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照顧63歲“空巢母親”,兒子搬回46㎡雙陽台小家,睡客廳也情願

聽家說 2024-03-14 18:05:57

現在真的是有很多空巢老人,讓她們自己一個人住的話,多少有些不放心,這不,最近我就看到了一對母子共住的小家,雖然面積不大,但裝修後卻太舒服。

63歲的大內久美子,在2023年之前都是一個人住在世田谷的小家裏,家中面積只有495平方英尺,換算下來大概是46平方米左右,但好處是戶型不錯,還有兩個陽台。

在去年之前,她一直是位“空巢母親”,家裏只有自己一個人住,兒子偶爾會來看望,直到不久前自己摔了一跤後,兒子實在放心不下,就借此機會幹脆賣掉了自己的小公寓,徹底翻修了這間老房,搬回來母親一起住,哪怕睡客廳,也要方便照顧年邁的母親,挺孝順。

那麽這個母子同住的小家,又是什麽樣子的呢?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

46㎡的雙陽台小家戶型

久美子的家別看小,戶型卻是數一數二的,尤其是雙陽台的格局。

▲46㎡小家有倆陽台

裝修後的小家戶型十分複雜,46㎡的面積劃分出多個空間,足夠母子兩人共同生活所需,我簡單和大家盤一盤。

首先,走到玄關內,是一條狹長的走廊過道,櫃子一直延伸到客廳壁爐位置,當做家裏的玄關櫃和母子兩人的衣櫃,壁爐的存在,本身也能避免開門見廳的尴尬。

其次,家裏的洗漱間、馬桶、浴室各在一個空間內,既通玄關,也直通母親的臥室,方便63歲的久美子起夜如廁,細節考慮非常貼心。

而客廳則與餐廳和廚房打通,做成下沉式格局,自成一片區域,最有趣的當屬客廳的沙發,做成較寬的榻榻米式,不僅可以收納,還可以放下靠墊當做兒子的臥室。

至于家裏的兩間陽台,一間在餐桌旁邊,面積比較小,主要當做休閑陽台曬太陽吹風;另一間面積則較大,放在洗衣室的對面,當成生活陽台晾曬衣物,後面都會說到。

玄關狹窄逼仄的走廊

進入家中玄關後,迎面便是一條冗長逼仄的走廊。

▲初入家中玄關

家裏的玄關沒有什麽花裏胡哨的裝修,甚至進門後的空間只能容納一個人通行,你說它窄得憋屈吧,確實是,但你要說它不實用,就恕我不敢苟同了。

玄關做了擡高的落塵區,在劃分屋內外空間的同時,也能保證進門換鞋後將塵土留在低處,不容易把髒汙帶入家中,室內直接脫鞋光腳走就行,打掃起來更省心些。

▲進門鞋子放櫃內

看起來玄關像是兩面牆中間留了道縫供母子倆通行,但實際上,右手邊是牆,左手邊是一整組通頂大櫃,既是玄關櫃又是衣櫃,算是家裏最充裕的收納空間。

櫃門內的收納也有特意整理過,母親久美子的衣服和兒子的分別放在不同的櫃子裏,爲方便拿取查找還裝了衣櫃照明燈,補足了玄關燈光昏暗的短板,細節很到位。

下沉式客廳做壁爐壁龛

家裏客廳做成了下沉式的,而不是用隔斷來劃分客廳與廚房餐廳的空間。

▲客廳內的格局

這間客廳,算是家裏的中心區域了,最一開始的時候,母子倆還在討論是不是要做隔斷,後來一致決定做成下沉式,裏面鋪滿地毯,打造出一個溫馨又柔軟的客廳空間。

客廳內主要分成三個部分,一是隔斷玄關走廊避免開門見廳的壁爐,二是牆面上三層牆龛的唱片收納格,三是靠窗下面的長沙發,或者說是沙發床,它非常深,兒子晚上就睡在這裏。

雖然是母子倆共同生活的家,面積也不算大,但兩人還是盡可能都留出自己喜歡的生活空間,久美子喜歡吹風曬太陽,雙陽台就沒有融入室內,兒子喜歡收藏唱片,就在客廳做出了一個牆龛照片收納區,裝修挺人性化。

