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酷綜藝《盒子裏的貓》:闖關綜藝如何拓寬“情緒”的維度?

冷眼看電視 2024-05-10 14:19:45

優酷綜藝《盒子裏的貓》第五期節目播出後,#戚薇跟李承铉科普夏家三千金#登上熱搜,節目中戚薇重現劇中花式比心的魔性場景,掀起網友爭相模仿。

其實在《盒子裏的貓》剛開播時,冷眼聊到這檔節目時曾說,在集合了大熱的綜藝玩法和頂級綜藝嘉賓陣容的同時,《盒子裏的貓》需要找到屬于自己的節目主題、調性和風格。

這檔每周六12點在優酷獨播的節目,如今已經播到第五期,冷眼能明顯感受到,隨著節目的錄制進程,嘉賓陣容在不斷調整和磨合,藝人對節目玩法也更加適應,再加上單期劇情和各個環節的深度打磨,讓節目在主線搭建上和劇情構建上,漸漸摸索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前期爆笑玩梗,後期靈魂拷問,《盒子裏的貓》跳出了闖關節目的原框架,開始將當下年輕人的情緒安排得明明白白。

如今,“情緒價值”已經成爲綜藝創作的關鍵詞,如何把握當下青年的情緒脈搏?如何戳中當代人的情緒爽點?如何將直擊心靈的主題包裹在輕巧的環節和故事之中?

回看《盒子裏的貓》,這檔闖關遊戲反倒能給我們一些啓發。

嘉賓默契升級,綜藝效果升級

“爆笑”是《盒子裏的貓》的觀衆好評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

全員喜劇人的班底爲節目的綜藝效果奠定了紮實的地基。

陳赫和鄭恺2017年起就活躍在各種遊戲闖關綜藝節目中。此次兩人也是穩定發揮,爲闖關任務,陳赫夾子音再現江湖,隔空聯動天霸動霸tua,讓亞比囧囧囧2.0版本橫空出世,被網友熱評:不愧是撒嬌的神。

林更新雖然不是專攻喜劇的演員,但憑借東北人自帶的喜劇基因和“林狗”的二哈人設,半只腳踏入喜劇的江湖。

王迅也是初代綜藝人,再加上多年深耕喜劇行業,憑借弱小可憐但好笑的人設,在綜藝中摸爬滾打多年。

尹正更是國民度極高的喜劇人,這個自帶BGM的男人,總能憑借快速反應的即興能力、清奇的腦洞和接地氣的表達,成爲爆梗制造機。

而對于一個新綜藝而言,全新陣容的磨合是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在挑選嘉賓陣容的時候,導演組固然會從個性、互補、原生關系、內容適配度等層面全面考量。但不到正式開機,嘉賓之間會産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嘉賓玩哪些遊戲最有“笑果”?這些都充滿不確定性。

這就需要導演組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動態調整嘉賓狀態,而這非常依賴內容團隊的經驗,以及對內容和人的敏感度。

從《盒子裏的貓》目前播出的五期內容中,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嘉賓的狀態在不斷優化。

在節目錄制的進程中,這些經驗豐富的綜藝人,都在不斷尋找各自在節目中的差異化人設和定位。

有的嘉賓在原生人設上,通過《盒子裏的貓》強化出屬于節目的新標簽。

以陳赫爲例,在過往綜藝中,他往往承擔“耍賤賣萌”的形象,魔性的笑聲和打嗝聲成爲他出場的標配。而在《盒子裏的貓》中,他則展現了他腦性男的一面,時常會成爲闖關破局的關鍵因素,如率先猜中“毛手毛腳”,破解“揚眉吐氣”等諧音梗。甚至在群龍無首的時候開始承擔團隊leader的角色,如在保護火苗的環節,制定聲東擊西的戰術、安排人員分工、組織複盤。

部分嘉賓則將自己原生的標簽和人設,與節目的環節設定進行了有機的結合。

王迅在過去綜藝中都以“老實人”的人設出圈。他當內奸,被黃磊翻現場監控錄像找到;明明贏得遊戲,陰差陽錯依然成了接受懲罰的那一個。而在《盒子裏的貓》中,他很好地延續了“老實人”人設,雖然年齡最長,還是最踏實肯幹的那一個。節目中,他的座右銘是“失敗是成功之母”,爲完成泰語翻譯任務跑前跑後、跳上鑽下,別人爭先恐後地調戲戲劇人,他努力幫戲劇人挽尊……

