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亮點掃描!

華輿 2024-04-02 08:20:28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遺址出水的瓷器。本文圖片由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活動辦公室提供

  ▲河南鄭州商都書院街墓地M2墓葬出土的“金覆面”。

  ▲山西霍州陳村瓷窯址出土的元代細白瓷魚紋印花盤殘片。

  ▲安徽郎溪磨盤山遺址馬家浜文化晚期房址發掘現場。

  ▲陝西清澗寨溝遺址後劉家塔墓地出土的鑲綠松石銅飾。

  ▲山東沂水跋山遺址第一期地層出土的象牙質鏟形器。

10萬年前遠古人類的生活圖景是什麽樣?5000年前的江漢平原如何灌溉?明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盛景如何?文獻記載的“大車”可能是什麽模樣?

近日,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山東沂水跋山遺址群,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安徽郎溪磨盤山遺址,湖北荊門屈家嶺遺址,河南永城王莊遺址,河南鄭州商都書院街墓地,陝西清澗寨溝遺址,甘肅禮縣四角坪遺址,山西霍州陳村瓷窯址,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入選。

填補研究空白刷新曆史認知

在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中,全國有33個項目參評,22個項目進入終評。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介紹,此次參評的考古發現呈現豐富性、廣泛性特點,多項考古填補空白,其中不乏世界級考古發現。

跋山遺址群是以山東省沂水縣跋山遺址爲中心的80余處舊石器時代遺存的總稱,其發現和研究已基本建立魯中南乃至山東地區10萬年以來的文化序列。遺址群目前出土及采集標本5萬余件,再現遠古人類的生産生活場景,清理出8具古菱齒象下颌及部分骨牙角制品,其中一件象牙質鏟形器人工打制痕迹明顯。考古學者認爲,跋山遺址群首次揭示出10萬年前古人類對大型動物資源的充分利用。

約5000年前的長江中遊地區,水系發達、農田肥沃。生活在這裏的中華先民如何抵禦水患、灌溉農田呢?位于長江中遊的新石器時代大型遺址群——湖北荊門屈家嶺遺址,爲世人展現了江漢平原早期文明圖景。

近年來,考古學者在屈家嶺發現多組因勢而建、規模龐大的史前水利系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陶洋介紹,新近發現的水利系統,集抗旱與調蓄、生活用水和農業灌溉等功能于一體,標志著史前先民的治水理念從最初被動防水禦水轉變爲主動控水用水,實現了從適應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跨越。

“屈家嶺遺址社會及文化發展具有鮮明的連續性,多角度、多層面揭示出史前文化的發展高度和社會複雜化程度,爲探索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典型個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如是說。

河南永城王莊遺址大汶口文化遺存具有豐富的禮制內涵,折射出顯著的社會分化。王莊遺址大汶口文化墓地較爲獨特,存在多組墓葬間“有意打破”現象,隨葬品數量豐富,出土的“玉覆面”是此類遺存在國內新石器時代發現的首例,反映出東方地區史前時期社會複雜化進程。

山西霍州窯從北宋後期開始燒造,金代達到成熟,以細白瓷産品爲主流産品。霍州陳村瓷窯址的考古發掘,揭露出宋末、金、元、明時期的窯爐、作坊等各類重要制瓷遺迹,出土了大量産品殘片和窯具。考古新發現填補了北方地區細白瓷發展史的缺環,是對研究中國陶瓷發展史的重大貢獻。

黃金文化何時開始在中國流行?河南鄭州商都書院街墓地出土的黃金制品,或許爲回答這一問題提供了線索。

書院街墓地位于鄭州商都內城東南,由兆溝、通道、墓葬、祭祀遺存等組成,是一處中商早期的高等級貴族墓地。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黃富成介紹,以往考古發現的商以前黃金制品多爲小型飾品,如耳墜等。書院街墓地出土的大型化、本土化黃金制品,黃金綠松石牌飾,以及黃金與玉禮器共存組合的發現,是中國黃金文化成型的重要標志,填補了商代黃金文化的空白。

