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敲定主業,商業何去何從?

小穎高高 2024-05-03 04:55:51

大家好,我是地産高富帥。

五一小長假第二天,各種政策接二連三輪番登場,行業重塑到了最關鍵的節骨眼,後面來看銷售預估會有所提升,特別是近期一線城市的松動會比較明顯。

一二線這波迅猛的定調節奏,或許是地産行業進入新時代的開始,去庫存是未來行業的主旋律,改善領地是未來房企深耕的核心領地,誰能抓住這波風口,誰就可以穿越周期。

就在節前,成都全面解除限購,北京出台最新的樓市限購政策,這一套組合拳很明顯就是針對一二線核心城市,爲房企減壓,重塑樓市平穩發展的決心明顯。

就在近期,萬科第一季度業績發布,成績確實有點難看。萬科A發布一季度報告顯示,實現營業收入615.94億元,同比減少10.05%。

一季度,萬科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虧損3.62億元,上年同期淨利潤14.46億元,由盈轉虧,主要受結算規模下降和開發業務毛利率下滑的影響;

扣非後淨利潤虧損16.75億元,上年同期爲6.46億元,同比下滑359.38%;基本每股收益-0.0305元,上年同期爲0.1251元。

這或許是萬科30年來,最痛苦的第一季度,如今萬科已經很明顯已經意識到行業的壓力與自身的核心問題,在業績發布會上,萬科首次對外發聲:回歸主業。

在郁亮看來,想要提振股價最關鍵的還是要把公司做好,降風險、改善基本面,謀求長期健康發展。對此,萬科制定了“瘦身健體”一攬子方案,以實現三項目的:

1.“降負債”,未來兩年削減付息債務1000億元以上,未來五年付息負債總規模要降一半以上;

2.完成“融資模式轉型”,從統借統還、主體信用爲主的模式,逐步轉向以項目、資産信用爲主的融資模式;

3.完成“聚焦主業”,騰出有限資源、做好做強綜合住區開發、物業服務、租賃公寓三大主業。因爲未來房地産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內容是好房子、好社區、好服務。萬科聚焦的三大業務,市場有前景,社會有需求。

這次萬科首次對外透露最新的經營戰略細節,也間接說明萬科管理層還是在想辦法,萬科並沒有選擇躺平,這一點上看,萬科作爲這麽多年的行業風向標,老大哥的氣魄依然還在。

另外一個方面,自從萬科出問題之後,郁亮選擇取消分紅與獎金,月薪降低到一萬,更值得關注的是,早就離開萬科核心經營管理層的老王,似乎也有所表示。

王石作爲萬科集團的精神領袖,盡管已經離開很多年,但是這麽多年來,似乎並未消失在大衆,萬科的動向依然還是牽動著老王。

王石是萬科創始人,2015年的時候,“寶萬之爭”的硝煙彌漫了資本市場,最終,深圳地鐵集團入主成爲萬科大股東,華潤退出,寶能敗走,王石退休。當年,王石未參與萬科新一屆董事會的提名,從萬科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上“退休”。

如果不是王石,如今的萬科的走向會比現在更加被動,可以說王石就是萬科的頂門針的存在,這點應該是無人可以撼動。

在4月30日下午的萬科2023年度股東大會上,萬科總裁祝九勝向媒體透露,在現金流緊張的背景下,王石2023年自動放棄千萬退休金,與公司共度艱難時刻。

這次發聲,也是表明了王石與萬科共進退的決心,小編在這裏也還是佩服的,雖然千萬對于如今王石來說,肯定不算什麽,但是對于萬科的廣大員工來說是激勵的。

關于房地産,王石表示,將來房地産行業一定會進行結構性調整,至于商品房與其他住房的比例是多少,目前還不能確定,不過肯定的是,這個比例決定了未來房地産將如何轉向,現在的開發商也將調整和洗牌。

本次戰略調整之後,萬科已經基本定調,就是堅持深耕核心主業:地産開發,物業管理,長租公寓三大業務,不是做大,而是做強。

早期的萬科集團,基本上算是一個超級大的投資體系,各種業務這十年來輪番上陣,但是在核心業務方面,並沒有很大的底層突破,或許這就是萬科如今遇到的問題。

回到最初,回到原點,這或許是萬科未來的主心骨。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認識到錯誤,未來萬科很有可能非核心業務都會采取出售的基本邏輯。