▲壁爐真有明火

坐在沙發上,能看到遠處牆面嵌入的電視,久美子平時很少看,大多時候更喜歡看書,電視距離遠一些也無妨,能聽見就行,讓我想到了我父母在家時,經常就是“聽電視”。

而正對面的壁爐就更有趣了,它是一個真正可以點燃的明火壁爐,應該是用液化氣當做燃料,這也是兒子爲了能在冬天的時候,讓母親久美子更加暖和些。

▲沙發也能變成床

因爲客廳的L形窗戶本就做得又高又窄,外面還有綠植遮掩,兒子幹脆就選擇了睡在客廳裏,將沙發深度拉長後,只需要把靠墊放下就能變成一張單人床了。

這張沙發床不僅造型和使用方面像是榻榻米,收納功能更是不輸那種榻榻米地台床,底部的四個收納格,可以將換季衣物被褥和家裏的大小件雜物都收入其中,看著更整潔些。

餐廚房旁邊帶陽台

家裏的第一間陽台,就在餐廚房這個融合空間的一旁。

島台餐桌相互融合,最多能同時坐下四口人,相依爲命的母子倆就坐用餐自然綽綽有余。

餐桌後面的小陽台,雖然很窄小,卻能曬到太陽,打開推拉門坐到陽台上,是63歲的久美子每天必做的事情。

▲島台一體式餐桌

廚房與客廳不分家的好處,不僅是節約了空間,讓46㎡小家顯得寬敞,更是方便了上菜和收拾桌子,尤其這對母子家的島台餐桌,居然將竈台放在了島台上面而非放在櫥櫃上。

吊頂嵌入油煙機,無論是母親還是兒子,在竈台上烹饪時都能與對方面對面交流,隔著屏幕,就能感覺到濃濃的溫馨氛圍,或許這才是開放式廚房的意義。

當然,竈台上面還是做了一台大功率的頂吸式油煙機,避免油煙逸散到家裏其他地方,這是開放式廚房繞不開的坎兒,底部的空間也並沒有浪費掉,做拉籃收納鍋具剛好合適。

▲櫥櫃水槽面朝大窗

現在基本上都是兒子做飯,廚房的布置也都是按照他的習慣和喜好來的,他說,他最喜歡面對廚房這幾扇大窗戶,下廚烹饪時心情都會好很多,陽光照進來感覺也非常柔和舒適。

至于收納功能就更不用說了,不僅在台面嵌入了大水槽,櫃內嵌入了洗碗機,還做了大大小小一衆抽屜格,以及側邊吊櫃收納,可以將廚房裏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塞進去,更顯整潔。

過道中的洗衣間和大陽台

要說家裏哪部分采光最好,當屬廚房旁邊的第二陽台,及過道中的洗衣間了。

▲廚房側窗看到晾曬的衣物

過道中嵌入了一台大冰箱,相當于是廚房的延伸,從廚房側窗向外望去,不僅有陽光、綠植,還能看見家裏的第二陽台,前面也說到了,它被當成生活陽台晾曬衣物。

家裏一大一小兩間陽台,不僅功能分配合理,同時也起到了優秀的采光和通風效果,個人感覺這對母子的46㎡小家能有雙陽台,真是一大幸事。

▲洗衣機嵌入牆內

洗衣機就放在陽台推拉門對面的牆壁內,說是嵌入或許有些不太准確,畢竟它離上面的洗衣粉小吊櫃還有一定距離,當然,這樣做也是爲了方便能在洗衣機上疊衣服,放東西。

該說不說,這第二陽台的小小走廊周圍,真的是太舒服了,雖然和玄關一樣窄,但推開門就能去到大陽台,晾曬衣物方便的同時絲毫不覺得逼仄,走廊盡頭,還有一個通頂櫃增加額外的隱藏收納,真是面面俱到。

母親窄小的臥室兩頭通

繞了一圈,走到盡頭發現還有間小小的單人臥室,僅一床一過道矣。

▲櫃子旁是床頭

小小的單人床就這麽靠牆擺放,只留出了勉強能通過的過道,床頭也做了閱讀照明燈,方便母親久美子晚上睡前閱讀。

臥室裏的收納顯然有精心考慮,利用縱向空間做挂衣杆,站在床上可以拿到上面挂置的外套,另一邊做可以活動的隔板架,置物收納都沒問題。

▲臥室兩邊都通

最讓我佩服的,還是臥室的動線,爲了方便母親活動,它既可以通過我們剛才所說的路線,從第二陽台進入,又可以通過床尾的路線直接去到衛生間和浴室。

大家試想一下,一位63歲的老人起夜時,走兩步路就能到廁所;冬天洗澡時,離暖和的臥室也超近,這種家居狀態,是不是超級舒服呢?

三分離的衛生間

最後來聊聊家裏的衛生間,即便全屋只有46㎡,還是做成了三分離衛浴。

▲從玄關一側進入衛生間

照著戶型圖,我們從玄關這一側進入衛生間,一個加長的懸空式洗漱台出現在眼前,台面幹淨整潔,底部因爲是牆排,清潔打理也超方便。

母親久美子和兒子的洗漱用品,或是塞在鏡櫃裏,或是裝在洗手台內,台面基本保持淨空狀態,看著非常幹淨。

▲轉過身來是衛生間

從洗手台處向裏走,一轉身發現馬桶藏在一個單獨的隔間內,這也很符合當地三分離的布置,基本只給坐便留下一個剛好能坐下的地方。

浴室算是三分離衛浴中最大的一處,分成了浴缸和坐浴區,雖然是暗衛暗浴,但也別擔心,烘幹和排風系統都做得很到位,不用擔心潮悶發黴。

哦對,洗手台旁邊甚至還硬塞下了一組通頂櫃,可以收納髒衣服或浴巾等物,可謂是半平米都不敢浪費!

文末總結

到這裏爲止,大家也就跟隨我的視角看完這對母子的46㎡小家了,不知道你覺得如何,有哪處讓你眼前一亮呢~

個人感覺,這個46㎡的小家,無論是從裝修格局還是人性關懷上來講,都是數一數二的,它既考慮到了兒子要照顧63歲空巢母親這一願望,又給了母子二人足夠的個人生活空間。

而雙陽台、下沉式客廳、兒子居住的客廳臥室,以及家裏隨處可見的收納等等,都是其優勢,它們的存在,讓這個小家熠熠生輝,實用又舒適。

各位小夥伴喜不喜歡這個46㎡的、母子同住的小家呢?

感謝閱讀!

(圖片:NTS,侵刪)

1 阅读:562

聽家說

簡介:聽聞家居事,慢說生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