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甜馨飙髒話炸上熱搜,李小璐賈乃亮“合體反擊”,全網卻意外叫好!

小柒愛娛樂 2024-03-23 09:41:08

真沒想到,大心髒的甜馨也會被罵到退網。

風波起源于甜馨分享的一張照片:

照片中,甜馨穿著二次元頂流“初音未來”的cos服,並配文“不會戴假發”。

有二次元愛好者一眼就認出這身穿搭,在評論區歡呼:“啊啊啊初音!”

媽媽李小璐看到後也立馬現身給女兒捧場:“差兩條辮子吧小可愛~”

沒想到,就是這幾句對話,讓不少cos圈的人心生不滿。

因爲甜馨衣服沒穿對,妝發沒搭配,整個造型按照cos的標准來看完成度爲零。于是一部分人就覺得,甜馨既蹭了二次元的流量,又不尊重二次元文化,是犯了大忌。

緊接著一些人聞風而來,吐槽得要多難聽有多難聽。

還有一波人更過分,跑到甜馨好朋友的評論區中辱罵發瘋。

見慣大陣仗的甜馨看到這種惡評自然是不怵,但爲了保護朋友,她還是在事情發酵後出來致歉,表明自己確實不了解cos圈的規矩,也希望對方停止網暴。

但風波沒有就此停止,很多人覺得占了上風就愈發揪著甜馨的錯漏不放,甚至借此陰陽怪氣地諷刺李小璐:

“媽媽這麽會做頭發怎麽不教教女兒啊~”

“愛蹭愛跟風的性子跟媽媽一模一樣。”

最後甜馨在大規模輿論圍攻下無言以對,只好致歉、銷號,想就此結束這場鬧劇。

大部分關注了這件事的網友,第一反應都是在甜馨和二次元群體之間“選邊站”——

要麽力挺甜馨,諷刺二次元高貴、事兒多、惹不起;

要麽爲二次元發聲,覺得甜馨的做法沒禮貌、沒教養。

但跳出“站隊”的視角來看,這件事真的有這麽極端嗎?

人若犯我,我絕不忍

事件最初,甜馨發照片時壓根沒帶二次元相關的話題,只是在分享生活,無意蹭熱度。

相應的,認出初音扮相的二次元網友反應也很驚喜,都在誇甜馨穿得好看。

而真正把小部分人的極端聲音放大,一步步激化矛盾的,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營銷號們。

可以說,正是某些別有用心之人的煽風點火,才使得這場小爭議變成難以收場的網暴。

其實,大部分輿論發酵都遵循著這樣的邏輯:爭端爆發後,矛盾雙方的情緒模糊了事實邊界,發泄不滿的訴求壓過了理性溝通的願望,最終各執一詞、不了了之。

從這個角度看,甜馨銷號的解決方式雖然簡單粗暴,但無疑極其有效。她清楚在網絡和現實之間應該如何取舍,更明白自己沒必要被輿論牽著鼻子走。

而且,她最愛的爸爸媽媽一直在支持她。

媽媽告訴她:“別聽世俗的耳語,去看自己喜歡的風景。”

爸爸鼓勵她:“不管世界如何對你,我和媽媽都是你最堅強的後盾。”

小時候自信喊出“我們白著呢”的小姑娘長大了,但那股“不好惹”的勁兒一點兒沒變,因爲她有足夠的愛和支持。

這其實不是甜馨第一次跟鍵盤俠硬剛了。

過年期間甜馨曬壓歲錢,被網友道德綁架,她直接發文怒怼:

有人在她分享生活時惡意評論:“有小萬叔叔嗎?”

甜馨毫不猶豫地還擊:“剛好沒有,學校廁所還缺一個位置,你進不進?”

還有人不依不饒繼續挑事兒,甜馨就正面回應:

“以後別在我評論底下叭叭了,我黑化了。”

面對莫須有的惡評,甜馨從來都是罵得不留余地。因爲她很清楚鍵盤俠們總是“退一步蹬鼻子上臉”,所以正面回擊遠比忍氣吞聲有效。

做出同樣選擇的,還有王詩齡。

去年,王詩齡在社交賬號說了一個“no”,就被網友上綱上線地指教“要說中文”。

她直接霸氣回怼:“你憑什麽教我做事?”

早前王詩齡因爲貴氣穿搭被罵炫富、臭顯擺,她也沒有自證辯解,而是坦蕩回應道:“我愛發什麽就發什麽,人活著就幾萬天,想幹什麽就幹什麽。”

有人覺得奇怪,這批在全國觀衆目光下長大的萌娃,怎麽長大了都變得這麽“不懂事”、“沒教養”?

但事實上,禮貌和尊重都是相互的。

面對鍵盤俠的攻擊和謾罵,最有力的反擊就是:矛頭向外,絕不內耗。

走自己的路,對指手畫腳說不

上一個官宣退網的星二代,是吳費曼。

“我選擇今天打算退出吳費曼這個身份。我的精神上和肉體上都累了,沒有了想發博的動力。”

這是費曼留給互聯網的最後一段話。

難以想象,說出這番話的他才15歲。

那可是被大家稱爲“互聯網最有趣靈魂”、“港娛唯一人脈”的費曼啊,他到底經曆了什麽,才會如此身心俱疲?事情還要從費曼的“非典型走紅”說起。

費曼在互聯網上的“興風作浪”,是從和老爸吳鎮宇相愛相殺開始的。

多年前,費曼自稱吳鎮宇的“黑粉頭子”,給老爸的貼吧發了一條“吳鎮宇好醜”,結果被吧主反手舉報拉黑一條龍。

接下來的日子裏,他盡職盡責地扮演著黑粉角色,p老爸黑圖、發惡搞視頻,樣樣沒少幹。

就連微信給老爸的備注都是:吳鎮宇欠我500億。

後來吳鎮宇參加《追光吧》,費曼第一時間喊話(拆台):“請您戴好防魚眼鏡和防鎮耳機……”

