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萬系賺182億、影院轉輕資産:2023財報透露了啥

讓娛樂穎動而出 2024-05-07 23:15:17

作者|張逸虹

如果說2022年的電影行業受疫情和影視寒冬的疊加影響走進“冰河世紀”,2023年的電影行業終于迎來了一線曙光。隨著549億的電影大盤較2022年取得83%的同比增長,電影行業上市公司盈利狀況全面改善。

本文選取對電影行業有著較大意義的13家上市公司,複盤2023年各公司的經營情況與戰略布局。

各上市公司的基本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根據各上市企業披露的營業收入構成,我們將13家上市企業分爲全産業鏈公司、內容公司和院線公司、票務平台四類。需要注意的是,多數公司都存在上下遊縱向一體化的戰略,這一分類方法僅針對當下各公司全産業鏈戰略的實現程度。

2023財年,營業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爲萬達電影(146.20億)、中國電影(53.34億)、貓眼娛樂(47.57億),淨利潤前三名的公司爲萬達電影(9.32億)、貓眼娛樂(9.08億)、中國儒意(6.83億)。

很明顯的可以看到,2023年最爲亮眼的是儒意-萬達系(兩家目前爲同一團隊,下面簡稱儒萬系),總和營收爲182.47億,總和利潤爲16.51億,而2024年隨著兩家業務整合,可能協同效應會更加明顯;疫情期間表現優異的博納虧損增加至5.55億、北京文化深陷泥潭、歡喜傳媒因《紅毯先生》預虧2億、華誼光線也不負榮光……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在影院端,院線上市公司集體轉型輕資産模式,2023年各公司直營影院數量增速遠低于加盟影院,同時資産周轉率顯著提升,部分超過2021年水平——也就是說,影院明顯更在意抗風險能力了。

目前整個電影行業的邏輯已經全然改變,誰更能適應當下的新常態,誰才能笑到最後。

整體情況:超半數公司扭虧爲盈,2家虧損收窄

從營業收入來看,除博納影業外,各上市公司營收普遍取得亮眼增長。特別是內容公司,《滿江紅》、《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等影片的上映大幅拉動歡喜傳媒、北京文化等公司的營收增長。

各上市公司2023盈利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注:歡喜傳媒披露貨幣爲港幣,使用2023年平均彙率(HKDCNY=0.90018)將其轉化爲人民幣。

從淨利潤來看,7部影片扭虧爲盈,2部虧損收窄(華誼兄弟、幸福藍海),2部虧損增加(博納影業、北京文化)、1部淨利潤同比下降(中國儒意,主要原因爲所得稅支出增加)。但需要注意的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5家公司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爲負,證明電影公司的財務狀況距離健康穩定的增長水平,仍有空間改善。

13家公司中業務模式最爲特殊的莫過于貓眼娛樂。貓眼娛樂兩大業務分別爲娛樂內容服務(發行/出品)以及在線娛樂票務服務,兩大業務2024年營收均超100%。根據貓眼娛樂年報,前者的增長是由于貓眼主控發行的影片數量和票房占比均創曆史新高,而後者的驅動因素中演出票房收入增長同樣亮眼。未來,預期貓眼淘票票的發行模式將持續占據市場主流地位。

中國電影作爲唯一真正擁有創作、發行、放映等多元業務(2023營收占比分別爲19.5%、38.9%、22.1%)的全産業鏈上市公司,其業績狀況可被視爲電影行業整體的一大參考依據。中國電影三大業務板塊營收分別增長152.59%、111.75%、78.91%;營業成本分別增長226.42%、94.59%、23.65%。2024年,中國電影提出“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據此推測,未來影片質量將繼續保持核心地位,而成本可能存在合理範圍內的上升趨勢。

中國電影主導或參與出品票房前五位電影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各上市公司毛利率與淨利率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各公司盈利情況的改善是否源自于盈利能力的改善?從毛利率來看,各公司的毛利率基本恢複至2021年水平,2024年第一季度,毛利率進一步提升。在待播影片按計劃正常放映的前提下,內容公司的毛利水平普遍高于院線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博納影業與北京文化的毛利率出現一定異常。同時,博納影業與北京文化還是唯二兩家淨利潤虧損增加的公司。

