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當前最嚴重問題,並非農民收入太低

佩寶娛樂 2024-04-28 19:23:37

“農村不是躺平的天堂,農民已經進城了。”

最近,一條關于“農村沒有錢”的熱搜,引起衆多網友關注。

在某社交平台上,一個農村女孩分享了自己回村創業的故事:

剛回村裏時,她做直播帶貨,因買菜欠下10萬元外債。父母幫忙還了一部分,但仍然欠款不少。爲了還債,她每天起早貪黑地工作,賣空了自己的一套房子。

這條視頻發出後,獲得很多點贊。評論中,有人表示同情:

“我認識的很多農村女孩,都是負債十幾萬,然後外出打工還債......”

也有人覺得,回鄉創業、直播帶貨,是不錯的選擇:

“我表姐也是農村的,大學畢業後回老家,現在年入百萬。”

不過,在衆多留言中,有一條評論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不要美化農村了,農村根本沒有錢。”

爲什麽這樣說呢?



今年年初,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一則材料,給出了答案。

根據材料,2022年,國家對3.6萬個村莊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中央財政投入資金754億元。同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啓動,投入資金近2萬億元。

在農村地區,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鄉村學校、醫院、衛生所建設標准得到規範,鄉村養老托育服務體系逐步健全。

這些投入,讓越來越多農民看到了希望。

在山東臨沂市河東區太平鎮前流村,記者看到,村內道路全部硬化,家家戶戶都安裝了自來水,廁所也實現了全覆蓋。

村民劉京安說,過去家裏沒錢的時候,經常停水停電,現在不愁吃不愁喝,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在改善基礎設施的同時,不少地方還通過發展産業、就業創業等方式,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在湖南衡陽市衡南縣江口鎮的農創空間裏,返鄉大學生吳洽兵正在向遊客介紹土雞蛋。

吳洽兵說,他在城市打拼多年,感覺壓力很大。回到家鄉後,他決定創業,並建立了這個農創空間。目前,他已經帶動70多名鄉親就業。

在貴州黔東南州榕江縣三寶侗寨,侗族繡娘張麗萍正在爲客戶量身定制服裝。

張麗萍說,以前在家只能照顧老人和孩子,很難掙錢。自從到村寨開刺繡店後,收入提高了,還能照顧家庭。

不過,雖然農村收入在增長,但整體看,農民的收入水平仍然不高。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産業增加值83914億元,占國內生産總值比重爲7.2%。其中,農業産值54810億元,林業産值9445億元,畜牧業産值11063億元,漁業産值10403億元。

按不變價計算,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33元,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5.6%,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相比之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則突破了4萬元。全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388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558元,差距進一步拉大。



爲什麽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牛鳳瑞分析說,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大量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到城鎮就業的農民工數量持續增加。2022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比2012年末提高11.6個百分點。

二是農村地區産業附加值較低。農業在我國産業中占比重較高,但由于農業勞動生産率低、技術含量不高、産品附加值較小等原因,農業創造的財富有限。

這也意味著,打工收入較高的城鎮居民,與收入較低的農村居民之間,收入差距繼續擴大。

事實上,不只是收入低的問題。近年來,農村還有兩個問題備受關注——

一個是留守兒童問題。另一個是“不想結婚、不想生育”問題。

在一些鄉村,當年輕人離開農村,前往大城市打工時,他們會將房屋租賃或賣掉,甚至搬到縣城居住。而留在農村的大多是老人、兒童和婦女。

以貴州黔東南州榕江縣三寶侗寨爲例,當地實行“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生態黑豬養殖業。可由于交通不便、語言不通等原因,年輕人不願返鄉。

對此,有專家表示,需要從政策層面予以重視:

比如完善相關制度設計,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合法土地權益;爲農村地區産業發展提供更多支持,促進産業升級等。

不過,在不少專家看來,比起“農民沒錢”,更讓人擔心的是“心沒了”。

中國社科院社會所研究員牛鳳瑞說,在城市生活時間變長後,不少農民對農村感情變淡,回家後找不到歸屬感。如果長期處于失落狀態,他們的心靈會越來越孤獨,最終選擇逃避。

他說:“‘空心村’並非只是指村莊空無一人,更關鍵的是缺乏人心。”

所以,如何留住鄉村的人氣,成了當下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0 阅读:0

佩寶娛樂

簡介:資深媒體人,用認真、專業的視角帶給你不一樣的體育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