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16帝中9位非嫡子繼承皇位,明朝的皇後大多不能懷孕生子嗎?

雍親王府王妃 2024-05-09 19:47:16

了解曆史的都知道古代的皇帝不僅有皇後還有後宮佳麗“三千”,自然大多都會生下衆多兒子。那麽作爲皇帝,要如何將自己的皇位傳下去?是按照長幼還是嫡庶尊卑呢?

在《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中解決了這一問題: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而且曆朝曆代的皇帝大多也在遵循這一說法:立儲首先看的便是皇子的嫡庶(正妻所生爲嫡,妾室所生則爲庶),若有多位嫡子便讓嫡長子繼承皇位,而非看是否賢能;若有嫡子便是嫡子繼承皇位,而不是長子。

若無嫡子的話,便讓庶子中最爲年長的繼承皇位。

如此能夠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爭奪皇位而引發的鬥爭,而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康熙朝,康熙雖然一開始有強烈的“立嫡”心思,但是皇太子胤礽(孝誠仁皇後所生)被廢,剩下的皇子便全部都是庶子。康熙並沒有按照“無嫡立長”的說法讓皇長子胤禔爲儲君,而是選“賢”。如此,康熙朝後期的九子奪嫡之爭異常慘烈。

而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便遵循了這一做法,在《皇明祖訓》中規定:

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明朝的16位皇帝中除了朱元璋這位開國皇帝外,不管是懿文太子朱標還是另外15位皇帝,都遵循了《皇明祖訓》:若是有嫡子必定是嫡子被封爲皇太子,若是沒有嫡子的話,便是庶長子被封爲皇太子,將來繼承皇位。

明朝十五位皇帝(太祖除外)中,有9位皇帝是以庶子的身份繼承了皇位。這9位皇帝都是誰?他們的嫡母是誰,是一直沒有生下嫡子嗎?

景泰帝朱祁钰是明朝第一位庶子坐上皇位

在景泰帝朱祁钰之前,明朝的五位皇帝都是嫡子繼承皇位:

建文帝朱允炆(生母爲太子朱標繼妃呂氏)

永樂大帝朱棣(生母爲孝慈高皇後馬氏,雖然存在爭議,但我們按照正史的說法)

仁宗皇帝朱高熾(生母爲仁孝皇後徐氏,朱棣發妻)

宣宗朱瞻基(生母爲誠孝皇後張氏,仁宗發妻)

英宗朱祁鎮(生母爲宣宗繼後孝恭孫皇後)

那麽朱祁钰究竟是怎麽登上皇位的呢?

其實朱祁钰的生母吳氏,一開始只是宣宗朱瞻基在做太孫時身邊的宮女,因爲得到了朱瞻基的寵愛在朱瞻基繼位後被封爲賢妃,並且在孫皇後(朱瞻基最寵愛的孫貴妃,被封爲繼後,嫡後胡善祥被廢,朱瞻基廢後的理由是胡善祥未生下皇子)生下長子朱祁鎮10個月後,生下次子朱祁钰。

朱祁鎮僅三個月時,便被封爲皇太子。

其實在朱祁鎮封太子時還是庶長子的身份,因生母緊隨其後被封爲皇後而成爲名副其實的嫡子,作爲嫡子來繼承皇位自然更加名正言順。宣德十年朱瞻基病逝,朱祁鎮年僅10歲繼位,史稱明英宗。朱瞻基的次子朱祁钰,則被封爲郕王。

原本朱祁钰作爲庶子、次子,是沒有資格、機會坐到皇位上的。

然而正統十四年,朱祁钰被衆大臣以及孫太後(朱祁鎮生母孝恭孫皇後)推上了皇位,這究竟是爲何呢?

正統十四年,瓦剌人入侵大明腹地,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禦駕親征,留郕王朱祁钰坐鎮京師。從決定禦駕親征開始到率領大軍離開京城僅三天的時間,很多事情都未准備好。而且在路上還在王振的慫恿下轉道去王振的老家,正因爲王振的存在,讓20萬(號稱50萬)明軍全軍覆沒,就連英宗朱祁鎮也成了瓦剌人的俘虜。

英宗被俘的消息傳到京城,一時間朝野上下人人自危,甚至有一些大臣將子女送到了南京。

爲此,朝中大臣們在朝堂上商討如何應對,有人建議南遷南京,有人建議決不可遷都,不管是皇陵還是宗廟都在北京,萬不可輕易遷都。孫太後命郕王朱祁钰監國,于謙爲兵部尚書准備北京保衛戰,並且將英宗的長子朱見深(年僅2歲)封爲皇太子,以安人心。

