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上鄰國首次有F-35降落,美軍奔著“第一島鏈”來,有隱藏目的

呂璐觀世界 2024-03-12 09:14:16

據美媒報道,兩架美國F-35戰鬥機3月1日抵達文萊的林巴基地,這一與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第一次有美軍戰鬥機降落。根據美國《新聞周刊》8日的報道,美軍此舉被視爲美國加強與“第一島鏈”國家防務聯系的一個新裏程碑。美國太平洋空軍表示,“這是一種新型的國際合作方式。”

美國空軍與文萊皇家空軍

報道指出,在F-35戰鬥機抵達文萊期間,美國與文萊的官員正進行會面,紀念兩國建立外交關系40周年,並交流了一系列安全問題。美國太平洋空軍的一位發言人強調了在“印太地區”,文萊是美國重要的合作夥伴,對于推動雙方的經濟發展,以及“印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有關鍵作用。

根據美國《星條旗報》的報道,美國的一名安全策略專家指出,美國在其策略中將文萊視爲“遏制中國影響力的重要夥伴”,因此可能考慮向其出售F-35戰鬥機。最近,新加坡國防部也宣布,爲了加強其空軍實力,並作爲之前從美國購買的12架F-35B型戰機的補充,新加坡將再從美國購買8架F-35A型戰鬥機,以“應對地區威脅的增加”。

報道提到,在過去一年中,美軍在“印太地區”執行了多次標志性的部署和訓練任務。在3月4日—7日間,美國的F-35戰鬥機飛行員與新加坡空軍進行了聯合訓練。早在一年前,美國空軍的兩架F-22戰鬥機就已降落在菲律賓的克拉克空軍基地。去年6月,美軍的兩架B-52轟炸機也首次抵達印度尼西亞。

美國F-35A型戰鬥機

近年來,美國聯合日本加速調整軍事戰略和部署、探索新的作戰理念,並且尤其注重“第一島鏈”。所謂“第一島鏈”,指的是從日本南部島嶼延伸經過中國台灣、直至南海。對于這項“島鏈戰略”,近年來美日雙方積極部署了各種新型導彈系統,如反導系統、岸艦導彈、高超聲速導彈和對陸攻擊中程導彈等。

這些舉措旨在將“第一島鏈”轉變成爲一個多層次的導彈防禦網,從而增強美日在該區域的攻擊與防禦能力,以達到遏制和封鎖中國的戰略目標。BBC的報道也指出,“第一島鏈”爲美國及其盟友提供了重要的戰略地理優勢,有助于他們抗衡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所謂“擴張”。

面對美國空軍近日在“第一島鏈”采取的一系列戰略行動,包括部署先進戰機、舉行聯合演習等手段,中國的軍事專家則認爲,這些舉措給中國帶來的實際影響有限,雖然看似增加了對中國的威脅,實則更多地是爲了塑造輿論環境和進行政治展示,對區域戰略格局的實質影響並不大。

一架分配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在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接受維護

這種觀點也並非空穴來風,也是基于現實因素的考量。首先,盡管美軍擁有大量的F-35戰機,在數量上占據一定優勢,但這些戰機自身存在一系列問題,如發動機供電能力和冷卻系統的缺陷,限制了其執行多種任務的能力。同時,F-35的隱身性能也被質疑“與中國的先進隱身戰機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

此外,F-35戰鬥機的作戰半徑相對有限,大約在800—1000公裏範圍內,這意味著,即便它們被部署在南海周邊國家,也難以有效奪取制空權,面對中國的直接對抗可能處于不利地位。這些分析表明,美國空軍的行動,雖具有一定的戰略意圖,但其對中國構成的實質性威脅實在有限。

0 阅读:38

呂璐觀世界

簡介:【唯有觀世界 才有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