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頻發事故卻不見傷亡!爲了流量,媒體唯恐天下不亂

民航觀點彙 2024-05-13 18:42:54

作者:拉上窗簾

最近臭名昭著的波音飛機事故頻發,被多家國內媒體盯上了。比如《海報新聞》的標題是“又是波音,兩天三起事故!……”,《環球時報》的標題是“兩天內三起事故!波音客機……”,《華爾街見聞》的標題則是“三天內四起事故,波音飛機問題不斷”……看上去似乎已經忍無可忍了,然而或許是因爲沒有死人,閱覽量不高。

圖:媒體總是雙肩擔正義 網絡圖片

媒體總是雙肩擔正義,雖說沒有死人,但如此捉急肯定是爲了廣大人民群衆的生命財産安全著想。這四起事故都是什麽呢?說出來都很駭人,作者每天關注飛機新聞,爲大家總結如下:

5月10日,美聯航737-800自日本福岡機場起飛後,襟翼故障,返航;

5月9日,塞內加爾航空濕租737-300在達喀爾機場中斷起飛,沖出跑道;

5月9日,土耳其科倫登航空在737-800在阿拉尼亞-濟帕夏機場降落時,前輪爆胎;

5月8日,聯邦快遞767-300貨機在伊斯坦布爾機場,前起落架未放下,緊急迫降。

這四起事件都沒有人員遇難,但塞內加爾那架737-300有人員受傷,飛機高速偏轉沖進草地,一度起火,發動機報廢,整機雖然極其完整但也許不再維修——因爲這架老飛機,機齡已經30年了!

圖:30年老將出軌了 網絡圖片

30年的飛機出問題,生産商需不需要擔責任呢?在國內,30年的華爲手機屏幕變黃,肯定屬于自然現象。但是飛機與衆不同,只要是波音生産的,波音總得承擔一部分責任。至少塞內加爾要調查事故原因,要求波音配合,它是不能不去的。

其它三次事故也一樣,無論是否用戶保養問題,波音公司都有義務配合當地監管機構到場調查,尋找事故原因,澄清是否與最初的設計和制造有關。從另一方面講,這也是爲了自身聲譽,免得有人摔了飛機不吭不響,悄悄地把屎盆子扣到廠家頭上。

“波音飛機質量差”,這在我國是多數共識。我國很多人不敢坐737 MAX,認爲它是“棺材飛機”;波音787現在也逐漸臭大街,光是窗戶就被許多人吐槽。作者每天寫文章,很多朋友留言說“只坐空客”或者“只坐國産”。可惜我國現在不進口俄國飛機,否則也許有人只挑俄機——只有波音747仍然很受歡迎,全國14億人,沒1個敢說747是棺材。

圖:747仍然大受歡迎 攝:拉上窗簾

我國的航空文化現在全球遙遙領先,比國外先進太多。關于以上四起事件,外國民衆普遍存在著錯誤認識,他們竟然說“波音飛機太結實了”,或者“波音以前的産品質量太令人佩服了”。比如767-300貨機在沒有前起落架支撐的情況下竟然還安全落地,30年的737-300沖出跑道竟然還全員生還,似乎不太應該,雲雲。

換成俄制飛機如何呢?俄制飛機雖然數量少,但是安全記錄也不好。比如說SSJ-100在2019年緊急迫降,41人死亡,飛行員被判刑6年。當然也不能因此昧著良心說俄國飛機“不結實”,例如普京乘坐的伊爾-96,前身伊爾-86有次忘記放起落架,竟然也安穩停下了——但結實歸結實,故障率太高仍然是有口皆碑的共識,不然早就暢銷宇宙了。

圖:做人要講良心 攝:zhangmx969

波音、空客、龐巴迪和巴航工業的飛機之所以暢銷宇宙,被客戶們所稱道,主要是故障幾率太低,太不容易出毛病。波音只所以頻繁因事故見諸報端,不靠譜的人們推測說可能因爲市場保有量太高,造的太結實了。許多用戶一直堅持使用30多年,故障因此多。如果像某些飛機一樣使用6年便退役,那口碑就會好很多。

故障率是科學的東西,要與保有量和使用頻率相結合。每天一萬多架在天上飛來飛去,與只交付兩架但起落架卻放不下來相比,哪個更高呢?作者沒學過高等數學,親愛的讀者們如果水平高,可以計算一下。

當然這不能改變現在波音産品質量變差的事實,作者也無意爲一家毫不相幹的外國公司辯解。做人和寫文章都要講公道,講良心——看到同行們標題總結的太精彩,似乎在急切盼望提升流量,捍衛自己的立場,所以就連作者也替它們著急:造這麽結實幹嘛呢?趕緊摔死幾架,好讓新聞火起來嗎?

2 阅读:66

民航觀點彙

簡介:駐足欣賞,專注民航熱點,了解點兒航空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