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難怪老八胤禩奪嫡失敗,你看他府上最缺的東西是什麽?

楊角風發作 2024-04-21 21:44:20

看過《雍正王朝》的都知道,康熙帝在臨終前將皇位傳給了老四胤禛,這也導致老八胤禩辛辛苦苦幾十年的努力泡了湯。

雖然,他也預料到了這個結果,並提前做了詳細的部署。怎奈對方段位太高,自己這裏百密存了一疏,導致八爺黨骨幹被張廷玉控制在了暢春園,信息無法傳出。而代表皇上親臨的金牌令箭卻又悄無聲息的到了老十三胤祥手中,並通過康熙帝駕崩的這個信息差,拿下了豐台大營。

至此,塵埃落定,縱使老八胤禩一百個不情願,但在現實面前,也只能低頭稱臣!

那麽,我們不禁就要問了,老八胤禩究竟哪裏不好,爲什麽這麽不受康熙帝青睐,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呢?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文章:聽懂了老十三胤祥臨終前說的一句話,才明白老八胤禩爲什麽會奪嫡失敗?

一、

在聽到康熙帝傳位四阿哥胤禛之後,猶如晴天霹雳,老八胤禩一開始並不願意接受現實,所以才一個勁的哭喊:

“皇阿瑪,皇阿瑪,剛才您說傳位給誰,我們都沒聽見,您再說一遍,您再說一遍?”

可惜,康熙帝此時已經無力回天,說完那句話後,就再也沒有了動靜。原本老八胤禩一夥兒還想最後一搏,試圖威脅在場的各位,以沒聽清爲由,造成皇位傳遞存在爭議的結果。

只不過,就像我們之前講過的那樣,此時暢春園最大的掌權者是張廷玉,他控制著一群禦前侍衛。不僅將老四胤禛保護了起來,還限制住了老八胤禩他們,防止傳遞消息出去。

等到老十三胤祥帶著豐台大營的兵趕來,一切塵埃落定,老八胤禩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奪嫡失敗。在張廷玉宣布跪拜新君,以及隆科多再三詢問不肯下跪的,難道不想做大清的臣子了後。老八胤禩終于挪動了一下身子,向老四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下跪行禮。

倔強的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見八哥都妥協了,也只能輕歎一口氣,跪了下來。

那麽,我們不禁就要問了,老八胤禩號稱“八賢王”,爲了爭奪皇位,可謂是策劃了若幹年。不僅籠絡了一群兄弟支持,連朝中的大臣也有大半站在他這一邊,在旁人看來已經占據了天時地利和人和。

可是,怎麽就入不了康熙帝的法眼,當不了皇上呢?

二、

關于這個問題,康熙帝在臨終前,曾經跟老四胤禛講過,之所以老八胤禩不能當皇上,是因爲他太像自己了:

“八阿哥胤禩,處處學朕,但卻處處學得不像。朕是以寬仁治人,他是以寬仁收買人心,朕對下面已經放縱過度,他卻比朕還要放縱。”

怎麽說呢,也只能怪老八胤禩生錯了年代,但凡晚生個幾十年,說不定就沒乾隆帝什麽事了。康熙晚年懶政,吏治腐敗,國庫空虛,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過。他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可惜,他又好面子,愛惜自己的羽毛,不願意去大刀闊斧的改革。

像《雍正王朝》開篇,黃河決堤,災民遍地,急需朝廷救援。可打開國庫一看,根本就沒有足夠的銀子,也沒有足夠的糧食去赈災。這本就是皇上失職,但康熙帝偷換概念,話題一轉,成了太子胤礽的錯了:

“玄烨把國事交給太子……”

說到這裏,康熙帝頓了一下,估計想到了太子也是自己立的,于是又補充道:

“……還有你們這些阿哥們協同辦理,現在弄成這個樣子,我們還誰都不知道!”

包括後面追繳戶部欠款,老四胤禛在前面頂著雷,康熙帝卻在後面拆台。今天替三阿哥胤祉還個三十萬,明天又替魏東亭補個幾十萬,後天再幫其他老臣們交上欠款。

又不想得罪人,又想充實國庫,可想而知,追繳戶部欠款的這項工作能完成成啥樣。

三、

正所謂有樣學樣,老八胤禩就是在潛移默化的學他,以爲皇上也會喜歡這樣的自己。

這倒跟後來的弘曆很像,大家不要覺得按照劇中說法,小弘曆在熱河狩獵之後,就跟著康熙帝學習了,脾氣秉性會跟他皇爺爺一樣。

其實大錯特錯了!

