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底盤不如國産車?20多萬的日産探陸,只求舒適用麥弗遜更好?

路咖汽車 2024-03-07 17:20:19

國內車市已經卷了什麽地步?看一下剛上市的日産探陸就知道了。一款配置2.0T+9AT,車長超過5.1米的標准中大型SUV,起售價僅爲23.98萬元(限時21.28萬元起)。但作爲一款20萬元以上的車型,日産探陸並非挑不出“毛病”。比如在底盤方面,同價位的中國品牌車型已經開始大量采用雙叉臂式前懸架,而日産探陸依舊堅持麥弗遜式。那麽底盤真的會是這台大家夥的技術短板嗎?

7座SUV,必須這麽造?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下日産探陸的核心産品力,即容納三排座椅(6座/7座可選)的大空間,以及爲車內乘員提供盡可能舒適的乘坐體驗。先說前者,對于具備內燃機的車型而言,想要盡可能營造出更大的乘用空間,那麽發動機就必須是橫置布局。這點,即便是省略了縱置變速箱部分的新能源車,也無法免俗。比如混合動力結構的豐田賽那SIENNA,以及插混結構的騰勢D9等等,都是采用的橫置發動機,以及前麥弗遜式懸架。

因爲車輛的配重壓根不是它們考慮的核心點,對空間和舒適性需求更爲純粹的MPV是如此。日産探陸作爲一款以空間爲核心訴求的SUV,也同樣如此。于是在發動機和變速箱都橫置之後,不占空間的麥弗遜式前懸架,也就成爲必需品。因爲相比之下,更充沛的動力系統,才是前橋空間部分,優先級更高的核心技術。對于追求空間的SUV車型而言,前懸架采用雙叉臂也不是沒有。比如理想旗下的L系列便是如此操作的。但這恰好說明了燃油車在底盤懸架這塊的冗余程度,要比新能源車更大一些,因爲攜帶大電池的後者,實在太重了。

以身材和定位都相當接近的理想L8爲例,其整備質量就達到約2.5噸的水平。即便以日産探陸最重的四驅版本作參考,也要比理想L8輕了近400kg。這些重量當然也就成爲懸架結構的負擔,使得理想汽車從最初的麥弗遜式前懸架設計,轉爲眼下的全盤使用雙叉臂式。簡單來說,對這類車型而言,不是必須用雙叉臂,但前提是自身麥弗遜懸架的強度和調校水平過硬。而對日産探陸來說,用麥弗遜既是必需的,也是足夠的。

雖然麥弗遜式只有一個三角臂,以及彈簧避震結構,但它應付縱向彈跳已經是綽綽有余。所謂雙叉臂,實際上主要強化的是車輛對于側向支撐和顛簸的限制能力。如果一台車並不強調極限操控或高強度越野等場景,那麽麥弗遜式懸架顯然是完全夠用的。至于爲日常工況提供濾振質感的冗余,日産探陸麥弗遜式懸架的擺臂、羊角也都采用了鋁合金材質。其配套的前副車架也是全框式設計,進一步強化了前橋的剛性。

追求舒適,後懸架才是重點?

前面聊了這麽多,其實在明確了日産探陸的産品定位之後,你會發現前懸架對它的核心産品力影響,並不會有後懸架大。因爲想要照顧到滿載6-7名乘員時的舒適性,後懸架才是更關鍵的位置。因此,日産探陸幾乎是沒有懸念地選擇了標准五連杆式後懸架結構。

其實相比車友對前懸架的重視,後懸架才是更容易被忽視的點。站在燃油車的角度來說,在縱臂基礎上的四連杆獨立懸架已經相當成熟。包括豐田TNGA架構,以及大衆MQB平台,都是這套後懸架的忠實擁趸。即便是覆蓋20多萬元的産品線,也不會有質感上的疑問。但由于四連杆後懸架對于後橋空間的擠占,導致如果需要適配大馬力後橋電機,則會有心無力。于是對中高端定位的純電動車,以及需要後置電機的各類混合動力車型而言,四連杆就無法適配了。由此便衍生出五連杆或者三連杆(筷子)的差異化選擇。

所以從技術角度來說,即便是日産探陸這樣的大塊頭,直接套用四連杆懸架,其實是沒有什麽負擔的。但不出意外,新車依舊適配的現階段最爲複雜,也是理論上“天花板”的五連杆式後懸架。所謂五連杆懸架,其優勢並不單純像賬面數字那樣,在于比四連杆式多一根連杆。兩者雖然都可以看作是雙叉臂式懸架結構的一種延伸,但實際應用角度則有本質區別。

從結構上也可以看出,需要立足于粗壯縱臂的四連杆式懸架,往往采用一縱三橫的E型設計。理論上,優先強調對俯仰角度的控制,而降橫軸的抑制交給縱臂。也就是說,照顧舒適性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彎道下的姿態以及對連續動作時的控制。結合前文對麥弗遜式懸架的解析,其實這種四連杆懸架對于日産探陸的定位而言,已經足夠,但五連杆方案顯然是更爲全面的那個。

粗壯的下擺臂,然後依次由羊角、上臂、穩定杆和拉杆組成的標准五連杆結構。可以從三個維度對後懸架的動作進行限制。相較包括四連杆在內的後懸架結構,五連杆式可以說並不存在任何理論上的短板。材質上來說,與前懸架類似,日産探陸的後懸架中,包括羊角、上臂等位置,都采用了鋁合金材料。這也進一步強化了其後懸架的靈活性和調校上限。

寫在最後

底盤結構原則上並沒有優劣之分,有的只是是否合適。對于日産探陸的定位而言,前麥弗遜式+後五連杆式的底盤設計,無疑是新車拿出的最優解。前者爲營造更大的座艙空間,以及容納2.0T和9AT變速箱這樣的大家夥,做出了貢獻。後者則幾乎將車內乘員的駕乘體驗給“拉滿”。至于大梁的鋁合金材質應用,則是爲這套底盤組合錦上添花。

1 阅读:2470
评论列表
  • 2024-03-07 22:00

    日産高端車型在中國少人買,吾知點解

    鵀石森 回覆:
    雷克薩斯直到去年才不加價[捂臉哭]
  • 2024-03-07 21:31

    前雙叉臂比麥弗遜造價高。

    戰美 回覆:
    不但造價高,結構也複雜些,零件多,占用空間也大
    很費勁吃 回覆: 戰美
    零件多容易壞 出小毛病 簡單的東西耐用點
  • 2024-03-08 01:54

    原本一塊電池就可以滿足。現在一個車上安了三四個電池。是節能環保還是浪費資源

路咖汽車

簡介:秉承專業態度,創作有趣的汽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