用諧音梗吐槽起老爸來,可謂得心應手。

就連媒體問“喜歡爸爸還是媽媽”這樣的死亡難題,費曼都能面不改色地高冷回答:“都不喜歡。”

別人都在馬不停蹄立人設,只有費曼把自己和老爸的人設毀得稀碎,還能意猶未盡地在廢墟上踩兩腳。

除了這些,費曼講話也是句句有梗,自帶笑點。

因爲這些接地氣的一言一行,費曼被大家當成了百年難遇的“娛樂圈活人”,很快吸粉過百萬。

起初費曼樂在其中,開始頻繁發段子分享日常,甚至毫不設防地將自己的弱點公之于衆——“我有舞台恐懼症和社交焦慮,這是連喵喵和我家人都不知道的秘密。”

原來,在鏡頭前內斂又膽小的費曼並非害羞,而是有難以面對的心理難題啊。

但在費曼打開心房、與大家坦誠交流的同時,評論區卻湧現出越來越多不和諧的聲音。

有人攻擊費曼“恐懼鏡頭”的痛點,起哄逼迫他表演節目。

有人吐槽費曼太胖了,指責他不懂身材管理。

有人翻出《爸爸去哪兒》裏的舊事,抨擊費曼自私自利。

但這些話費曼並沒往心裏去。畢竟,他可是在“嘴毒王者”吳鎮宇的訓練下長大的,對一般惡評早就有了抗體。

直到因爲老爸在節目中發言太凶被惡意解讀,費曼無辜遭牽連。

費曼開始想玩梗給老爸解圍,就說:“我一半廣東人一半福建人幫不了你。”

可有網友卻就此對費曼的“血統”問題較起真來,有鍵盤俠直接給他貼標簽——“很明顯,他認爲自己是新加坡人。”

眼看耐心解釋石沉大海,費曼只好無奈表示:“互聯網是個神奇的地方,上一秒誇你的人,下一秒就可能罵你。”

說完,就果斷“退網保命”。

在互聯網暢遊這麽久,費曼終于發現這裏帶給他的壓力多過于快樂,于是就和互聯網人格做了切割,回歸現實生活。

這種選擇是爲了屏蔽外界的過度幹擾,專注于自我成長,也得到了吳鎮宇的大力支持。

但可惜,在信息流爆炸的今天,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費曼這麽清醒。

讓孩子成爲鋼板,而不是棉花

最近網上有個熱梗:“惹到我,你算是踢到棉花啦~”

這是那些被冒犯到邊界卻習慣忍氣吞聲的網友,無奈又無力的自我調侃。深入了解一下就會發現,玩這個梗的網友,大多都被無止境的內耗折磨過。

面對如今這個瞬息萬變、動辄狂風暴雨的網絡環境,做“棉花”只會反複挨捶,只有成爲“鋼板”,才能百毒不侵。

有覺醒的網友一針見血:“與其拼命內耗自己,不如發瘋外耗別人。”

創造過無數公關神話的楊天真,現在已經成了年輕人的“精神導師”。

楊天真在節目中分享過一個消除不開心的獨門絕技——有仇當場就報。

“誰讓我不高興,我就讓他不高興。”

有人給她添堵,楊天真絕不會“算了”,而是加對方微信後轟炸怒怼一通,然後把人拉黑刪除,杜絕對方回怼。

正所謂“忍一時乳腺增生,瘋一回海闊天空”,這種做法看似幼稚又無禮,但的確痛快。

楊天真解決問題的邏輯,其實和甜馨銷號、吳費曼退網是一樣的,都是在盡最大可能屏蔽外界、取悅自己。

包容是美德沒錯,但一味退讓就成了軟弱。作爲家長,我們更應該盡早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

某乎有個熱帖:“爲什麽乖孩子沒有好下場?”

有答主提到了親戚家一對性格迥異的雙胞胎兄弟,哥哥懂事,弟弟張揚。

一起吃飯時,弟弟總是優先選擇,哥哥則吃弟弟挑完剩下的肥肉、豬皮。出門逛街,弟弟想買新玩具、新衣服,都會被滿足,但哥哥從來不提要求。

長大後,弟弟走到哪都引人注目,中專畢業後創業風生水起,走到哪都是人群焦點。而木讷老實的哥哥卻成了老好人,被人占便宜都不吱聲,大學畢業還找不著工作。

造成這種結果的,正是父母教育的偏差。

父母從小教育哥哥要乖一點、讓著弟弟,卻忽略了哥哥的情感需求。成長過程中,哥哥習慣了自己不被重視、無人在意,只能強迫自己一而再地壓抑情緒,不敢表達真正的訴求。

這樣的孩子進入社會後,面對外界的打壓時會陷入自我懷疑,在受到惡意攻擊時會不自覺地順從、服軟。

長此以往,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無論是在互聯網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難纏的人、憋屈的事。要解決這些問題,絕不能用擱置、逃避的方式消極對待,而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反抗、回擊。

與其順應他人的期待,不如活出自己的精彩。

0 阅读:3

小柒愛娛樂

簡介:趣味娛樂,蹲坑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