而在這種差異化標簽的基礎上,熟人局沒有顧慮的松弛感,又讓節目疊加了一層爆笑的綜藝效果。

在遊戲的進程中,嘉賓之間不需要尬聊和客套,反而是互坑互怼的橋段不停。林更新讓陳赫獨自闖關,隔著門縫中指揮陳赫打開微波爐,結果誤觸機關。看到兄弟被嚇到,不是第一時間想著出手相助,而是果斷堵門,斷了兄弟退路讓兄弟一人擔著。

而陳赫也可以毫無顧忌在鏡頭前質問林更新爲什麽給他發消息總是“已讀不回”,爲林更新點贊“真狗”。這都是只有熟人局才有的看點buff。

《盒子裏的貓》第五期,節目又創新增加了分組對抗的環節,從一致對外的團戰,到矛盾拉滿的內部PK,更是將熟人局關系發揮到了極致。

爲了獲得遊戲勝利,面對陳赫的“夾子音舒適區”,尹正、張雨绮拿出筆記逐幀質疑,而陳赫則爲了獲得熱度密碼秘密尾隨戚薇李承铉。更緊湊的劇情、更密集的笑點,爲闖關內容帶來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另一方面,嘉賓與戲劇人之間也在變得越來越默契。如果說第一期,藝人面對戲劇人的表演時偶爾還有些“懵”,有時無法迅速吸收劇情和任務線索,或是把握不住戲劇人表演節奏插嘴打斷,那隨著雙方對彼此的了解加深,嘉賓也和擅長現場即興表演的資深戲劇人一起,創造了越來越多的包袱和爆梗。

吳彼飾演“熱度之王”,驕傲地爆出一連串中二度極高的台詞,陳赫一句“這是什麽樣的信念感在支撐”讓吳彼的信念感當場崩塌。鄭恺看到丁一滕一再用突然的咆哮制造驚嚇,表面好心遞上紙巾讓他擦臉,實則貼近丁一滕耳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把戲劇人嚇得現場“掉凳”,轉身尹正又用鑼鼓送上靈魂一擊,彼此配合完成了喜劇的“三番四抖”,引得無數觀衆在彈幕留言“笑到頭掉”。

對于新綜藝而言,要在首期節目就展現滿分的狀態很難,但節目組這種迅速調整的能力,也讓冷眼很是欣賞。

遊戲綜藝如何向內挖掘情緒深度?

邀請有化學反應的綜藝人陣容,用不斷的爆笑名場面提供情緒價值,幫助觀衆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釋放壓力的出口——傳統的遊戲綜藝往往止步于此。

但《盒子裏的貓》沒有單純地停留在“搞笑”,而是開始嘗試借由看似荒誕的劇情和關卡,去向內探尋更深維度的情緒共鳴。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年輕人越來越從過去向外求名求利,轉而向內心探求身心的自恰和松弛。這讓“身心靈”成爲內容行業一直想要探索的一條內容賽道。

但如何將這種頗具厚度的生命命題,和輕松的綜藝情緒結合起來?如何讓這樣的內容有更廣泛的受衆,同時避免“教你做人”的爹味和油膩?

冷眼想借著《盒子裏的貓》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盒子裏的貓》最讓冷眼驚喜的一點就是:雖然節目旨在討論當下的社會議題,極具現實主義色彩,但節目通常會搭建一個頗具“黑色幽默”的平行時空,作爲故事發生的背景。

例如爲了討論“社會規則和自我接納”,第四期節目中搭建了一個無法達成年齡段標准就會被定義爲廢物的“完美社區”。

爲了探討流量和熱度的意義,第五期節目又構建了一個“有熱度才能生存、熱度決定居民一切”的“熱度小鎮”。在這裏爲了獲得熱度,嘉賓們被網絡梗逼瘋,跟風模仿,上演了一出爆笑的人類迷惑行爲大賞,和當下爲了博人眼球不顧一切的網絡環境如出一轍。