盡管萬科有這種決心,不過目前來看,除去持有的大體量商辦,産業園,物流園,冰雪城,養豬服務等,萬科的商業業務似乎何去何從如今並沒有完全鐵定。

從萬科的瘦身狀況來看,商辦物流的全面出清肯定是第一位,從近期網傳的深圳萬科80億的資産包來看,似乎純商業部分並沒有過多的提及。

值得注意的,萬科就在今年初才重磅成立的萬科商業事業部,萬科七大區域的商業業務和印力集團將“八進一”,在新陣營集結。

孫嘉升級爲商業事業部首席合夥人,丁力業既保留印力集團董事長職位,還兼任商業事業部首席顧問,王海武擔任商業事業部核心合夥人,周轶群接任南方區域首席合夥人。

早期透露著“商業版塊有戲可唱”的激情,不過如今這回歸主業的決心似乎並沒有提到商業板塊,或許萬科身上的商業基因一直都不存在。

時間回到2016年,這個時期也是萬科最爲鼎盛的幾年,財大氣粗兄容不爲過。爲了能多元化業務齊頭並進,萬科通過成立投資基金以128.7億元收購印力集團96.55%股權,加強了在商業領域的布局。

當時這步棋從小編視角來看,還是很佩服萬科高層決策的,印力本身商業底牌比較厚實,早期運營的一些沃爾瑪合作項目,都有了基本的産品模型與商業業態沉澱。

之前的萬科商業其實依然還是住宅配套的邏輯,沒有很成熟的商業業態産品邏輯,如果在當時就直接把萬科商業的全國資産打通到印力,如今的萬科商業不會是現在的局面。

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萬科放養了印力這多年,一直承擔這擦屁股的任務,很多萬科的萬科業務都有很多商業資産,但是在拿地之前印力體系根本無法參與,這也導致印力永遠都是很被動經營。

一個大的問題就是,印力體系沒有核心投資設計的參與,但是又要幫很多萬科早期項目經營管理,萬科爲了開發業務的增量,往往很多項目都不具備成熟的商業業態規劃視角,導致很多項目商業規劃就已經失敗。

這也讓印力體系的經營人才流失嚴重,萬科系統雖然是完全控股印力,但是並沒有讓印力正真的融入到萬科開發體系,這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因此,這麽多年來,一個狀況就是:萬科各個區域都有商管公司,印力各個區域也有商管團隊,印力玩改造爲主,萬科是自己開發建造自己經營管理。

仿佛是一家子人一起吃飯,但是自己做自己的菜一樣的感覺,印力作爲核心的産品規劃能力得不到發揮,但是又逃不出萬科的整體管控,這也導致很多印力核心高管離職。

2021年開始,印力集團包括總裁,多位區域總都選擇了離職,這也給其他商業底層友商提供了人才基地,畢竟印力系統的商業底蘊依然還是國內頭部。

竺海群,1969年出生在上海,擁有金融學學士學位,後在港獲得中文大學MBA學位,並赴紐約進修過FMBA課程。這也是印力爲數不多的高學曆高管之一。

這位商業地産大佬也是印力最爲核心區域區域一把手,深圳區域作爲印力的大本營,目前核心價值資産不在少數,2022.5月竺海群加入領展 任職中國內地董事總經理。

領展房地産信托基金,作爲目前國內最活躍的商業地産投資基金,目前已經吃掉不少國內一二線城市核心項目,前不久萬科最賺錢的上海七寶萬科廣場就直接被領展收編。

隨著王海武的全面進駐,原有的印力系統正在大規模的萬科化,也逐漸調整組織,2022.2023年印力都進行了大規模的組織調整,包括人事任命等。

據很多離職的印力朋友內部猜測,萬科這步棋其實無奈之舉,開發業務疲軟,很多城市已經沒有多少開發項目了,不做經營業務,似乎很多員工都很難養活了。

因此,萬科在放養了幾年之後,終于開始看到印力了,雖然印力整體利潤規模肯定沒有開發業務那麽賺錢,但是起碼很多項目還是有不錯的現金流。

這個節骨眼,萬科全面合並印力體系,可以說是有點搶生意的嫌疑,開發業務好的時候留給印力一點湯,現在市場不好了,估計湯都不想留給別人,幹脆自己也要幹。

說起經營業務,這幾年已經是各大房企重振戰略的核心了,比如央企四大金剛的華潤置地,如今已經是擁有百mall的超級巨頭,經營業務很有可能是下一個華潤置地的超級核心。

另外一個方面,商業起步較晚的招商蛇口,如今在幾年的大力發展之下,招商商管在去年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招商蛇口的綜合經營業務也提升了很高的戰略位置。

早期傳統的龍湖,新城,寶龍的商業巨頭就更不用說,在輕資産運營這一快也發展迅速,加上一直雄踞行業頂流的各大港資巨頭,在全國一二線城市迅速開花結果。

在這個節骨眼,萬科選擇放棄非住宅等其他經營業務,顯得不合時宜,也有點妥協的味道,或許是無奈,也或許是對自身的最清醒認識。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萬科這次是下足了本錢去拯救自己,或許放棄也只是暫時,畢竟活下去才是永恒,有了本錢才有資本,萬科加油。

今天就說到這裏,對萬科這步棋有何看法,也歡迎留言討論,也感謝大家這麽好看,也願意給我點贊。

0 阅读:39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