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氪登陸紐交所,37個月跑出500億!

21世紀商業評論 2024-05-11 18:10:43

記者/ 楊松 編輯/ 鄢子爲

身著藍色西裝,安聰慧手握錘子,敲響上市鍾聲。

5月10日晚,從浙江甯波走出的極氪,登陸紐交所,成爲繼“蔚小理”之後,中國第四家在美上市的智能汽車公司。

其以每股21美元的價格,發行21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募資約4.41億美元。若承銷商全部行使超額配售權,極氪將募資5.07億美元。

上市首日,極氪股價上漲34.6%,截至發稿,市值爲70億美元,約合500億元人民幣。

“極氪將以上市爲契機,升級治理結構,實現全球合規、透明的可持續發展。”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說。

背靠大樹

從成立到上市,極氪僅用37個月時間,刷新了新能源車企史上最快IPO紀錄。

這離不開大股東的鼎力支持。吉利給錢、給技術、給工廠。

在紐交所致辭中,安聰慧稱極氪是“吉利控股集團旗下豪華純電品牌”,其上市離不開吉利37年的技術積澱,及其對新能源汽車産業的開創性探索。

其首款車型001,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構平台打造。爲推出該平台,吉利控股投入超180億元的費用。

“産品投放速度快,是建立在(吉利)30多年沉澱的經驗基礎上。”安聰慧說。

資金方面,吉利汽車同樣不遺余力地支持。

2022年4月,極氪與吉利汽車簽訂97億元的10年期貸款協議;7個月後,其再收獲吉利汽車16億元的10年期貸款,用來補充營運資金。

扶上馬,送一程。

此次IPO,吉利汽車對外宣布,將斥資2.7億美元,認購1290萬股,相當于極氪發售的美國存托股票的61.4%(假設未行使超額配股權)。

上市完成後,吉利汽車和吉利控股,仍是控股股東,握有絕對多數的控股權。

極氪還在使用吉利汽車工廠,通過采購方式,購買後者制造好的車輛。

采用OEM代工方式,能省去建工廠、購買生産設備等固定資産的投入,團隊能將資源,聚焦到研發、營銷等關鍵環節。

極氪稱,公司擁有“品牌輕資産運營、産品快節奏面世”的優勢。

2023年,其生産制造領域人數,僅占總員工的15.6%,低于同期自建工廠小鵬的21.2%。

公司去年汽車業務毛利率爲15%,在上市智能汽車公司中,僅次于理想汽車。

吉利系還給了極氪多張訂單。

極氪有三塊業務:汽車銷售、電池和零部件銷售、研發和其他服務。2023年,其非汽車業務營收規模爲177.6億元,占總營收的三成。其中,超過95%的收入來自吉利系。

補充彈藥

極氪也面臨盈利挑戰。

2021-2023年,其淨虧損分別是45.1億元、76.6億元、82.6億元。截至2023年底,其賬上的現金及等價物,僅有32.6億元,流動負債則有118億元。

研發、銷售等成本居高不下,極氪尚未扭虧爲盈。招股書顯示,其擁有7427名研發人員,去年斥資83.7億元做研發,同比增長53.7%。

極氪正將技術複用到吉利更多車型,攤薄研發支出。安聰慧曾舉例,極氪007和銀河E8,是同一架構上的兩個産品。

“核心零部件,如域控、驅控等控制器,具備平台化、規模化條件。”安聰慧表示,通過協同方式,可以提升盈利水平。

內部協同,攤薄成本;外部則引入戰投,補充彈藥。

其入場偏晚,于2021年開始造車,IPO前,完成兩輪融資,共獲得12.5億美元資金。2023年,A輪融資完成後,極氪估值達到130億美元。

這次,極氪駛入資本市場,估值有回調。

“它對資金的需求,還是有急迫性的。”汽車行業分析師梅松林告訴《21CBR》記者,極氪調整估值,也受到資本大環境影響,過去兩年,中概股表現一般。

電動車行業,在資本市場高歌猛進的年代已然過去,然而,極氪的IPO,仍然收到超10倍的認購需求,提前一天便停止接受IPO認購。

安聰慧接受采訪時稱,極氪的IPO並不只考慮估值,而是基于長期主義的戰略規劃,美股上市有助于極氪實現更透明的全球化管理,參與到全球競爭之中。

現階段,極氪完成上市,後續可以開拓更多融資路徑。

梅松林稱,其可以通過定向增發、債券等多種方式,獲得發展所需資金。

23萬目標

極氪去年交付11.9萬輛車,同比增長65%。銷量提升,收入增長至516.7億元。

2024年,安聰慧團隊定下目標,年銷量要翻倍,達到23萬輛,同時,力爭2024年實現扭虧爲盈(香港財務報告准則下)。

今年1-4月,極氪銷量勢頭強勁,交付近5萬台,同比增長一倍多。

“對今年23萬的銷量充滿信心。”4月底,安聰慧表示,極氪加速出海,會對全年銷量有幫助。

2023年底,極氪開始在歐洲交付ZEEKR 001。

今年,極氪將覆蓋8個歐洲國家;6月之後將推出極氪009、極氪X的右舵車型,開拓中東、拉美、東南亞、澳洲等市場。

截至今年4月底,極氪已在全球建成近380家門店。預計到年底,極氪將在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運營。

“極氪生而全球,我們擁有全球化技術、標准和渠道,以開放合作共贏的態度,與夥伴深度共創。”

安聰慧稱,公司與Waymo合作定制的車型,即將進入美國出行市場,相關家用産品也將在中國等市場投放。

美股上市後,極氪知名度提升,出海擴張有望提速。

“汽車行業越做越有意思,越做信心越足,當然越做壓力也越大,越做也越有敬畏之心。”回顧創業經曆,安聰慧曾如是感慨。

0 阅读: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