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配料表】是食品的身份證,但不是所有的食品都有這個”身份證“

食全十美 2024-05-07 13:35:59

在這個食品安全已經深入人心的年代,去超市選購食品,看看配料表,看看生産日期,早已成爲一種”刻在骨髓“裏的習慣。本著知道但是不多的理念,如果你問一個人可以:配料表應該怎麽看?而他必然回答:越簡單越好!

那麽這對那些配料表稍微長一點的食品廠家來說,豈不是不公平,宛若有了一種“靠臉吃飯”的感覺。所以今天我們就唠一唠配料表的“前世今生”。

【配料表】中的名字只能選用,不能“自創”

   一些生産企業爲了總喜歡“搞創新”,所以總是樂此不疲的想要爲配料表中的原料起名字,但根據法規的要求,是“被拒絕的”。

在我國指導食品標簽說明的標准爲GB7718《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而配料表的所有要求都必須符合這個標准的要求,而爲了避免一個原料,被你叫作”王五“,我叫作”趙六“,標准中也對原料的名稱進行了規範:配料表中的各種配料名稱應符合食品名稱的要求,食品添加劑應標識食品添加劑通用名稱,這些名字在規範中也有列舉。所以我們才可以看到白砂糖只能叫作白砂糖,不能叫作白糖。

【配料表】是食品的身份證,但爲什麽有的食品卻沒有

看配料表既然成了大家的一種“習慣”,但有的食品卻不按常理出牌,反而不標識配料表。

所以沒有配料表的食品安全嗎?安不安全我們無法評判,但是不標識也是被允許的。

可以不標示配料表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種是散裝食品可以不標示,因爲GB7718針對的主要是預包裝産品,所謂的預包裝食品就是我們可以成袋或成瓶買的食品,它的重量或者體積是固定的,反之對于那些不固定的,必須稱量購買的食品就是散裝食品,這些食品因爲法規沒有要求,所以可以不用強制標識;另一種是預包裝食品包裝物或包裝容器的最大表面面積小于10c㎡時,因爲版面有限,所以可以不用標示。

所以如果我們遇到這種情況後,不用“大驚小怪”,拿出我們專業的態度核對是不是符合我們的標准就可以。

【配料表】上有的,食品中真的就有嗎?

有的人總會懷疑,食品中有的原料,配料中不一定就會標出來!

首先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凡事食品中有的原料,配料中就一定會有。但是生産過程中用到的原料就不一定會標示出來了。其實這種情況也不多,主要有兩種:一個是:加工助劑不需要標示;再一個是:在加工過程中已揮發的水或其他揮發性配料不需要標示。

還有一點是,配料表中原料的排序也是很有講究的,位列前幾位的原料肯定是“誰用的多,誰靠前站”,等到加入量已經不超過2%的時候,就可以“放飛自我”的標示,大家“平起平坐”。

最後有一個觀念想要談一談,配料表長的不一定就真不好,比如一些營養添加劑和強化劑,是必須要表示的,加的越多,標的越長,所以我們必須保持一顆理性的心,不然“各式各樣”的美味真的就要遠離我們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