弘曆實際上也在暗中學他皇阿瑪,也就是雍正帝,表面上看起來笑哈哈,真狠起來,一樣可以六親不認。這一點,人家老八胤禩就看出來了,在被抄家的時候,就提醒了弘時:

“弘曆處處示人以儒雅寬厚,但該下手的時候,他連眉毛都不皺一下,在山東,殺巡撫,殺藩台,殺臬台,一連殺了二十多個官員,他竟連旨都沒有請!”

不要聽雍正帝亂講,說什麽弘晝跟自己最像,那弘晝是看清奪嫡之險惡後,真心不想再過問政事,天天跟一群和尚道士在一起。而老四胤禛呢,是假裝信佛,別看他每天佛珠不離手的,但殺戮也沒有停過。

只不過,就像老八胤禩評價的那樣,弘曆比其他兩個皇子都精明啊。雍正帝有時候是假仁義,做表面文章,比如即位當晚回府,表面上是看看邬思道,其實是起了殺心。同樣,弘曆也會做表面文章,表面上對弘時行刺自己的事很大度,但背後使刀子啊。

說白了,雍正帝也討厭這樣的自己,所以才會在得罪全天下讀書人上面,說什麽也不讓弘曆上了,替他擔了下來。

四、

雍正帝不喜歡弘曆學自己,才會在設計逼老八胤禩現行,也就是八王議政逼宮前,把弘曆派了出去。

一方面讓他去外面做點功績,積累民望,另一方面,也不讓他學這些陰暗的權力鬥爭,讓自己去背負罵名,給他的即位鋪路。

這也讓病榻中的老十三胤祥替弘曆感到高興:

“遇到皇上這麽一個好父親,弘曆真有福啊!”

言外之意,那就是自己當初怎麽就沒遇到這麽好的父親呢?

是啊,康熙帝愛惜自己的羽毛,也不喜歡別人學自己。可就像當初廢太子胤礽的老師王掞說的那樣,太子有錯,你指出來嘛,不去引導他直接誅殺,這就是“不教而誅”!

同樣,康熙帝臨終前才說,是怕老十三胤祥一時沖動,釀成大錯,所以才關了他十年。大哥,人生能有幾個十年啊,怕他出錯,你當爹的是幹什麽吃的,不會教育嗎,不會引導嗎,至于直接剝奪了人家十年的自由?

因爲這事,後來的老十三胤祥都有了心病,在雍正帝面前也如履薄冰。後來被雍正帝訓斥一頓後,才講了自己這樣做的緣由:

“在宗人府被皇阿瑪圈禁了整整十年啊,……您看看,我這頭發一多半都白了……我今年才三十七歲。”

延伸到老八胤禩身上,也是同樣的問題,既然你康熙帝看出來他是以仁義收買人心,那提前預防,提前警示嘛,他再蠢,也不至于不聽皇阿瑪的話啊。

五、

事實上,康熙帝不僅沒有以身作則,指引衆皇子走正途,反而是無意識中的引導他們走上了歧途。

比如九子奪嫡!

要知道,皇二子胤礽剛滿一周歲便被立爲太子,從老四胤禛啊,老八胤禩懂事的時候起,就有了這麽一個太子哥哥。關鍵是,那時候的太子對他們這群兄弟都還不錯,兄弟們也信服,不出意外的話,他也會是未來的皇上。

但問題的關鍵是,康熙帝太能活了,太子胤礽的椅子都坐出蘑菇來了,老爺子還在堅挺的活著。這時間久了以後,太子這邊抱怨不抱怨他倒也不敢說,但康熙帝心裏卻內疚了。

康熙帝心裏一內疚,就得安撫太子,畢竟以後的皇位還是傳給他的。于是開始想盡一切辦法補償太子,好讓他耐住寂寞,于是又是讓他監國,又是給與更大的權力,讓他分擔國事等等。

