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李敏大婚的珍貴合影,毛主席站在中間,據說當天破例喝了幾杯

史海任我行 2024-05-02 17:08:19

對于父母來說,兒女最讓他們牽腸挂肚,而看著孩子成家立業並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更讓他們感到欣慰和滿足。

在這個問題上,毛主席也是一樣的,因而不管是長子成婚,還是長女嫁人,他都十分上心。

尤其是毛岸英結婚的時候,正是開國大典後不久,毛主席興奮的心情可想而知。

時隔十年,毛主席的女兒李敏也要嫁人了,而他不僅全部包辦了婚禮事宜,更是在婚宴上與賓客暢飲,展現了難得的開懷。

毛主席又有了小嬌娃

毛主席是在1935年的十月帶著賀子珍來到陝北瓦窯堡的,隨後他做出了東征的決定,但這次軍事行動遭遇了失敗,劉志丹同志也在東征中犧牲了。

迫于無奈,毛主席在1936年的年中決定將駐地遷往保安,而他也正是在抵達保安三天後遇到了埃德加斯諾,得益于這位傳奇的記者,毛主席和賀子珍的名字得以被國內外的人們熟知。

當時,斯諾還爲賀子珍照了一張相,而照片中的賀子珍看起來已經有身孕了。

這是賀子珍第五次懷孕,但在此之前的四個孩子盡管都平安降世,卻沒能一直留在父母身邊,或是夭折,或是送人。

因此,對于這第五個孩子,無論是毛主席還是賀子珍都十分關切,毛主席囑咐賀子珍說:“你安心休養,其他事情不要管。”

在賀子珍養胎期間,另一件大事發生了,那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毛主席在收到事變的電報後一夜未眠,他告訴周總理一定要和平解決此事。

恰在此時,一個警衛員跑來彙報說賀子珍要臨盆了,他還開玩笑說:“這下是雙喜臨門了!”

毛主席當然沒閑心說笑話,他趕緊讓警衛員去找劉志丹的遺孀同桂榮來爲賀子珍接生。

當晚,同桂榮在窯洞裏忙碌,而毛主席一直在外面焦急地等待。好半天才聽到了孩子的哭聲,毛主席的臉上頓時有了笑容。

此時,鄧穎超和康克清也趕了過來,她們趕緊問:“怎麽樣,生了沒有?”

毛主席哈哈一笑,說:“生了,生了,像母雞下蛋一樣,子珍生了一個大雞蛋!”

聽著毛主席的玩笑話,鄧穎超等人隨即笑著走進房間去,然後抱起襁褓中的嬰兒一臉憐愛地逗弄,她說:“這孩子這麽瘦小,真是個小嬌嬌啊。”

毛主席聽了,頓時有了想法,他說:“子珍,我看孩子就叫嬌嬌吧。”

于是,半生漂泊的毛主席在陝北的這間窯洞裏,終于有了自己又一個女兒——毛嬌嬌。只不過,人們更熟悉她的另一個名字,也就是李敏。

在李敏出生後不久,黨中央就要搬去延安了,毛主席還對懷中的女兒說:“我們要去延安了,嬌嬌真幸福,生下來就要進城了。”

從保安到延安,大部隊一共走了四天,而這一路上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毛主席抱著閨女,足見他對李敏的寵愛,當然這也是爲了體貼賀子珍。

