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野:我們應該有自己的節奏

秦安戰略 2024-05-13 06:31:19

【編者按】本文爲作者授權,“秦安戰略”獨家原創刊發,轉載自“牧之野”,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關注。

相信我,謎底揭開之時,不會有太好的事情發生。

最近,隨著中國探月計劃穩步推進,質疑美國登月真假的各種視頻都開始出來了。

這件事的起源其實由來已久,在美國內就有相當多所謂“證據”的激烈爭論,但在我們這裏官方報道,主要來自斯諾登。

近些年,馬斯克也發布過類似的質疑。

馬斯克在做客美國的一個播客節目時宣稱,美國能夠在50多年前登上月球,簡直就是一件十分反常的事情。他表示,阿波羅的登月計劃,並不符合當時科技發展的正常節奏。“這就好比人類突然進入了未來,並將當時的科學技術,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馬斯克的上述言論,也似乎是在暗指美國當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只不過是在美蘇爭霸時期,想要通過載人登月一事,來向當時的蘇聯展示自己在太空方面的科技水平罷了。因爲該計劃並不是基于科學層面上,正常的發展與商業邏輯所構建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不符合發展規律,因此該計劃也並不具備所謂的可持續性,而是美國政府自己策劃的一場政治作秀而已。

2023年,同樣還有一個質疑登月的重量級人物。

俄羅斯總統普京被介紹使用AI識別虛假照片和視頻的方法,測試照片包括美國登月和中國月球車登陸照片。AI分析得出美國登月照存在造假問題,而中國月球車登月照是真實的。普京對此饒有興趣並表示“非常有意思”。

但這些,其實都沒有引起國內媒體大範圍的討論,一直到最近的幾則信息出現。

2024年4月21日電 (記者吳月輝)21日,全球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質圖集在京正式發布。這套圖集由中國科研團隊繪制,主要基于嫦娥工程科學探測數據,比例尺爲1∶250萬,是目前精度最高的全月地質圖集。

這套珍貴的地質圖集包括《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集》和《1∶250萬月球分幅地質圖集》(中英文版,含說明書),其中《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集》包含《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1∶250萬月球岩石類型分布圖》和《1∶250萬月球構造綱要圖》,《1∶250萬分幅地質圖集》包含30幅月球標准分幅地質圖。

自美國阿波羅計劃之後,各國主要依賴當年制作的基礎地質圖,但這些舊圖已難以應對當前和未來深空探測和科學研究的需求。爲此,自2012年起,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歐陽自遠院士和劉建忠研究員牽頭,組織吉林大學、山東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以及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單位的科學家和制圖人員,開始共同研編新一代高精度月球數字地質圖集。

在嫦娥六號直播時,副總設計師可能一時口誤,他說在阿波羅盆地沒有發現那個、那個……,連說了六個“那個”,最後還笑了一下。

大家知道,中國人做事是很嚴謹的,我們不見得有那麽大的創新力,但我們的每一步都走得紮實,不會像美國那樣壞事做盡,成天就知道抹黑打擊對手。

綜合外媒報道,納爾遜日前參與美國國會衆議院聽證會,就2025財政年度的NASA預算作證時發表評論。他表示:“中國在太空領域發展迅速……我認爲中美實際上正處于一場太空競賽。”

納爾遜稱,他擔心如果中國先到月球,中國可能會突然說,“這是我們的領土,你們別來”。

我們如果沒有發現美國登月的痕迹,這不是說說而已,而是肯定看了很久。

但是,上述這一切證據,是不是一定就能證明美國沒有登月呢?

答案是未必,建議是不要深究。

關于那些證據的分析,網絡上爭論太多了,而且,也不可能有什麽真相。

我只是想從戰略的角度去分析一下,爲什麽這件事最好不要去深挖,我們應該要有自己的節奏。

首先,這已經是美國出現的重要戰略失誤。

前些天我去海南看嫦娥六號發射的時候,懷著激動的心情寫了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裏有一些觀點,我們可以仔細想一想。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真的有那麽重要嗎?

我覺得這個我說了不權威,我建議大家完整的去看一下登月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的訪談完整版。

這就是現實版的龜兔賽跑。

根據美國智庫的分析,當年美國六次登月計劃中,其實失誤率甚至達到了50%,基本是爲了上去而上去。

也就是說,即便當年美國登月了,技術遠未成熟,而且,也沒有繼續完善,在後來漫長的停滯中,它錯過了最好的機會。

而現在,當它著急重啓的時候,已經面臨和原來完全不同的巨大挑戰。

報道指,NASA目前正推動航天員重返登陸月球表面。該計劃以“阿耳忒彌斯”命名,美方今年1月宣布將于2026年實現該計劃。中國規劃在2030年前實現航天員登上月球。

做這件事,不是說美國技術不夠資金不夠,他們比我們先進,但是,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舉國之力,而在美國比較撕裂的情況下,沒有以前那麽容易了。

而且,印度也在准備“大躍進”。

“在印度太空計劃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包括最近的月船3號登月任務和太陽神-L1號太陽探測器任務,總理指示印度現在應該瞄准雄心勃勃的新目標,包括到2035年建立印度空間站,到2040年將第一個印度人送上月球。”

據環球網報道,5日俄國家航天集團總裁鮑裏索夫在俄羅斯“世界青年聯歡節”表示,俄方正在認真考慮在2033年至2035年左右,“與中國同行”一起在月球表面建設一座“核電站”,以便爲月球基地輸送電力。鮑裏索夫將這座不同尋常的核電站稱爲“月球行星發電廠”,號稱是俄羅斯太空探索計劃中“最具挑戰性的項目”,因爲這將是首次在“沒有人類的環境中”,只依靠機器人自動建設一座核電站。

所以,美國需要面對的壓力不僅僅只是來自中國。

在大國博弈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如果輸了這一輪“最高制高點”的競爭,也就輸了未來。

好好想一下,以資本利益集團這種德性,如果真的覺得自己要輸,進而威脅到了美元霸權,它們會做什麽?