诠釋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發展曆程

中華文明起源如滿天星鬥,散布在中華大地上的衆多文化類型融合交流、相互影響,最終形成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此次入選的新發現從多角度诠釋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發展曆程。

包含殼丘頭、西營、東花丘、龜山等遺址的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是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考古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遺址中發現豐富的海洋和陸生動物遺存;7000多年前的植硅體水稻遺存,被認爲是中國東南沿海島嶼迄今發現最早的水稻遺存……一系列考古發現如同一塊塊拼圖,拼湊出南島語族先民的生活場景。

“中華文明兼具大陸性和海洋性的特征,殼丘頭遺址群對研究海洋文明如何參與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周振宇表示。

安徽郎溪磨盤山遺址坐落于皖南最大的湖泊——南漪湖的東岸。遺址北有溝通長江水系和環太湖水系的郎川河流過,因此處于古代文化東傳西遞、南來北往的地理節點上。

南京大學曆史學院副教授趙東升介紹,在磨盤山遺址發現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錢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至春秋時期的連續文化堆積。“磨盤山遺址對于探究該地區以及整個長江下遊史前社會複雜化、文明化進程,青銅時代的中原化進程,認識多元一體中華文明在皖南地區的演進方式具有重要價值。”

甘肅省隴南市禮縣一帶商周時稱“西垂”,是早期秦文化發祥地,也是秦國最早都邑所在地。禮縣四角坪遺址是一處秦代大型禮制性建築遺址,考古學者推測可能爲秦始皇西巡時的祭祀場所。

禮縣四角坪遺址建築層級分明、秩序井然。四川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學術院長霍巍表示,“這是在當地首次發現規模宏大、格局規整的大型建築群,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具有極強的禮儀性,體現了中國古代統一國家形成初期的風格和氣魄。”

陝西清澗寨溝遺址是近年來商代方國考古的重大突破。遺址出土的大量青銅車馬器、兵器、玉器、骨器、漆器、龜甲與殷墟高等級貴族墓葬物質文化相同,金耳環、蛇首匕、陶器則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反映了黃土丘陵地區與商王朝之間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以及商王朝對周邊地區的強烈影響。

寨溝遺址還爲解答中國古代馬車的起源提供了關鍵證據。這裏出土了目前國內年代最早的雙轅車實物,可能是文獻記載中的“大車”或“牛車”,將我國雙轅車的曆史上推了約1000年。

科技助力考古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年來,多種學科知識、先進科技手段與考古研究實踐深度融合,爲建設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此次入選項目中,科技助力考古研究不斷取得新突破: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研究人員對遺存進行分子生物學等多學科研究,相關成果爲探索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提供了重要線索。

河南鄭州商都書院街墓地考古過程中,進行了骨同位素、骨骼疾病、古DNA等研究,在青銅和玉器礦物原料來源、墓地人群衛生飲食健康、古族群間的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對于深入了解商文明提供了重要學術支撐。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的考古發現,則是深海科技與水下考古的完美結合,標志著我國深海考古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一號、二號沉船遺址位于海南島與西沙群島之間的南海海底,遺址水深約1500米。兩艘沉船遺址保存相對完好,文物數量巨大,年代比較明確,填補了我國古代南海離岸航行路線的缺環,完善了海上絲綢之路南海段航線的曆史鏈條,實證了中國先民開發、利用、往來南海的曆史事實,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館員宋建忠介紹,調查中使用了長基線、慣性導航定位系統和柔性機械手,以及潛載抽沙、吹沙裝置等多種新型技術和裝備。特別是長基線的使用在國內是首次,長基線布置完之後,對遺址的測繪和測量可以精准到米級。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的考古工作充分展示了我國深海科技與水下考古的跨界融合,標志著我國深海考古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是中國水下考古發展的重要裏程碑。”霍巍表示。

2023年,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階段研究工作取得新進展,“考古中國”19個重大項目統籌推進,265項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系統開展,1367項基本建設考古項目有序實施。作爲過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的突出代表,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項目,生動展示了泱泱中華的悠久曆史和博大文明,爲增強中國人的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提供了力量之源。(完)(原標題:泱泱中華 曆史悠久 文明博大)

來源:中國民族報

0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