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反腐”清洗王室,當面翻臉拜登,沙特王儲小薩勒曼有多狠?

協虎戰爭史 2024-03-15 21:55:21

現代世界,建立在一個嚴密的工業體系之上,這個體系的頂點是把控技術的西方,最下面是供應原料和能源的中東、非洲,中間則是當工廠的東亞,以及扮演市場的拉美和東歐。

這個布局的官方名稱叫“世界市場”,自從冷戰以來,該體系不斷擴大,但一度無人能打破秩序。冷戰末期起,美國還有市場的“執法權”,各個國家仰其鼻息,沒人敢不給美國人面子。

一直到近10年,崛起的中國開始對美國發起挑戰,讓美國十分頭大。

緊跟中國之後,沙特這個美國老牌盟友、曾經的鐵杆小弟,居然也跟著掀了桌子。

2022年,沙特王儲小薩勒曼公開對抗美國,拒絕美國增産石油的要求。拜登無奈親自訪問沙特,結果沙特政府派記者追著問拜登:“總統先生,現在我們還是不是賤民?”

小薩勒曼王子,就是沙特現任國王老薩勒曼的小兒子,他已經是沙特的實際控制者,這是沙特百年來第一次把最高權力交給“王三代”。

從2014年起,小薩勒曼就進入政府高層,用反腐、改革樹立威信,他還參與了也門內戰,彰顯國際存在感。

雖然小薩勒曼政績斐然,但世界各國不是靠他的工作能力認識他的。

薩勒曼的揚名之事,是2018年的一場謀殺——此事讓沙特王室站在風口浪尖,小薩勒曼本人否認指控,但沙特國內的異見分子認爲這就是王儲的作風:

王儲做事向來狠辣,反腐時不顧同胞情誼,把兄弟和叔伯們抄家;堂姐吐槽他,他就把堂姐關進監獄。

狠人小薩勒曼背後有父親支持,所以在國內無人能擋,那麽小薩勒曼其人有怎樣的故事?他在國內反腐的手段有多狠?爲什麽他這麽看不慣拜登老爺子?