博納影業在年報中稱“業績下滑的原因主要系報告期內公司主投影片的表現不及預期”。從營業收入構成來看,占比75%的影院收入同比增長88%,而占比25%的電影發行收入同比下降50%。博納影業在2023年的主投影片爲《無名》與《爆裂點》。前者在春節檔上映,獲9.31億票房;後者在12月初上映,僅獲1億票房,兩部影片的不及預期對博納造成了絕對的影響。

北京文化的毛利率與利潤情況收兩部分影響:一方面來說,“報告期內上映影視項目制作周期較長,整體制作、宣發等直接及間接成本較高”(即《封神第一部》);另一方面來說,計提部分商譽減值 1935.19 萬元(北京摩天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近年來,北京文化的商譽減值、大股東減持事件繼續頻繁發生,已經屢見不鮮。更重要的,目前北京文化沒有成建制的成熟團隊,雖然仍持有一個殼資源,但目前看不到改善的希望,而其旗下20個IP,如今賣的賣,轉移的轉移,已經走上如陸川的《749局》般各自自救的局面。

北京文化各項目進展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內容公司:資本營運能力改善,全産業鏈布局尋求突破

從內容生産公司來看,除經營能力以外,資本營運能力,特別是存貨的營運能力,同樣是內容公司生存狀況的重要指標。內容公司的存貨包括原材料、在産品、低值易耗品、包裝物、庫存商品、發出商品、影視劇版權、制作中影視劇及影視劇本等。由于港交所披露方式和滬、深有所不同,下圖主要比較在內地上市的五家公司。

內容公司營運能力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整體來看,各內容公司的營運能力較去年比也取得了一定進步,接近2021年的水平;存貨與應收賬款周轉率均有所提升。2023年電影市場恢複正常秩序後,積攢的庫存逐步消化;行業整體走向複蘇,應收賬款周轉加速。其中,除北京文化(《封神第一部》占比過大)外,光線傳媒的營運能力提升明顯。

光線傳媒業績情況整體較好,但備受期待的《深海》並沒有取得佳績。2023年,光線傳媒推出十部電影作品,其中三部主投影片《堅如磐石》、《深海》、《這麽多年》分別取得13.51億、9.19億、3.01億票房。根據光線傳媒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影視劇回款較多,經營性現金流改善明顯。2024年,公司參與的揚州影視基地一期預期交付並投入生産經營,推動光線縱向一體化進程。

光線傳媒2023年收入前五名影視劇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華誼兄弟繼續捆綁馮小剛、田羽生等導演,全産業鏈布局尋找新的增長點。2023年,華誼兄弟的影視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中僅有《前任4》一部電影,取得10.12億票房。除電影外,華誼兄弟當下的業務還包括網絡電影、網絡劇、短劇等。此外,華誼兄弟還在推進實景娛樂與院線業務。多觸點的發力方式是華誼兄弟求生的探索,但也對其專業能力與決策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華誼兄弟2023年收入前五名影視劇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中國儒意整體增長表現同樣亮眼。2023年,中國儒意主控電影包括《交換人生》、《保你平安》、《熱烈》等,均爲中小成本的精品佳作。中國儒意2023年最引人注目的事件莫過于收購北京萬達投資有限公司49%的股份,向下遊一體化的邁進,並形成影視行業上目前最亮眼的儒萬系。實際上,除這些業務以外,中國儒意在年報中還披露了南瓜電影的AI技術業務與景秀遊戲的線上遊戲業務。

歡喜傳媒綁定知名導演策略導致其業績波動明顯。2023年《滿江紅》帶動歡喜傳媒營收大幅躍升,但2024年一季度預虧2億的《紅毯先生》再次將歡喜傳媒拉入艱難境地。根據歡喜傳媒年報,已完成制作的影片包括陳可辛《獨自·上場》、顧長衛《刺猬》等。歡喜傳媒爲捆綁一線導演前期花費大量資本成本,“大導”戰略的成敗對後續歡喜的業績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院線公司:輕資産戰略初見成效,院線布局差異化競爭

加盟影院的普及是院線公司從重資産模式向輕資産轉型的重要方式。2023年,各院線公司的輕資産戰略成果如何?從下圖可以看出,各公司直營影院數量增速遠低于加盟影院,占比繼續下降;而二者總票房收入增速相當,票房占比變動不大。

可能的原因是:各院線直營影院多爲旗艦影院,位于一、二線城市,因此平均收入高于三、四城市的普通影院。這一差距意味著我國電影市場進入到了典型的分化市場,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具有疊加情況。