正統十四年九月初六,孫太後即便是再不情願但爲了大明王朝,將朱祁钰推上皇位。

兩個月後北京保衛戰取勝,雖然朱祁钰一開始並不想坐到皇位上,但是繼位後的朱祁钰大權在握,便舍不得放手。雖然在景泰元年八月英宗朱祁鎮回到京城,但朱祁钰不僅沒有將皇位還給哥哥的意思,反而將朱祁鎮及其所有後妃全部幽禁于南宮,不得自由;甚至爲了將自己親生的兒子封爲太子,而將孫太後早已冊封的太子朱見深廢掉。

不過朱祁钰僅在皇位上八年,景泰八年南宮之變後,朱祁鎮再次坐到了皇位上,將弟弟朱祁钰降爲郕王,很快朱祁钰便病逝了。朱祁钰一生只有一個兒子出生,但早早夭折。

英宗庶長子:憲宗朱見深

景泰八年明英宗朱祁鎮再次登基時,堅持妃嫔與皇後仍舊保持原樣,哪怕是發妻錢氏無所出、身有殘缺英宗也絲毫不嫌棄,並決定余生都庇護發妻。而周氏因爲兒子朱見深被封爲太子的緣故,而被封爲僅次于皇後的皇貴妃。

朱祁鎮一生只有一位親封的皇後,便是孝莊睿皇後錢氏。

錢氏出身功臣之家,曾祖父跟隨燕王朱棣一起靖難,建立戰功,父親則多次跟隨明成祖朱棣、宣宗朱瞻基一起北伐,憑戰功做到了都指揮佥事的位置上。

英宗朱祁鎮的祖母張太皇太後(誠孝張皇後)親自爲孫兒挑選的皇後人選,並且操持了孫兒大婚。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錢氏在婚前同英宗並不相識,但是二人“先婚後愛”,英宗對其十分滿意。而錢氏也頗有母儀天下的風範,不僅打理好後宮事務,而且從不善妒。

爲此後宮有多位妃嫔先後懷孕:

周氏生下一位公主後,于正統十二年生下皇長子朱見深;

萬氏生下皇次子朱見潾,並且在正統十三年年底再次懷孕

王氏在正統十二年生下一位公主,並且在正統十四年英宗禦駕親征前再次懷孕

這麽多的妃嫔接連懷孕生下皇子公主,但就是作爲皇後的錢氏肚子一直沒有動靜。不過英宗並不著急,在正統十四年庶長子朱見深兩歲時還未將其封爲太子,等著皇後錢氏生下嫡子。

然而還未等到錢氏懷孕的好消息,朱祁鎮便被瓦剌人俘虜。

錢皇後拿出自己的所有積蓄,希望能將自己的夫君換回來。然而瓦剌人的野心越來越大,爲了大明王朝,孫太後只好讓郕王朱祁钰坐到皇位上。如此,錢氏的希望沒了。

整日只能以淚洗面,並且日夜跪著爲英宗祈福,導致自己的一條腿跟一只眼睛受損。如此,錢氏便更加不可能再身懷有孕。

等到景泰元年英宗被接回京城時,看到愛妻如此,心中十分心疼,不僅沒有嫌棄錢氏殘缺的身體,反而對其更加敬重。在景泰八年英宗再次坐到皇位上時,仍舊堅持無所出的錢氏爲皇後,庇護了錢氏八年的時間。

皇後錢氏一直沒有生下嫡子,只能由長子來繼承皇位。

英宗病逝,被封皇太子的朱見深遵從遺诏登基。

憲宗庶三子繼位:孝宗朱佑樘

其實憲宗朱見深一生親自冊封了兩位皇後:

一位是發妻吳氏,吳氏是都督府同知吳俊的女兒,天順八年憲宗繼位時將其封爲皇後,這一年吳氏只有17歲。然而吳氏僅在後位上一個月的時間便被廢,而吳氏之所以被廢掉後位,竟是因爲宮女萬貞兒。

了解明史的應該知道憲宗朱見深不愛年輕貌美的皇後,而對比自己大17歲的萬貞兒情有獨鍾。憲宗登基之初,萬貞兒並未得到冊封,但是憲宗對其十分鍾情。吳氏妒忌,便杖責了萬貞兒,憲宗非常生氣,直接廢掉了吳氏的後位。