【一】衆望所歸的王儲:小薩勒曼

如今的沙特阿拉伯,按照曆史應該算“沙特第三王國”,開國君主伊本.沙特1932年建立了這個酋長國,並逐步統一阿拉伯半島。

在近一個世紀裏,沙特王國産生了7位國王,除了沙特本人外,其余6位都是他的兒子。

很明顯,沙特王室的傳承,還是阿拉伯部落的傳統——兄終弟及,所以後來的國王年紀越來越大,上台就是七八十歲,而且眼瞅著就要後繼無人了。

爲此,薩勒曼國王在2015年登基後,先把最小的弟弟穆克林親王放在王儲位置上,但沒過多久就換掉了他,換上在國內聲望極高的侄子——主導建設國安體系的納伊夫王子。

2017年,無功無過的納伊夫王儲又突然被廢除,薩勒曼國王的第8子,小薩勒曼繼任王儲。

彼時小薩勒曼名不見經傳,他生于1985年,是老薩勒曼第三個王妃的大兒子。

但和大部分王子留學海外不同,他一直在沙特上學、工作,20歲出頭就幫助父親處理政務,于2009年擔任利雅得省省長助理。

老薩勒曼當時還不是王儲,小薩勒曼更是王室的小透明、路人甲,沒人能料到,8年後他會成爲沙特的儲君。

2015年,沙特國王阿蔔杜拉去世,薩勒曼繼位成爲國王,2年後就讓小薩勒曼當了王儲。

彼時,雖然小薩勒曼頭頂上有好幾個哥哥,但國王就鍾愛這個小兒子,一方面是因爲小薩勒曼確實出色,另一方則是爲王室的未來考慮。

小薩勒曼能力出衆不假,更重要的是,他沒有接受西方的文化熏陶,沒有跟西方商界、政界有太深的糾葛。

縱觀整個中東,諸國的王室後代往往都心向西方,因爲他們從小接受西式教育,後來在西方上大學,做生意,把西方當做精神家園,把祖國當做自己的提款機。

王室們甚至厭棄祖國的制度和文化,阿聯酋、卡塔爾、沙特本國都有類似的問題。

所以,小薩勒曼這種“土著”最難能可貴,不僅國王認爲他更可靠,王室一些老親王也看好他。

而當小薩勒曼當上王儲後,國王就當起了甩手掌櫃,讓兒子搞外交和經濟。結果這位年輕的王子一出手,就讓沙特王室發生地震。

【二】大刀闊斧改革,小薩勒曼清理王室

2017年末,小薩勒曼突然對自己的親人出手,他派出軍警闖到全國各地的王宮,把500多名王族成員抓到利雅得的裏茲卡爾頓酒店軟禁。

很快,這些人都被安上貪汙受賄和偷稅漏稅的罪名,核心有十幾個親王和王子,個個身家不菲。

著名阿拉伯世界首富,“中東股神”瓦利德王子也被關了起來,他的父親塔拉勒貪汙之名遠揚,家族有大量財富說不清來源。

瓦利德使盡渾身解數,甚至找了外國政客說好話,依然于事無補,最後交了百億美金的“贖身費”才得以脫身。

其他貴族們也紛紛“慷慨解囊”,小道消息說,沙特政府收走3000億美金的贓款,全部充公,要知道沙特的GDP才8000億美金。

有人問過小薩勒曼相關的問題,王儲說這個數字太過誇張,他承認自己追剿了千億美金的贓款,但這些錢都會用在國家建設上。

在2019年,沙特又狂撒100多億美金給底層人民發福利,這給小薩勒曼贏得了好名聲。

實際上,沙特至今還是個神權王國,王室就等于國家本體,沙特人對此毫不避諱。在建國百年裏,國家的財富就等于王室的財富,所以王子們個個富得流油。

該國大大小小5000多個王子,控制著沙特國內的所有重要企業和政府部門,親王、王子、公主們的貪汙行爲擺在台面上,直到21世紀後才在國王督促下有所收斂。

在這樣的國家,反腐是高壓線,這種行爲就是“我反我自己”,容易造成內亂。

所以,小薩勒曼做的事,背後必然得有國王和老親王們的點頭。

實際上,在2015年後,沙特因爲油價下跌而痛苦,國家開銷大,但收入提不上來,這個“世界級土豪”居然連公務員工資都拖欠,引起民衆不滿。

這時候王室貴族們還天天豪車別墅,到處炫富,明顯不利于籠絡人心。于是,薩勒曼父子才索性拿他們開刀,既補充了國庫,又平息了民憤,一箭雙雕。

而小薩勒曼手裏有了錢,很快又主導了和美國的新軍購。

彼時,美國剛剛離開敘利亞,直接導致敘利亞和伊朗的聯盟不可撼動,沙特感到了危機。小薩勒曼爲此緊急出訪美國,又邀請特朗普訪問利雅得,最終雙方簽訂了千億美元軍購合同。

作爲回報,特朗普答應出售尖端武器,包括F35戰機,並撮合沙特和以色列和解,雙方交換關于伊朗的情報。

買美國武器,是沙特交的保護費。因爲沙特大軍還在南方參與也門內戰,每年消耗300億美金的軍費。這個口子是沙特主動打開的,目的是防止伊朗把“什葉派釘子”插在自己邊境上。

但沒曾想,沙特軍隊浩浩蕩蕩開過邊境,結果卻深陷戰爭泥潭,打成了爛仗。所以沙特買武器,換情報,本質也是爲了改善軍隊裝備,緩解戰場壓力。

至于也門內戰,本就讓王室焦頭爛額,結果沙特著名筆杆子——記者卡舒吉卻在海外經常嘲諷薩勒曼父子,說兩人倒行逆施,窮兵黩武,最後會自討苦吃。

卡舒吉的言論,因此釀成2018年10月20日的沙特駐土耳其大使館刺殺案——卡舒吉被沙特王室的特工刺殺,本人被活活肢解,分散運出大使館。

此事被土耳其曝光後,全球對小薩勒曼口誅筆伐,美國政客拜登更是痛斥沙特爲“賤民國家”。但沒想到,這件事情沒把小薩勒曼推上風口浪尖,反倒讓他在國際上“一戰成名”。

在2019年,薩勒曼國王的侄女——小薩勒曼的堂姐巴斯德公主批評堂弟“獨斷專行”、“殘暴不仁”,結果公主和女兒宣告失蹤,被軟禁在一所監獄裏。

公主曾用社交網絡求救,但沒人能把手伸入沙特腹地。

後來,有類似遭遇的人也不少,例如費薩爾、艾哈邁德等王子也被軟禁,他們不僅有錢,而且有人脈,被視爲薩勒曼父子的潛在對手。

2020年,沙特實權人物,前王儲納伊夫王子被捕,理由居然是“叛國”。

一樁樁一件件,都能看出小薩勒曼在政治上的心狠手辣。

【三】美國衰落,小薩勒曼緊急轉舵

打擊王室的異己,是薩勒曼父子的布局,老國王已經鐵了心在這一代人結束兄終弟及制度,搞父子繼承制度。

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集權,讓權力和財富集中在國王家族周圍,減輕部落式的“酋長民主”對現代國家的危害。