各院線公司直營與加盟影院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從資産周轉率來看,多數院線公司輕資産戰略取得良好成果,資産周轉率顯著提升,部分超過2021年水平。

伴隨著一二線城市院線達到飽和,我國院線開始走向三四線市場,而鄉村影院、校園影院的興起意味著全國院線覆蓋程度將很快再次達到飽和。未來,各院線的布局有何變化?各院線通過地域、服務的差別,形成差異化競爭。

各院線公司資産周轉率及影院業務戰略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萬達電影拓展餐飲服務業務。2023年,萬達電影商品、餐飲銷售收入19.44億,占總營收比重13.30%。2024年,萬達計劃將“原始鮮言”飲品系列化並積極拓展外部銷售渠道,打造創新零售場景“花花世界”,提高賣品收入。除豐富院線消費體驗外,萬達電影通過子公司萬達影視實現了電影、業務《唐探》等IP業務、古裝短劇業務、網絡遊戲業務等多元發展。

金逸影視重視品牌打造。根據金逸影視年報,金逸超過一半以上影院分布在副省級以上城市,具有更強的用戶溢出效應,先發優勢建立了優質影院品牌。除傳統院線業務以外,金逸努力向上遊開拓,參投電影《滿江紅》、《請別相信她》等,但收入占比相對較低。

橫店影視提出向三四五線城市布局。根據橫店影視年報,橫店影視三四五線占比超70%。此外,橫店影視提出“4+1”模式,即在傳統院線中開設了傳統賣品、廣告宣傳、連鎖水吧及超市、互動娛樂體驗等業態。橫店影視同樣通過旗下橫店影業參與電影出品與投資,但收入占比相對較低。

幸福藍海依托江蘇省豐富資源。根據幸福藍海年報,2023 年度院線發行及影城放映業務實現收入7.30億元,占同期主營業務收入72.79%;影視劇制作占比19.38%,主要爲電視劇業務。由于江浙滬影院相對飽和,與其他院線公司相比,幸福藍海影院數量增長較緩。

上海電影依托上海票倉優勢。上海電影直營影院占據上海影院頭部,上海影城SHO積極探索“電影+IP+周邊+商圈”的“影院+”模式,實現同期上海地區票房第一;上影影城(港彙永華 IMAX 店)實現上海地區 2023 年全年票房第一。而聯和院線積極推進農村院線和教育院線,形成雙賽道格局。

2024前瞻:何時走出寒冬?

通過前文的分析,我們發現:1)內容公司的業績依賴于挑選影片的眼光以及主投影片的表現,待播影片是否成功上映對內容公司營收較大,因此波動較大;2)院線公司營收相對穩定,主要受電影市場大盤影響,反映大盤整體情況;3)各個公司均向全産業鏈布局,但如何在非傳統業務中發揮優勢,在業務拓展的同時維持現金流的穩定性,是決定各公司長期發展的關鍵。

一片火熱的2023年已經告一段落。2024年的電影行業何去何從?電影行業距離走出寒冬的影響、真正進入盈利修複的春天還有多遠?

從各公司一季度業績情況來看,各內容公司中,除光線傳媒增長明顯外,華誼兄弟、博納影業等營收均下降,淨利潤下降或虧損增加。而在院線公司中,多數公司增速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

各上市公司2024年一季度業績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注:港股上市公司(中國儒意、歡喜傳媒、貓眼娛樂)未披露一季度報表。

2024年電影行業的修複仍將是一個緩慢逐漸的過程。一方面來看,2023年基數較大,存在基數效應;但更爲重要的是,近幾年票價提升的大背景下,觀影人數是持續下降的,檔期現象則越發凸顯,電影行業要真正走出寒冬,優質作品的推出和多元發行方式的發育仍是關鍵。只有持續推出具有吸引力的優質影片,才能吸引觀衆進入影院,並進一步培養三四線觀衆的觀影消費習慣。

各上市公司估值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東方財富網

注:港股上市公司(中國儒意、歡喜傳媒、貓眼娛樂)使用2023年報數據,其余公司使用2024年一季度數據。數據截止至2024年5月1日。

0 阅读:33

讓娛樂穎動而出

簡介:娛樂界大佬投資秘辛,文化傳媒炒作密碼,讓娛樂穎動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