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衛生月丨科學預防口腔疾病,從關注口腔衛生做起

汕頭口腔中心 2024-04-01 17:38:37

今年4月是第36個愛國衛生月。愛國衛生人人參與,健康生活人人享有,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應積極踐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防控疾病,維護公共健康。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預防口腔疾病,從關注口腔衛生做起。

一、堅持“一刷、二通、三沖”的口腔保健三部曲

“一刷”是用牙刷將每一顆牙齒刷幹淨;“二通”是在刷牙後用牙線或牙間隙刷清理每個牙縫;“三沖”即是在二通之後漱口或使用沖牙器將每一個牙縫和口腔沖洗幹淨。

我們的口腔內有大量細菌,可以聚集形成牙菌斑,當與食物中的糖分或澱粉發生化學作用時,會産生腐蝕牙齒的酸性物質,引發齲齒;當菌斑堆積在龈緣時,則可能刺激牙龈導致炎症。

刷牙是一種可有效去除牙菌斑的機械運動,想要維持口腔健康,應勤刷牙、漱口,至少早晚刷牙,每餐後都要清潔口腔,每次刷牙夠 3 min。在刷牙時,將刷毛呈45°角放在牙齒與牙龈交接的地方,同時將刷毛向牙齒輕壓,使刷毛一部分進入龈溝,一部分進入牙間隙,水平顫動牙刷,在1~2顆牙齒的範圍左右震顫8~10次,然後上方往下、下方往上輕拂牙齒表面,牙齒的內外面及咬合面都要刷到。

此外,對于牙刷無法清理到的牙縫和龈溝,應使用牙線、間隙刷或沖牙器進行清潔。

二、選擇合適的保健牙刷

牙刷是刷牙的重要工具。想要達到理想的刷牙效果,選擇一把合適的牙刷很重要:①刷頭大小適中,以便在口腔內轉動自如;②刷毛排列合理,一般爲10~12束長,3~4束寬,各束之間有一定間距,既有利于有效清除牙菌斑,又使牙刷本身容易清理;③刷毛較軟,長度適當,平頭牙刷的刷毛頂端圓鈍,避免牙刷對牙齒和牙龈的損傷;④牙刷柄長度、寬度適中,並具有防滑設計,使握持方便、感覺適宜。

三、每 3~4 個月至少需要換一次牙刷

刷牙後,牙刷毛間往往黏附口腔中的食物殘渣,同時也有許多細菌附著在上面,容易成爲潛在的感染源。此外,臨床試驗結果表明,使用3 個月後,刷毛會有一定程度的彎曲,清潔效率會下降,不能帶來預期的口腔清潔效果,且容易擦傷牙龈,因此建議定期更換。

依照美國牙科學會(ADA)的建議:每 3~4 個月至少需要換一次牙刷。具體可根據牙刷磨損、老化的程度而定,若是刷牙比較用力,牙刷磨損較快,可能1~2個月就需要更換牙刷。一般出現刷毛根部蓄積汙垢,顔色變深;或刷頭磨損過大,變成“爆炸頭”;刷毛之間距離明顯變寬等情況,應及時更換牙刷。

四、必要時使用含氟牙膏

氟是人體健康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主要分布在骨骼、牙齒、指甲和毛發中‚牙釉質中含量多‚氟的攝入量或多或少也最先表現在牙齒上,人體中的氟主要從飲水及食物中獲得。許多研究證實‚全身及局部含氟制劑的使用‚可明顯增強牙釉質抗酸性‚降低齲齒發病率。預防齲齒,含氟牙膏安全、有效且經濟,建議日常使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6歲以下的兒童容易發生牙膏誤吞誤咽,要在家長的監督下使用含氟牙膏,注意防止氟攝入過量。

五、每年潔牙1~2次

每天吃飯後,會有食物殘渣存留在牙齒縫隙和死角裏,爲牙菌斑的滋生提供了條件,刷牙和使用牙線不能保證將牙菌斑完全清除。牙菌斑逐漸鈣化形成牙結石,可導致牙周病。

洗牙又叫龈上潔治,目前常用的是超聲波洗牙,是利用高頻振蕩清理附著在牙面上牙菌斑、牙漬及牙結石,再進行抛光、以延緩牙漬、牙石的生長,是口腔健康維護和口腔疾病治療的基礎方法。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中提到,倡導中青年人群應定期接受預防性口腔潔治。汕頭口腔醫療中心醫生建議大家每年應定期洗牙1~2次。

六、這些誤區要避免

1、幼兒無需刷牙?

嚴格意義上來說,在孩子萌出第一顆牙時,就應該使用嬰兒牙刷或者柔軟的紗布幫他清潔牙齒,在孩子2~3歲時可以開始練習刷牙。

2、漱口水可以代替刷牙?

牙面上的菌斑主要是靠機械性的清潔(如刷牙,牙線)來去除,漱口水具有抑菌殺菌功能,但是若沒有先把牙齒刷幹淨就用漱口水,便只能去除浮在牙齒表面的食物殘渣,所以漱口水僅可用于輔助清潔牙齒,但不能代替刷牙。

3、睡前不刷牙?

睡前刷牙比早上刷牙更重要。經過一天的吃吃喝喝,口腔裏通常會留下許多食物殘渣,再加上睡眠時,口腔形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唾液分泌減少,細菌大量繁殖,增加齲齒和口腔疾病的風險。因此,睡覺前一定要記得好好刷牙。

4、牙齒不疼不需要看牙?

在口腔內存在著各類口腔慢性疾病,比如蛀牙、慢性牙周炎、慢性根尖周炎在發展過程中不會出現疼痛,當出現疼痛時,多是疾病發展到比較嚴重的時候,治療難度及風險也增加了。因此,大家應定期到口腔醫院進行檢查,發現口腔疾病盡早進行治療。

0 阅读:3

汕頭口腔中心

簡介:發布汕頭口腔新聞、健康資訊口腔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