可太子胤礽一旦有了權力,朝臣就自然往他身邊靠攏,時間久了,就形成了太子黨。這是康熙帝所不能容忍的事情,畢竟權力這東西,向來就是自私的,尤其是皇權。比如劇中,在熱河接待蒙古王公時,那個金如意就是人家特意點名要進獻給太子胤礽的。

當時,康熙帝的臉就拉了下來,直接回了一句太子病了,無法接受禮物。

事實上,康熙帝大可不必這麽敏感,太子胤礽權勢再大,也不可能大過老爹,要實在不放心,大可自己辛苦一下,收一下權嘛。

六、

就因爲這事,康熙帝開始晚上睡不著覺,思前想後,他想到一個辦法!

啥辦法?

玩平衡戰術,給衆皇子們安排職務,去分掉太子胤礽手中的權力,這樣自己既不用勞累,還能讓衆皇子們互相制衡。

其實這也不是什麽新鮮事,在《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帝也是這麽玩的,玩到最後,平衡不下去了,也把自己給玩進去了。

康熙帝這樣幹,第一個難受的就是太子胤礽,他是越想越難過,越想越別扭,比吃了一只蒼蠅還難受。這一難受,一焦慮,心理就出現了問題,整個人也疑神疑鬼,神神叨叨的。用現在的話講,這是因爲太子胤礽長期處于恐懼之中,從而得了焦慮症。

人一旦焦慮了,就容易暴躁,首先便是脾氣變差,開始動不動就摔東西,就罵人。你看劇中,因爲老四胤禛瞞著太子去查了戶部的賬,下朝後,太子胤礽就在摔杯子發飙呢。這樣就會導致一個問題,那就是跟在太子身邊的人,會無緣無故遭殃,輕者挨罵,重者挨揍。

這時間久了,太子胤礽身邊的人也會積了一肚子火,你看劇中老大胤禔就利用太子胤礽身邊的太監,完成了魇鎮的重要步驟。太子胤礽有個什麽風吹草動,也會通過身邊人,悄無聲息傳到其他人耳中。

甚至,曆史上他的第一次被廢,就是身邊人集體找康熙帝告狀,說太子大半夜不休息,往皇上帳篷裏張望。

七、

其實,太子胤礽出現這種症狀,根源就出在康熙帝身上,可惜康熙帝並不自知,反而一怒之下將太子給廢了。

事實上,從這時候開始,才算是九子奪嫡的正式開始,因爲之前衆皇子們本就對太子位置不抱希望,但現在看到希望了啊。

尤其是老八胤禩!

太子胤礽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局面,說到底,還是擁護他的人太少,威信降的厲害。而老八胤禩覺得,只要能保持“賢”名,獲得衆位大臣的支持,那就有希望奪嫡。

在《雍正王朝》中,不管康熙帝怎麽看待老八胤禩,至少在衆位大臣心目中,老八胤禩是適合當太子的。況且,廢了太子胤礽之後,康熙帝曾經說過,要在剩下的皇子中選一個新太子:

“地方二品以上官員,在京四品以上官員,都可以擇賢舉薦!”

你看看,康熙帝自己親口說的,要在剩下的皇子中,擇“賢”舉薦,這不是擺明就是老八胤禩嗎。也難怪在後來舉薦新太子時,佟國維大罵張廷玉是奸臣,馬齊也堅持自己的意見,說只有八阿哥符合標准。

別說他們了,連老十三胤祥去勸四哥爭奪太子時,人家老四胤禛就講了:

“十三弟,你對我的期望過深了,要知道,人家管老八叫‘八賢王’,而管我呢,都叫‘冷面王’!”

只可惜,康熙帝那是在釣魚執法,目的是抓出陷害太子胤礽的真凶,誰是那個“賢王”,誰就離皇位更遠!

八、

這一點,人家老八胤禩被圈禁前,也有自知之明,對前來抄家的弘時就說了:

“八叔這輩子,吃虧就吃虧在一個‘賢’字上。”

是啊:

“什麽人心,什麽德望,到頭來都是一錢不值!”

爲什麽一錢不值?