吳氏被廢後,王氏被封爲繼後,也就是孝貞純皇後。

王氏是瑞安侯王鎮的女兒,同吳氏一同入宮,憲宗登基後將其封爲妃子,吳氏被廢後被封爲皇後。王氏雖然被憲宗扶上了後位,但是憲宗並不寵愛王氏,沒有憲宗的寵愛,王氏想要懷孕生下皇子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成化二年正月,萬貞兒生下憲宗第一位皇子,兩個月後萬貞兒便被封爲貴妃。若是萬貞兒所生皇長子能夠長大成人的話,因無嫡子出生,便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子;然而皇長子僅活了10個月的時間便夭折,之後萬貞兒再沒有懷孕。

即便如此憲宗仍舊十分寵愛萬貞兒,成化十二年將其封爲皇貴妃。

萬貞兒十分善妒,若是後宮妃嫔誰懷孕的話,便會成爲萬貞兒的眼中釘,必須要除之而後快。萬貞兒之後,柏賢妃懷孕並且生下皇次子朱佑極,但是被萬貞兒所害。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後宮妃嫔無一人懷孕。不僅朝中大臣們著急,憲宗自己也很著急。

沒想到從宦官張敏的口中得知:自己竟有一個五六歲的兒子被偷偷養在宮裏。這便是憲宗第三子朱佑樘,生母是紀妃。

其實紀妃原先是宮女的女史,因爲才華出衆而得到憲宗寵幸,並且懷有身孕。

此事被萬貞兒得知後,便命宮女前去除掉紀妃肚子裏的孩子。好在宮女謊稱紀妃並未懷孕,而是得了病,紀妃才得以保全。萬貴妃便將紀妃趕到了安樂堂居住。十個月後紀妃生下一位皇子,萬貞兒得知後便要宦官張敏將其溺死,但是張敏見憲宗一位皇子都沒有,便偷偷地將其藏了起來。在宦官張敏、廢後吳氏以及紀妃的偷偷養育下,朱佑樘得以活了下來。

一直到成化十一年,憲宗才知道朱佑樘的存在,隨即便將兒子接出來,將其封爲皇太子。而朱佑樘的生母紀氏雖然被分爲紀妃,搬到了永壽宮居住,但有萬貞兒在,很快便死在了永壽宮;緊隨其後,宦官張敏吞金自殺。

憲宗病逝後,朱佑樘作爲最年長的皇子繼承皇位,史稱明孝宗。

兄終弟及的皇帝:明世宗朱厚熜

朱厚熜是興王朱祐杬的次子,其長兄出生五天便夭折,所以朱厚熜便是興王最年長的兒子。朱祐杬是憲宗朱見深的第四子,寵妃邵氏所生。在萬貞兒的盛寵之下邵氏能夠先後生下三位皇子,便可見憲宗對其亦是十分寵愛。

甚至憲宗想要將皇三子朱佑樘的太子之位廢掉,將愛妃邵氏所生皇四子朱祐杬封爲太子,只可惜此舉違背祖制,憲宗便放棄了。

孝宗朱佑樘繼位後,便將四弟朱祐杬封爲興王,封地在安陸州。弘治五年前往封地就藩,正德二年(1507年)次子朱厚熜出生。

了解明史的應該知道孝宗朱佑樘不僅創在了弘治中興,而且一生只有孝康敬皇後張氏一位皇後,並且奉行一夫一妻,並沒有其他的妃嫔。張皇後爲朱佑樘生下兩子一女,但只有嫡長子朱厚照長大成人繼承皇位,史稱明武宗。

然而朱厚照荒淫無道,正德十五年病逝,他在位15年的時間,並未生下一兒半女。

武宗無後,只能“兄終弟及”,然而孝宗只有武宗朱厚照這一位長大成人的兒子。如此便只能從宗室近支中選擇一位繼承皇位,而朱厚熜便是最合適的人選,被接入京城繼承皇後,史稱明世宗,年號嘉靖。

因文章篇幅較長,分爲上下兩篇,上篇講述景泰帝朱祁钰、明憲宗朱見深、明孝宗朱佑樘、明世宗嘉靖帝,下篇講述明穆宗朱載坖、明神宗朱翊鈞、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與明思宗朱由檢。

1 阅读: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