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的事沒完,德國俄羅斯又吵起來,梅德韋傑夫的話是危險試探

票姚校尉 2024-03-05 15:47:21

法國總統馬克龍不愧是從政多年的政客,此前他一句“不排除北約出兵”,在美西方和俄羅斯激起千層浪,如今他的態度卻發生大轉變,稱法國近期沒計劃向烏派兵。只是,法國這邊倒是爽了,德國卻跟俄羅斯吵了起來。期間,俄高官梅德韋傑夫有關烏克蘭主權的言論,被認爲是危險的試探。

其實,向烏克蘭派兵一事,在北約內部長期存在爭議。個別東歐國家確實有類似想法,但由于美英德等西方大國堅決反對,事情也就不了了之。直到日前,馬克龍跳出來講出一句“北約不排除出兵”後,頓時引爆社會輿論。不過,除愛沙尼亞表態支持馬克龍外,絕大多數北約成員國都想與其撇清關系。而就當北約國家內部、北約和俄羅斯還在爭吵時,馬克龍4日又發表了番耐人尋味的話。

首先,馬克龍依舊堅持他此前的說法,並表示法國正在爲援烏事宜進行討論。跟著,在出兵上,他表示近期法國沒有出兵打算。翻譯過來就是,短時間內,法國不會向烏克蘭派兵。一邊鼓吹北約出兵,另一邊卻極力避免法國出兵,馬克龍前後不一的說法,讓一些人感到不滿。畢竟在這些人眼裏,既然你馬克龍說北約有出兵可能,那你法國就應該打頭陣,如今馬克龍否決法國短期出兵可能,這算怎麽回事?

馬克龍言論看似前後矛盾,實際上很正常。鼓吹北約出兵,這是30多個北約成員國的事,法國一家說了不算,馬克龍當然能夠隨意口嗨。退一步講,就算北約所有成員國都答應,那也是裹挾30多國力量對付俄羅斯,紙面勝算很大。反觀法國出兵不同,一方面馬克龍確實有下達軍令的權力,另一方面法國若獨自跟俄羅斯硬剛,所受損失必然很大。所以,在法國出兵上馬克龍才會慎之又慎。有意思的是,馬克龍兩番言論下來,法國啥事沒有,德國則跟俄羅斯吵了起來。

事情得從3月1日說起,當時北約和俄羅斯正因馬克龍言論打輿論戰,跟著俄媒公布了段錄音。內容大致爲,幾名德軍官員計劃把“金牛座”導彈援烏,然後讓烏克蘭拿到導彈後,直接去襲擊克裏米亞大橋。“金牛座”是款巡航導彈,特點是射程遠、技術先進和威力大,一旦烏克蘭獲得該導彈,成功襲擊克裏米亞大橋的概率很大。而克裏米亞大橋,對俄羅斯具有極高的戰略和軍事價值,一旦被端掉,對俄羅斯無疑會是沉重打擊。于是,爲錄音事件,俄德各自爲自己找說法。

俄羅斯認爲,錄音涉及內容,表明德國有意進一步摻和俄烏沖突。在梅德韋傑夫看來,性質遠比這更加惡劣,他直言“德國在爲跟俄羅斯的戰爭做准備”。德國覺得俄羅斯小題大做,德官方表示錄音內容只是德國軍官片面看法,不代表整個德國。另外,德防長皮斯托留斯指出,俄羅斯在借題發揮,目的是促使德國內部不和。

事實上,錄音事件一時間很難說誰對誰錯。站在俄羅斯角度,俄烏沖突不幹德國的事,德軍官卻妄談襲擊克裏米亞大橋,屬實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俄羅斯自然不會給德國留情面。站在德國角度,德高層從一開始便反對援烏“金牛座”導彈,這個俄羅斯是知道的。但俄羅斯一直抓著錄音事件不放,德國心裏難免不爽。

其實,馬克龍言論也好,德國錄音事件也罷,目前都停留在口頭層面,且無法代表北約和德國整體意志,實際影響不會太大,真正應該注意的是梅德韋傑夫接下來的發言。近日,梅德韋傑夫參加一場活動時,說出了一番令外界感到驚訝的話,“烏克蘭是俄羅斯的一部分”。此外,據媒體所言,當時梅德韋傑夫講完話後,現場響起一片掌聲。

有分析認爲,梅德韋傑夫的話,說明俄羅斯觊觎的不止是烏東部領土,更是對其他烏克蘭領土的一種“危險試探”。當然,考慮到梅德韋傑夫向來大嘴巴,這可能只是他個人的想法,並不代表整個俄羅斯高層。

1 阅读:269

票姚校尉

簡介:聯合國前軍事觀察員,軍事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