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走路“早晚”,跟智商“高低”有關?聽聽兒科醫生怎麽說

鵬舉說育兒 2024-04-01 04:30:59

文| 小書蟲媽媽

寶寶走路“早晚”,跟智商“高低”有關?我們來聽聽兒科怎麽說?

上周,我帶著孩子在公園裏玩,看見兩位阿姨在爭吵,抱著好奇心旁觀了一下,原來爲了誰家的孫子更聰明而吵得不可開交。

小A阿姨的孫子11個月,已經學會了走路,看著孫子在廣場裏走來走去,小A阿姨很自豪地對小C阿姨說:“你看看我家孫子多聰明,不到一歲就會走了,你家孫子一歲多了,還不會走,真笨啊!”

說她最心愛的孫子笨,小C阿姨生氣了,馬上吵起來:“你家孫子才笨,智商低!告訴你,我家兒子也是一歲三個月才會走路,但他是985大學畢業!”

看著兩個阿姨,你一句我一句的爭吵著,最後到了人身攻擊,我趕緊帶著孩子離開。

相信不少家長也好奇:寶寶走路“早晚”,真的跟智商“高低”有關嗎?

帶著這個問題,小書蟲媽媽咨詢了幾個兒科醫生,他們是這樣答複的:孩子智商高低、聰明與否,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基因遺傳、後天教育、生長環境、飲食營養等等。

評判孩子的智力水平,既要橫向看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大運動能力只是其中的一方面,還要縱向考慮孩子發展的不同階段。

所以,寶寶走路“早晚”,跟智商“高低”沒有直接關系。

寶寶多大學會走路?

兒科醫生認爲,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生長發育的“進度表”,有的早點,有的晚點,基本都是正常的,父母不需要太擔心。

獨立行走是寶寶大運動發育的重要裏程碑,寶寶在獨立行走前,需要先獲得很多其他技能,比如平衡能力、站立能力、雙腿能夠交替承受體重等。

因此最終學會獨立行走的年齡也沒有絕對統一的時間線,但一般在8到18月齡期間。學會走路前,寶寶們一般會有爬行的階段,通常在6-13月齡期間;以及獨站的階段,通常在9-12月齡期間。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寶寶已經超過18月齡了,仍然還不會走路,而且感覺寶寶其他生長發育指標似乎也落後,那確實要引起重視,要及時找專業可靠的兒科醫生排查一下,及早放心。

小書蟲媽媽溫馨提示:寶寶的運動發展規律是“從上到下”,而且每個寶寶身體發育快慢都是不同的,只要你家的寶寶,爬得很協調,也能熟練地扶著走,就不必擔心他走得晚的問題,等寶寶再長大一些,就自然會勇敢起來。

0 阅读:1

鵬舉說育兒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