因爲在皇權面前,最怕的就是這個“賢”,你要是愛財,好色,甚至昏庸都行,就是這個賢不行,不僅做不了皇上,連想保命都難。

道理很簡單,老八胤禩通過“賢名”籠絡了一大批朝臣,這不又犯了前面我們提到的太子胤礽犯過的錯嘛。而且老八胤禩比之更甚,比如到康熙後期,總共四個輔政大臣,有三個都被他拉攏,或者偏向他這一邊了。

而康熙帝窮盡一生都在幹啥?

都在鞏固皇權,什麽擒鳌拜,收台台,除三藩,滅葛爾丹……凡是對皇權構成威脅的,都是其敵人,重點打擊的對象。可是,你老八胤禩竟然把這些有實力挑戰皇權的人,拉攏到身邊,那以後你即位了,這些有著擁立之功的大臣們,你怎麽安排呢?

所以,你看劇中的康熙帝在臨終前把張廷玉、馬齊、王掞等人的職務撤了,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老八胤禩要真當了皇上,就像康熙帝說的那樣,對下面太過放縱,會壞了大事。打擊他們,就破壞了自己的根基,皇位坐不穩。不打擊他們,那就等于養了一群蛀蟲,那大清也就朝不保夕了。

九、

而真正導致老八胤禩跟皇位徹底無緣的,曆史上是“斃鷹事件”,電視劇中成了“死鷹事件”,但結果都是一樣的。

當時康熙帝就痛罵老八胤禩:

“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聽相面人張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覓人謀殺二阿哥,舉國皆知。”

那麽,老八胤禩無緣皇位,真是因爲太“賢”,或者出身低微,亦或者陰險狡詐,曾經派人謀殺廢太子胤礽嗎?

並不是!

至少不全是!

因爲我們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在老十三胤祥臨終前,曾經對雍正帝說過這麽一句話:

“幹大事者必須找替身爲第一!”

啥意思?

就是說,要想自己的皇位能繼承,自己的治國理念能延續,必須找到合適的繼位人。而要想找到這個合適的繼承人,其想法,其能力,其意志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得有這麽一個人!

老八胤禩最缺的是什麽?

最缺的不是治理國家的決心,也不是能力不足,亦或者什麽亂七八糟的出身啊,德行啊,等等,而是子嗣!

在《雍正王朝》原著作者二月河的另一部同類型小說《康熙大帝》中,當時他考慮皇位傳遞給誰時,方苞提醒他:

“看皇孫!一個好皇孫,至少可保大清三代太平江山!”

不要簡單的理解成,看老四胤禛的兒子,也就是弘曆適合當皇上,還得看老八胤禩的兒子,能不能當皇上?

十、

說出來大家可能沒意識到,咱們的“八賢王”,膝下竟然只有一根獨苗,即使這麽一個獨苗,還是三十歲時,特意新納了個小妾生的。

要知道,康熙老爺子一口氣生了35個兒子,就連老四胤禛也有10個兒子。在當時醫療條件落後的情況下,康熙帝的皇子們夭折率高達31.4%,雍正帝更嚴重,達到60%。

若你是康熙帝,會把大清交到結婚十多年都沒生出兒子,唯一一個兒子能不能活到成年都要打問號的老八胤禩手上嗎?

事實上,後來清朝的加速滅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末代三位皇上,都沒有子嗣。

除非康熙帝瘋了,才會選老八胤禩當皇上!

在劇中,老八胤禩的兒子也出場過一次,當時因爲老四胤禛即將赈災歸來,一群官員們因爲借了戶部銀子,跑八爺府商量對策。

當時八爺府上的教書先生,就在追一個小孩子,邊追邊喊:

“少主子,主子,別跑,別跑……”

結果這小子一溜煙就跑到一堆官員後面去了,急的先生直喊,功課做不完,一會兒老爺要生氣啦!

所以你看,生了這麽個孩子,就這麽一根獨苗,還不好好學習,怎麽跟弘曆競爭?

等到老八胤禩被抄家後,集合全體成員,也能看到,後面就跪著一個小孩子,見沒見過皇爺爺都得打個問號。

所以,老八胤禩的府上最缺的東西,就是兒子,但凡他兒子多一點,獲得康熙帝青睐的概率就會大一點,說不定真能逆天改命哦。

所以,老八胤禩的子嗣太少,估計才是其奪嫡失敗的最根本原因!

1 阅读: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