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病竈縮小或消失!NK細胞療法-腫瘤免疫治療的後起之秀!

康和源免疫之家 2024-04-03 09:55:13

美國生物學家喬治戴利曾說:“如果20世紀是藥物治療時代,那麽21世紀就是細胞治療的時代”。

免疫療法使用抗體、細胞因子和免疫細胞來調節宿主對癌症的免疫反應。我們體內中的每一種類型的細胞都有著自己的本領,今天康和源免疫之家要和大家介紹的是其中的NK細胞。

了解NK細胞

NK細胞是一種固有淋巴樣細胞(Innate Lymphoid Cell, ILP),是緊隨T細胞、B細胞之後的第三大類淋巴細胞。據估計,人體內NK細胞的總數爲2×1010個細胞,約占體內免疫細胞總數的1%,占淋巴細胞總數的2%。在健康個體的穩定狀態下,NK細胞主要存在于肝髒、骨髓和血液中,約占外周血淋巴細胞總數的10%。它們的功能受到一系列抑制和激活受體的嚴格調節,使它們能夠識別並直接或間接地消除應激細胞,同時保留正常細胞。

近年來,NK細胞療法在實體瘤方面如胃癌、肝癌、肺癌等領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2023年8月,一篇題爲《Investigation of the efficacy and feasibility of combined therapy of PD‐L1‐enhanced exogenous peripatetic adoptive natural killer (NK) cells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angiogenic targeted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的病例研究表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L1增強的外源過繼轉移NK細胞與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療的聯合治療在轉移性小細胞肺癌中的效果令人滿意。

2021年9月,一名67歲的男性患者接受例行體格檢查,CT掃描顯示肺右上葉胸膜下方存在結節。當時沒有立即給予治療。2022年1月,患者開始出現聲音嘶啞、咳嗽和呼吸急促等症狀。自我給予抗炎治療後症狀有所改善。然而,到 2022年5月,患者的咳嗽和呼吸急促加重。掃描顯示位于肺右上葉的結節代謝率高,強烈提示肺癌的可能性很高。掃描顯示位于不同區域的多個淋巴結代謝活性增加,包括右側鎖骨上區、縱隔、氣管、主動脈旁區和下腔靜脈。

此外,圖像還顯示右側胸膜存在多發結節增厚病變,表現出代謝活動增加。結果提示胸膜轉移伴右側胸腔積液。此外,在腹膜觀察到局部結節性增厚病變,代謝活性增加,表明腹膜轉移。在右肩三角也發現了一個稍低密度的結節狀病變,代謝活性增加,雖然不能完全排除轉移,但仍有可能。對右側鎖骨淋巴結進行活檢,根據病理檢查、影像學檢查和免疫組織化學檢查結果,診斷爲轉移性小細胞肺癌。

采用阿替利珠單抗免疫治療與安羅替尼靶向治療相結合的治療方法。阿替利珠單抗僅在第一天以1200mg的劑量施用,隨後治療中斷。另一方面,安羅替尼以每天10mg的劑量口服,連續14天,然後休息7天,構成21天的治療周期。經過20次放射治療後,在CT圖像中可以看到右肺病竈明顯縮小,右側縱隔和淋巴結也明顯縮小。

病人接受放射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在這一點上,外源性過繼NK細胞治療被引入作爲全身治療計劃的一部分。具體方案包括培養同種異體臍帶血NK細胞約2周。隨後,這些NK細胞以1200mg的劑量與阿替利珠單抗聯合使用。培養的NK細胞共30-50億個,在給藥前不做任何預處理,分爲兩次輸注。第一天,患者在阿替利珠單抗的同時接受NK細胞,第二天,患者體內僅輸注NK細胞。這一循環每21天重複一次。此外,患者繼續每天口服10mg 安羅替尼,持續14天,隨後休息7天,構成21天的治療周期。

2022年8月10日進行的後續CT掃描顯示了一些積極的變化。右側胸腔積液減少,右側胸膜增厚減輕,縱隔淋巴結和右側鎖骨上淋巴結體積減小。腹部及腹膜後淋巴結未見明顯腫大。

與之前于2022年5月7日進行的掃描相比,隨後于2022年10月17日進行的掃描顯示體積明顯縮小。具體來說,在右上葉的結節以及位于右側鎖骨上和縱隔區靠近氣管、血管、主動脈旁動脈和下腔靜脈的多個淋巴結中觀察到萎縮。

先前在局部腹膜、右前胸壁和第11-12肋間隙觀察到的結節性增厚明顯減少。此外,右肩肌肉中稍低密度的結節影也顯示出明顯的減少。這些結果表明,全身治療是有效的,導致大多數轉移竈消失,剩余轉移竈明顯縮小。影像學評估顯示治療方案是成功的,腫瘤處于部分緩解階段。

結果表明,NK細胞療法在聯合其他治療手段下,對轉移性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效果顯著。

2024年3月22日,香港大學葉柏強、梁永恒等在 Cell 子刊 Med 上發表了題爲:The central role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in mediating acute myocarditis after mRNA COVID-19 vaccination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表明,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在mRNA新冠疫苗接種後的急性心肌炎發作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研究團隊對60名接種mRNA新冠疫苗後急性心肌炎發作的青少年進行了分析,並將這些結果與10名未出現心肌炎的mRNA新冠疫苗接種者和10名健康對照者的樣本進行了比較。首先檢查了與活化的單核細胞和活化的T細胞相比,活化的NK細胞在心肌炎患者中是否優先擴增。通過流式細胞術,發現活化的CD57 NK細胞亞群在心肌炎患者的血液中更爲普遍。

總的來說,該研究證明了不良的NK細胞活性與已知的流行病學風險因素相對應,突顯了NK細胞在介導疫苗副作用方面的重要病理作用。

自體NK細胞療法對可切除結腸癌的臨床結果

一名64歲女性,以橫結腸腫瘤相關的部分腸梗阻和血性腹瀉史爲主訴。術前癌胚抗原(CEA)水平1.5 ng/mL(<3.0 ng/mL)。術前實驗室檢查均在正常範圍內。

2018年12月行剖腹橫結腸切除術,病理報告橫結腸腺癌,淋巴結累及陽性(III期),患者R0切除狀態。術後2個月隨訪CEA爲1.3 ng/mL。

6個月後進行PET掃描,顯示結腸系膜和腹膜區淋巴結葡萄糖攝取陽性(箭頭標記)。

之後爲她進行NK細胞治療。切除後3年進行PET掃描隨訪:沒有發現更多的葡萄糖攝取,患者對治療的耐受性良好,沒有報告免疫相關的不良反應。在結腸癌根治性手術後3年的臨床隨訪中,患者可以很好地耐受日常活動。直到2022年12月下旬,沒有局部區域複發的體征和症狀超3年,也沒有長期心肺疾病。

總之,對NK細胞的研究無疑使我們了解到,它們具有巨大的潛力,可用于疾病治療,包括但不限于癌症。隨著越來越多的治療方法不斷地被發現,腫瘤患者離治愈那一天就越來越近。

免責聲明:康和源免疫之家爲免疫科普平台,文本參考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該文章僅供分享,如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謝謝!

參考資料

1.Investigation of the efficacy and feasibility of combined therapy of PD‐L1‐enhanced exogenous peripatetic adoptive natural killer (NK) cells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angiogenic targeted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 PMC (nih.gov)

2.The central role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in mediating acute myocarditis after mRNA COVID-19 vaccination: Med

3.Autologous natural killer cells as a promising immun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colon adenocarcinoma: Three years follow‐up of resectable case - Bagus - 2023 - Cancer Reports - Wiley Online Library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