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評論區抨擊中國新能源産業,有些人屁股坐錯板凳,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對世界說WOW的兔子 2024-05-14 18:06:58

剛剛,因爲歐盟介入調查,中國企業不得不退出了羅馬尼亞光伏園區的競標。而兩天前,美國剛剛宣布對中國産電動車征收100關稅。有人借題發揮,說中國新能源産業“擾亂市場,到哪都不受歡迎”。這種荒唐的評論竟然還收獲了不少贊,這是哪兒來的荒唐論調?

中國光伏産業在發展過程中,確實在全球範圍內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包括在歐洲市場。然而,國內竟然有些人將中國光伏産業描述爲“擾亂市場”和“走到哪兒都不受歡迎”明顯是屁股坐錯了板凳,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01如果競爭力強是“擾亂市場”,那跨國公司個個都有原罪

特斯拉曾經就因爲物美價廉,讓國內電動汽車廠家十分難受。有人還抨擊特斯拉擾亂市場。但實際情況呢?特斯拉在生産和研發方面投入巨大,但通過規模經濟和供應鏈優化等方式降低生産成本,從而在保持高品質的同時實現相對合理的售價。此外,特斯拉還通過銷售和服務模式的創新,如直營店銷售、線上預訂等,進一步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如果中國電動汽車“擾亂市場”,那特斯拉首先“罪大惡極”。

02西方國家國家針對中國新能源的制裁,更多出于貿易保護

中國電動汽車之所以售價較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國完善的供應鏈、龐大的生産規模以及相對較低的材料和人工成本。這些因素使得中國車企能夠以降低的成本生産出高質量的電動汽車。除了價格優勢外,中國電動汽車還在技術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創新和研發。例如,智能駕駛技術、電池續航裏程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些技術創新進一步提升了中國電動汽車的市場競爭力。

同等配置下,中國電動汽車的售價只有西方車企同等配置車型的一半,有人預言,如不采取措施,西方國家的傳統車企將在下一波市場浪潮中被淘汰。西方政客爲自己車企捉急,是“人之常情”,只是手段不光彩罷了。

03貿易保護解決不了成本問題,西方國家打造的“舒適圈”救不了自家企業

事實上,中國新能源産業的發展是基于技術創新和成本降低的基礎上,這使得新能源産品更加普及,同時也爲全球能源轉型做出了重要貢獻。歐洲作爲中國光伏産品的重要市場之一,也從中受益頗豐。

貿易保護解決不了成本問題,西方國家打造“舒適圈”,以減輕外部競爭壓力,這種做法往往會削弱企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在缺乏競爭的環境下,企業可能缺乏改進技術和管理、提高效率的動力,從而導致生産低效率和資源浪費,這根本救不了自家企業。歐洲各國政府需要權衡利弊,考慮如何更好地推動本國的綠色能源轉型,而不是簡單地采取保護主義措施來限制進口。希望西方國家好自爲之吧。

0 阅读:13

對世界說WOW的兔子

簡介:心理學碩士,曾在體制內工作十余年,關注時事,熱愛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