,可以說是一種“價值”烘托。

“香港電影加油,努力”。

這是梁朝偉當晚的結束語。

出走

相比影帝的爭議,最佳影片的角逐就少一些風波了。

《毒舌律師》榮獲金像獎最佳影片。

2023年《毒舌律師》香港地區票房破億,打破華語電影紀錄。

這對低迷的香港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比起電影好,市場收益才是重點。

內地收獲1.8億票房,要知道這是23年元宵後的冷門檔期。

雖然不如22年《明日戰記》6億的內地票房,但低成本高口碑的反饋,更彰顯“走出去”的願望。

香港作爲一個750萬人口的城市,破億的票房已經接近極限值;

想讓電影活出更寬廣的生命力,走出去是唯一選擇。

不管是擁抱流媒體,與內地尋求合作,都不如用內容說服觀衆;

警匪、僵屍、動作、幫派這些曾經香港電影的標志性題材,他們也是令香港電影在世界電影獨樹一幟的符號;

但這過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過不斷試錯雕琢的水到渠成,進而讓亞洲甚至世界有了香港情節。

無法割舍過去,又無力押注未來,香港電影最迷失的應該是方向。

其實翻看近年的港影,也能看出這份糾結。

要麽是“過于討好內地觀衆”的電影翻車,導致觀衆看見港影默認爛片;

要麽就是過于本土,壓根沒想過審或進入內地市場,回本不回本全看香港票房。

現在資金、技術都集中在內地上,而東亞電影崛起,加上港台市場低迷,香港電影要考慮的事情也在變多了。

大制作爲了市場就要往商業化考慮,插入更多出名的演員,拍攝更加熟手的題材。

小作品“出島”能力弱,沒有宣發和資源優勢,有時候劇本出色也難收回成本,甚至拍片都要看港服補貼,更別提投資和出海。

百年香港史,一個《毒舌律師》真不夠。

從本土市場重回世界市場,香港的自救還需要更多“走出去”。

金像獎下,我們還能看到更多;

有老人,有新人,又苦難,也有希望,沒變的是香港電影那延續百年向上的生命力。

0 阅读:49

風生

簡介:隨風而生,隨心而說。一個不太合群的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