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海外推介官”講述“魅力海門”故事(環球熱點)

海外網 2024-04-24 07:21:3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魅力海門”中法文化交流活動現場,外國青年正在體驗陶藝制作。受訪者供圖

法國小夥兒羅亞瑟(左一)在“魅力海門”中法文化交流活動現場進行講解。受訪者供圖

漫步青龍港1806景區,聆聽近代實業家張謇與法國的故事;探訪頤生文博園,品味老窖酒香;登台官公河九龍島濕地文化大禮堂,在歌聲中歡唱中法友誼……近日,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迎來一批“海外推介官”。在“魅力海門”中法文化交流活動中,來自法國、南非等國的20多名外國友人與長三角地區的網紅博主同遊海門,實地感受當地獨特的江海風情,交流中外文化,在互動中結下深厚友誼。

“看,這裏的景色真美!”

倚靠在海門望江樓前的欄杆旁,來自喀麥隆的克瑞斯蒂拉被眼前的長江美景所震撼,一邊錄制視頻一邊跟朋友們分享:“這裏有新鮮的空氣,有清爽適宜的溫度,有厚重的曆史文化。看,這裏的景色真美!”

在日前舉辦的“魅力海門”中法文化交流活動中,來自法國的貝拉塔目睹了青龍港的繁忙景象,想起法國的港口。“法國就是這樣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往來的。”她說。

活動中,來自海外多國的青年在豐富的文化交流活動中感受著海門獨有的熱情和文化積澱。在青龍港1806景區,外國青年穿過時光長廊,了解青龍港的曆史淵源和如今的發展建設情況;在陶藝館,外國青年在陶藝師的指導下動手體驗陶藝制作,感受揉泥、拉坯、修坯、刻花等傳統陶藝技法;在官公河九龍島濕地文化大禮堂,山歌表演、古琴獨奏和歌劇《卡門》選段表演精彩紛呈,外國青年與中國歌手歡樂合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海門是一個很棒的城市,很值得過來看看。”已在海門生活了近5年的95後法國小夥兒羅亞瑟當起現場翻譯,不斷向同行的外國青年推薦當地的文化風光。

活動中,這些熱愛中華文化的外國青年被頒發海門區“海外推介官”聘書,組成國際傳播志願者隊伍。“我們真切盼望能以此次活動爲契機,呈現中法文化的深度交融,讓中法‘友誼之花’更加燦爛。”南通市海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靜在活動現場向外國友人發出盛情邀請,“希望各位國際友人多宣傳推介海門,讓海門成爲世界的海門!”

“南通是我的第二故鄉”

“我剛剛和媽媽、阿姨在四川成都度過了愉快的假期。我們看了大熊貓,吃了火鍋,一路上還有很多中國人用英語和我媽媽打招呼,媽媽和阿姨簡直不要太開心。她們第一次來到中國就愛上了這裏。”羅亞瑟興奮地告訴本報記者。在“魅力海門”活動現場,他分享了自己與中國的情緣故事。

從21歲大學畢業後來到中國“從零開始”學習中文,到半年後在南通獨立生活,如今留在南通從事留學咨詢工作,羅亞瑟與中國的故事吸引了許多海內外青年的關注。

“我的媽媽來自法國,爸爸來自葡萄牙,我小時候在南非生活,大學畢業後來到中國,就再也沒想離開。”羅亞瑟說,大學畢業後,他接受中國朋友的建議,選擇一個人來到江蘇蘇州學習中文,又在南通籍華人朋友的推薦下來到海門體驗生活。

“我在海門認識的中國朋友都非常熱情友好,他們會耐心教我更地道的中文,給我介紹哪裏有好吃的,哪裏好玩,各種生活細節問題怎麽應對。”羅亞瑟說,“在海門幾個月快樂的生活讓我中文快速提高,更讓我愛上海門,決定留在海門。”

如今,羅亞瑟作爲一名網絡社交平台“達人”,經常在海內外網絡社交平台上發布打卡海門美食、民俗、非遺的視頻,收獲了一大批中外粉絲。“許多外國朋友都知道曆史悠久的中華文化,很多人喜歡中國瓷器、長城、兵馬俑,但他們很少有機會來到中國。我一直在網絡平台發布在中國的見聞和感受,也是希望給外國朋友打開一扇窗,吸引他們來中國走走看看。”羅亞瑟說,“我相信,當外國朋友親眼看到中國的現代化城市,感受到中國人的友好熱情,也會像我一樣愛上中國。”

在南通,像羅亞瑟這樣熱愛南通、熱衷傳播中華文化的外國青年不少。來自法國昂熱市的“海外推介官”代表維維安也在“魅力海門”活動現場分享了自己與中國的故事。

“南通是我的第二故鄉。”從事面點師工作的維維安說,他已在南通生活了4年多,還娶了南通媳婦,“今年夏天,我在法國的家人將來到中國,我會帶他們到中國各地旅行,感受中國的快速發展和中華文化的魅力。”

“中法交流會越來越密切”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海門與法國的友誼源遠流長。”黃靜介紹,早在1924年,張謇先生創辦的大生集團外派高校畢業生遠赴法國留學,不遠萬裏帶回當時西方先進的科學理念、知識和技術。近年來,在中法兩國打造更加牢固、更富活力的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的背景下,海門與法國在文化、經濟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十分密切。

2019年,海門中學合唱團受邀赴法國大教堂等地參加“唱響五洲”國際青少年藝術節,摘得國際金獎;2021年,法國知名成衣品牌“之禾卡紛”簽約落戶海門,爲當地家紡産業發展注入新活力……目前,海門已經與世界上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經貿往來,700多家外資企業在這裏落地生根,每年有3000多人次的外籍友人來到這裏旅遊、工作和生活。

“從事留學咨詢的幾年裏,我感受到中國和海外的交流聯系越來越密切。幾年前,中國的學生偏好到歐美地區的大學留學,現在,中國學生的選擇更加廣泛,理念也更加開放。他們有人選擇去東南亞國家,也有去中東國家的,他們選擇到不同國家感受各地文化,也期待留學後回到中國投身中外經貿文化交流的工作。”羅亞瑟說,如今他的母親在迪拜工作,她的合作夥伴很多都是中國人,因此她也結交了很多中國朋友。“我和媽媽都沒有想到,我們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國家工作,但都接受著中華文化氛圍的熏陶。我們相信,中法交流會越來越密切,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經貿文化往來也會更加頻繁。”

據了解,此次“魅力海門”中法文化交流啓動儀式後,海門將線上線下組織開展一系列形式豐富的交流活動。

“我還有很多願望想在中國完成:想到更多地方旅遊,想拍更多有意思的視頻,想推動更多中國和法國、南非之間的文化交流活動,想和更多中外年輕人交朋友;讓更多外國朋友認識真實可愛的中國。”羅亞瑟說。(記者 高喬)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04月24日 第08 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