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四大人生智慧

大道有型 2024-03-23 22:47:26

道德經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此爲《道德經》第二十四章所揭示的修道四要,亦爲人生的四大智慧。

一、企者不立:如踮腳欲高人一等,終難穩固。現代社會中,我們常見那些急于求成之人,如實業改稱企業,卻往往七年之癢後黯然收場,這種案例不勝枚舉。

跨者不行:闊步疾行則欲速不達,因急于求成而身心疲憊。父母亦常催促子女勿輸在起跑線上,但是真正的成功不在起跑,而在終點。

二、自見者不明:如盲人摸象,自以爲是。世人常以爲己見獨到,卻往往陷入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境地。自見者缺乏自知之明,如老子、孔子之成就,皆集大成而已,卻自謙述而不作,就是這個道理。自見者不明,不自見者方得明理。

自是者不彰:如井底之蛙,自滿自足。人們往往只信己道,非己之道則斥爲異端,如今世界上中東地區的宗教沖突,非洲的種族沖突,西方社會的排它傾向就是如此,不像中華文化這麽強大的包容性。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面,有陰即有陽,有正即有反,有上即有下。豈能盡得其理?故自以爲是者,終難領悟真谛。

三、自伐者無功:如炫耀之鳥,難以高飛。功勞非自誇而得,乃讓之于人,方能成就。若爭功奪利,必招嫉妒,終難得成。故不爭之人,方得功名。任正非在華爲只占很少股份,也不是董事長,但是華爲內部都知道任正非是精神豐碑。

自矜者不長:如昙花一現,難以持久。自誇成就,終難再進。謙遜爲人,方能不斷進步。故自知之明,爲成長之要。

以上四點是《道德經》第二十四章所揭示之修道四要,也是人生智慧之精髓。

一不自不量力,二不自以爲是,三不居功自傲,四不自吹自擂,如此,方能領略人生真谛,成就非凡事業。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