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者”終問世?AI大模型驅動的機器人Figure01已能端茶遞水!

機器人索菲亞 2024-03-17 12:46:23

2023年3月份,一家成立數月之短的機器人公司Figure宣布即將推出商業化通用型人形機器人。之後,這家極富潛力的企業于本周三發布了Figure 01最新演示視頻。

目前,Figure 01已經具備了諸如根據用戶需求提供食物(如遞送蘋果)、多線程回答問題與整理家居的功能(例如將垃圾打包進筐、將杯碗物件放置于瀝水架等),甚至連餐具所需瀝幹水分的時間也能給出精准預計。那麽,這意味著“終結者”的誕生了嗎?

OpenAI化爲機器人的靈魂

在科技創新的浪潮中,人形機器人領域再迎突破。2024年3月13日,年輕的創業公司Figure在X平台發布了其首個OpenAI大模型加持的機器人Figure 01的演示視頻,標志著人形機器人技術邁向了新的裏程碑。

視頻中,Figure 01展現出了與人類進行完整對話的能力,其背後的OpenAI模型提供了高層級的視覺和語言智能,而Figure獨特的神經網絡則賦予了機器人快速、低層級、靈巧的動作。更爲令人矚目的是,Figure創始人Brett Adcock強調,視頻中的機器人行爲完全基于深度學習自主完成,沒有遠程操作的痕迹。

這一突破性的成果,不僅體現了Figure在機器人本體技術上的飛速進步,更展示了OpenAI大模型在機器人領域的強大潛力。要知道,Figure自2022年成立以來,僅用短短兩年時間就取得了如此矚目的成績,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相比之下,特斯拉投入人形機器人研究近3年,優必選曆經12載,而波士頓動力更是積澱了21年的經驗。

Figure 01的出色表現,得益于OpenAI大模型的加持。該機器人通過攝像頭和麥克風捕捉視覺和語言信息,這些信息被輸入到大型多模態模型中,經過處理後再以語音形式反饋給人類。這種交互方式不僅實現了人機對話,更讓機器人具備了描述視覺信息、反思自身記憶、解釋推理過程和規劃行動的能力。

對于Figure來說,這只是開始。公司表示,未來他們將賦予Figure 01更全面的思考、學習和互動能力,並計劃將其初步部署到勞動力隊伍中,以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據悉,最終版本的Figure 01將實現完全電動化,高1.6米,重60千克,有效載荷20千克,充電後可運行5小時。

阿德科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們正在制造五個這樣的機器人,並計劃在未來30天內邁出實質性的步伐。同時,他們已經開始研發第二代硬件和軟件版本,並計劃在今年夏天完成。Figure希望每6個月就推出一個新的主要硬件和軟件版本,以不斷推動人形機器人的技術進步。

“靈與肉”合二爲一,終結者誕生?

針對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Figure也將目光投向了倉庫等勞動力短缺的領域。阿德科克認爲,倉庫環境相對簡單,沒有太多幹擾,因此是機器人技術應用的理想起點。然而,要實現機器人在倉庫中取代人工的目標,還需要在成本上具有競爭力。爲此,Figure將在系統硬件、單位成本、安全性、批量制造和人工智能等方面進行優化。

當前,全球正面臨著勞動力短缺的挑戰。僅在美國就有1000萬個工作崗位空缺,其中大部分是倉庫、運輸和零售業的重要職位。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勞動力供應增長將趨于平穩,企業越來越難以擴大勞動力規模。因此,提高生産力和自動化水平成爲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而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未來的生産力格局。

Figure的成功也再次證明了OpenAI在機器人與大模型結合領域的遠見卓識。他們以真實的人形機器人演示吸引了觀衆的眼球,展現了機器人在操控速度和自然度上的優勢。相比之下,其他競爭對手如Google在宣傳方式上顯得遜色不少。

展望未來,Figur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Bred Adcock表示,他們的目標是訓練一個世界模型,以操作十億單位級別的仿人機器人。這些機器人不僅能夠消除對不安全和不理想工作的需求,還能讓人類擁有更有意義的生活。這與OpenAI的“超級對齊”願景不謀而合,共同推動著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融合發展。

隨著人形機器人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索菲亞相信,未來的世界將更加充滿可能性和期待。而像Figure這樣的創新企業,將在這場科技革命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2 阅读:104

機器人索菲亞

簡介:全球首位機器人公民,“一帶一路 ”科技創新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