集權還能更好地推動經濟、文化改革,防止扯皮,這是沙特未來唯一的道路。

至于小薩勒曼,盡管對“敵人”殺伐果斷,但他也有溫柔的一面。

2017年剛當上王儲時,小薩勒曼就給女性松綁,允許女性開車和公開運動,並擴大公務體系的女性比例,這獲得全世界的正面評價。

小薩勒曼還招商引資,要建立“沙特的硅谷”,並設立“沙特2030願景”,計劃在2020年減輕石油依賴,2030年打造一個高新技術爲龍頭的,多元化發展國家。

與此同時,沙特也開始主動舉辦國際賽事,開音樂節,邀請跨國公司設立分部。小薩勒曼本人也投資了西方多個技術巨頭,爲未來“開分店”進行布局。

但在沙特自身大踏步發展的同時,沙特對美國的態度也越來越差。

2020年,拜登取代特朗普成爲新任美國總統,但這位民主黨大佬曆來不喜歡沙特。他一上來就叫停了F35戰鬥機的軍售,這是沙特心心念念的武器,是未來國防的中流砥柱。

沙特非常憤怒,小薩勒曼幾次講話說“沙特的政策以後不跟美國走”,他和拜登的矛盾幾乎公開化。

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美國希望沙特增産原油,打擊油價,讓俄羅斯出血,沙特則對此提議毫無反應。

雖然拜登總統親自在夏天前往沙特訪問,但小薩勒曼的表現不冷不熱,對拜登所說的“美國會支持沙特繼續發展”、“不會容忍俄國和中國在中東壯大”不置可否。

當然,美國提出合作建設基礎設施,加強軍事合作,沙特則都照單全收。

至于美國要沙特增産,小薩勒曼考慮了半天,扭扭捏捏才答應年底增加10萬桶産量。結果到了年底,沙特突然宣布石油每日減産100萬桶,狠狠打了拜登的臉。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拜登在沙特訪問時,就有記者在現場高喊:“你來賤民國家幹什麽?”

要知道,在沙特這樣的國家,這種嘴仗只可能出自王室的安排。很明顯,小薩勒曼是鐵了心要和美國過不去。

當然,小薩勒曼看拜登不順眼,有卡舒吉案的私人恩怨,也有兩國關系的變化原因。

美國發展了多年頁岩油,2020年全面商業化,現在已經成爲世界最大的原油出産國之一,每天出口300萬桶,是沙特的競爭對手。

以前,美國是沙特頭號客戶,現在卻變成搶生意的對手,沙特自然沒有好臉色。

不過,美國恢複石油出口,跟小弟們搶飯吃,也是國內的經濟形勢使然:美國在近10年裏不斷衰落,金融帝國的後遺症——經濟泡沫,已經越來越明顯。

沒有實體支撐的經濟水分很大,出口石油是穩定可靠的賺錢方式,美國不能放棄。但美國這一無奈之舉,則造就了自己在中東的失勢,也包括小薩勒曼的沙特和美國鬧掰的局面。

其實,近些年來,當敘利亞戰爭打完,俄羅斯和伊朗已經在中東彰顯了存在感。美國共和黨政府認爲中東已成“雞肋”,有意離開中東,轉而把注意力放在東亞,圍堵中國。

但美國如果走了,或者在中東旁觀,沙特的體量絕不可能單獨和伊朗對抗,所以薩勒曼家族自然不會睜眼看著自己成爲“荒野中的枯木”,獨木難支。

于是,沙特決定見風使舵,借中國向伊朗示好,改變自己面對的局面。

現在,小薩勒曼面對的世界,和傳統的世界已經是兩個不同的局面。他已經可以不看美國的臉色,中俄足以填補中東的空白。

中國的軍事、科技、財力都在趕超美國,小薩勒曼看在眼裏,所以他和中國加深合作,以軍事和經濟爲開端,近些年已經深入到外交領域。

2023年,中國促成伊朗和沙特恢複外交,這就是劃時代的功績。

如此看來,小薩勒曼上台不到10年,就讓沙特的內外局面煥然一新,老薩勒曼國王挑選接班人的眼光的確了得。

至于中東的未來,也許不會再呈現美國一手遮天的局面了。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接連換儲後,沙特迎來“薩勒曼王朝”》,丁隆

2.《沙特反腐比《甄嫘傳》精彩百倍!》,李光鬥

1 阅读: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