因此,即便我們萬一掌握了確鑿證據,最好也不好輕易去撕破臉皮,因爲換來的,可能是美國最惡意的報複,極大推高短期爆發戰爭的概率。

我們最好留著不用,或者擇時再說。

其次,中國人探索太空的目的與美國本就不同。

中國人有自己的星辰大海,我們是真的著力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們一直都發自內心地認爲:月球屬于全人類。

因此,美國真的登了還是假的,未來什麽時候登月,跟我們沒有關系。

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節奏,不能被它突然的行動帶著走,就像當時我分析sora和“新星球大戰”類似。

每一步走穩不落空,確定性在這動蕩的世界比什麽都重要,它會讓全世界其他國家看到一個誠信的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

第三,我們沒必要“捧一踩一”。

很能理解國內民衆的自豪,了解我的讀者都很清楚,我自己一直都是“中國科技迷”,但從來不吹不黑。

在承認我們的巨大進步的同時,也承認我們在不少領域科技與美國有很大差距。

那些差距,不是簡單用愛國熱情和爭吵能夠追趕上的,而是需要踏實的科研。

還記得幾年前的“厲害了我的國”麽?

我更希望我們能在戰略上藐視對手,在戰術上實事求是向美國學習。

因爲宏大敘事改變不了現實的差距,但是虛心和奮鬥可以。

我們不要恨自己的敵人,那不利于競爭,只會擾亂自己的心智。

始終用一顆開放的心態,該鬥爭鬥爭,在他們最想和我們合作的領域鬥爭,在最不想和我們合作的領域合作,但是,這幾年,尤其要盡量以“避免戰爭”爲第一要務。

因爲時間在我們這邊,著急的是他們。

大國博弈,最大的問題都不是從對手那傳導過來的,而是自己出問題。

動的越多,錯的概率越大,而高手交鋒,不動而已,出招就是致命招。

目前從美國內兩黨的政治水平看,像羅斯福那樣的“政治家”在十幾年內都不會出現,這樣的美國,根本無法抑制住自己的貪欲,就算有再好的科技經濟基礎,遲早也會自己把自己玩殘。

大家去看看拜登四年前的施政綱領,對照一下,承諾的那麽多項目,到底有多少兌現,就知道未來美國競爭勝利的概率了(在不發動戰爭的情況下)。

如果打仗,那麽只會是衰敗得更快。

在烏軍不斷敗退之後,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普遍認爲,是烏軍因爲大量使用了緊急動員的新兵,戰鬥力太弱,最終才導致其不敵俄軍。不過,根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的報道,一名在烏克蘭參加過巴赫穆特爭奪戰等重要戰役的美國雇傭兵表示,美軍根本就不會打仗。如果從實戰表現上來看,烏軍會比現在的美軍更會打仗。

這名美國雇傭兵表示,美國在過去二十年內打得戰爭,要麽是遊擊戰,要麽就是升級版的遊擊戰。在這類戰鬥中的不斷勝利,讓美軍在這條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俄烏軍事沖突則是一場標准的“工業戰”,炮彈、導彈和無人機取代子彈,成爲了戰場上的主角,美軍的遊擊戰經驗在俄烏戰場上根本就沒有用。

因此,作爲我們來說,我們就積跬步以至千裏,積小流以成江海,不論是登月還是人工智能,不管是可控核聚變還是經濟、軍備發展,按照我們自己的節奏來,不吹不黑,不驕不躁,有足夠的定力和努力,就一定能成爲最後的贏家。

對于我們個人來說,又何嘗不是同樣的道理呢?

不論世界多麽亂,強者從不抱怨環境,總有人善于應變,積極改變,更好的適應和生存,同時在舊有利益板結裂開的時候,去找到屬于自己的機遇。

從不自我內耗,不浪費時間左顧右盼的攀比,日複一日的精進和向內求,永遠以一種積極正面和樂觀的心態應對撲面而來的各種艱難困苦,把握自己的命運,做自己的救世主,才有意思,不是麽?

16 阅读:826
评论列表
  • 2024-05-13 23:56

    美國登沒登無所謂,關鍵現在它們是被中國牽著鼻子走,想追又追不上,不跟又不行,跟了走前蘇的路,所以心裏急得很,中國需要防範的是它們狗急跳牆下黑手,

    用戶10xxx66 回覆:
    中國有核武器,米國牠不敢。
  • 2024-05-13 14:50

    好文章[點贊]關注了

  • 2024-05-13 10:08

    單把那麽大月球車塞進登陸艙,再從那小艙門擠出來展開並下梯子到月面。妥妥的神級科技!中國人不服不行啊![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不聊了,我得修仙去!

  • 2024-05-13 11:40

    月球軌道器拍了月球照片,看到登錄器,請問NASA敢公布登錄器月球經緯度嗎,讓大夥的探測器拍拍照可以嗎?

  • 2024-05-13 20:40

    弱弱地問一句,在月球上建核電站,那大量的水從哪來?那麽多建築工人怎麽送上去?

  • 2024-05-13 08:07

    你的節奏就那麽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