同時,爲了增強嘉賓對虛擬劇情的代入感,《盒子裏的貓》堅持以藝人的原生故事和動機篩選飛行玩家。

傳統闖關模式往往需要面對一個問題:嘉賓在闖關過程中的動機是不明確的。最後造成爲了搞笑而搞笑,觀衆也就是圍觀“看個笑話”。

然而,《盒子裏的貓》首次嘗試把嘉賓的闖關過程與自身的經曆綁定。嘉賓從體驗別人的人生,到體驗自己的人生,而這樣的用心,讓整個闖關過程帶來的震撼和沖擊,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維度。

讓冷眼印象最深的,就是節目探討精神內耗,請來了內娛“老內耗人”黃曉明擔任飛行玩家。

2017年黃曉明在接受易立競采訪的時候,就聊到了過去因爲“鬧太套”被全網嘲時,一度覺得自己在這世界上“連狗都在唾棄”。而他將這一切都歸咎爲自己沒有做好選擇,沒有完成該完成的事。

這完全是內耗型人格的思維方式。

正因爲有這樣的經曆,黃曉明應該比任何人都了解社會帶來的內耗。

在闖關的最後一個環節,當黃曉明走進那些自我譴責組成的“規則空間”裏,立刻明白過來,裏面一句句都在寫他:一定要保持謙卑、一定不能讓別人挑出毛病、一定不能讓別人嫌棄、不要拒絕朋友……“字字觸目驚心”。

在闖關規則的引導下,嘉賓們一起用彩色顔料抹除空間內的規則。在一通肆意妄爲的破壞和發泄後,隔著鏡頭我們都能明顯感受到,黃曉明一直以來內心的壓抑和內耗,在這一刻終于得到釋放。

在當期的後采中,黃曉明就表示:在這個過程中,他也在打碎很多東西,打碎自己所謂的追求完美、打碎自己的玻璃心,只有打碎了這些,才能真正的做自己。

這種力量也傳遞到了觀衆身上,彈幕上滿屏都是“我也想扔”、“抱抱屏幕前的你”。

最後,一場沉浸式的戲劇表演成爲了這次“心靈奇旅”的出口。

相較于大型舞台的華麗舞美,《盒子裏的貓》中極簡的舞台和聚焦的燈光,反而能將觀衆的注意力,從外在世界的紛擾,重新引導回內心世界,從而和嘉賓一起完成一場向內的對話。

吳彼、丁一滕等專業的戲劇演員極強的表演功底,極大強化了舞台給人的沖擊力。

第四期節目中,丁一滕飾演了普通人的成長,在跑步機履帶上,被“完美”的標准驅使不斷向前,停不下來。成爲優秀學生、考入大學、進入職場、學會人情世故、步入30歲和“完美對象”火速結婚……最終在一聲聲“快點”的催促下,被不斷加速的履帶甩下,重重跌倒,同時也將“世界上真的有絕對的完美存在嗎?”這樣的靈魂拷問,直送觀衆的內心,爲節目增添了幾分藝術性和先鋒性。

通過5期節目,《盒子裏的貓》已經成功構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內容路徑:前期用荒誕的劇情和爆笑遊戲牽引觀衆進入一個與現實巧妙對應的平行時空,中期的反轉戳破真相構成劇情高潮,尾聲則用直擊心靈的戲劇和嘉賓的最終抉擇完成一次深度的思考。

在這條路徑之下,熟人局和全員綜藝嫡長子的頂級喜劇人陣容,構建了節目國民度的基礎,爆笑的輕松娛樂完成了闖關遊戲節目的基本情緒功能,而恰到好處的荒誕劇情,則有效避免了厚重社會議題可能帶來的“爹味”。

從前半段的爆笑闖關,到結尾直擊靈魂的心靈拷問,從有意思到有意義,《盒子裏的貓》走出了一條綜藝情緒維度的新路徑。

而後續是否還會有驚喜,冷眼將做好筆記,持續追更。

0 阅读:41

冷眼看電視

簡介:提供獨家節目解析,深扒節目制作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