誠如毛主席所說,李敏確實是一個幸福的孩子,她生來就不用像哥哥姐姐一樣漂泊,好歹有著父母的陪伴。

只不過,李敏的人生同樣充滿了曲折,在她還不到一歲的時候母親就抛下她去了蘇聯,所以李敏只能被寄養在延安的保育院。

直到四歲,李敏在毛主席的安排下搭乘一架蘇聯的轟炸機前往蘇聯,而這一去就是七年,在與媽媽分別三年後,李敏就要再次與爸爸分離兩地。

時間來到1947年,王稼祥同志要到蘇聯治病,期間他想到了毛主席的前妻賀子珍也在蘇聯,就想去探望。

但讓王稼祥震驚的是,蘇聯方面竟然告訴他:賀子珍患有精神病,現在正在瘋人院治療。在費了一番周折後,王稼祥才得知了真相並救出了賀子珍。

原來,賀子珍是被誣陷爲精神病的,起因不過是她耽誤了每月的工作指標,結果遭到一個帶有種族歧視思想的蘇聯官員的謾罵和構陷,以至于在瘋人院關了好幾年。

至于李敏,則一直生活在國際兒童院,在戰爭期間挨餓受凍,也吃了不少苦。

了解原委後,對賀子珍母女二人遭遇十分感慨的王稼祥當即給毛主席發電報,請求送她們回國,而毛主席當即予以批准。

就這麽著,在1947年的秋天,賀子珍帶著李敏從蘇聯返回,她們落地哈爾濱,並在此暫住。直至建國前夕,李敏才在姨媽賀怡的帶領下來到北京,回到了她日思夜想的爸爸身邊。

洋娃娃變回國

與女兒分別的時候,她還只是一個四歲的小姑娘,等到再次重逢,見到的已經是一個十一歲的少女。不過,不管時光磨平了什麽,唯一無法磨去的就是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愛。

在北京香山別墅裏,毛主席與女兒重逢了,當李敏喊著“爸爸”撲向他的時候,毛主席也帶著滿臉幸福的笑容擁抱著她,並一再念叨“嬌嬌,我的嬌嬌。”

這一幕,要說與七年前有什麽不一樣的話,也就是李敏的口音顯得十分別扭,因爲在蘇聯長大的緣故,她已經習慣說俄語了。

毛主席對此還很高興,他對其他幹部同志介紹說:“我有一個外國女兒,喏,就是她!”可見,毛主席對自己有一個寶貝女兒始終很自豪。

在這裏就不得不問,毛主席這麽愛李敏,爲什麽要送她去蘇聯?他和賀子珍又是怎麽回事?

這件事怨不得毛主席,當初賀子珍之所以出走是因爲和毛主席吵了一架,毛主席爲此嚴厲訓斥了賀子珍,導致後者負氣出走。

這本不是一件大事,只要哄一哄總會過去,但賀子珍的脾氣太執拗,不僅不聽毛主席的勸阻和挽留,就連其他的人好話也一概不聽,最終她坐上了去蘇聯的飛機。

需要說明的是,賀子珍出走的時候還懷有身孕,而她在蘇聯生下了自己第六個孩子。

這次是一個兒子,賀子珍給他取名爲廖瓦,只可惜這個孩子因爲肺炎夭折了,賀子珍爲此深受打擊。

于是,毛主席就把女兒送到了賀子珍身邊,一來是爲了陪伴她,二來也確實是自己沒有過多精力照顧。

只是毛主席也沒想到,這一連串的意外完全改變了自己一家人的命運軌迹,不僅讓他和賀子珍從此徹底分手,也讓女兒吃了這麽多苦。

因此,在李敏回國後,即便賀子珍已經無法和自己重歸于好,毛主席還是把女兒接到了自己身邊養育。

由于女兒漢學教育缺失太多,毛主席于是安排李敏到八一小學當了一名插班生。

也是在此時,毛主席把女兒的名字從毛嬌嬌改爲了李敏,“李”來源于他此前的化名李得勝,“敏”來源于古語“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這樣做就是爲了女兒能以一個普通學生的身份在八一學校學習和生活。

在後面的日子裏,毛主席傾盡所有彌補對女兒的愛,每當空閑的日子,他總要和女兒一起度過。

尤其是炎炎夏日裏,毛主席在一天的勞累後獲得片刻休憩,他會躺在椅子上搖著一把扇子,而女兒和其他孩子往往一起圍在他身邊,大家七嘴八舌的聊天,場面一度十分歡快,毛主席也非常享受這種天倫之樂。

不過,毛主席對女兒的愛也不是無限度,他老人家在這件事上分的很清楚,在需要嚴厲的時候從來不會打哈哈。

比如有一次,毛主席的專車司機順路載了李敏回家,這就讓毛主席很不高興,不僅嚴厲批評了司機師傅,也連帶著批評了李敏。

還有一次,李敏把印尼總統蘇加諾送的牛奶和咖啡煮著吃了,這也讓毛主席很不高興,他還爲此開家庭會議,要求李敏要保持樸素作風。

這些事情都說明毛主席在兒女教育上有自己的准則,力求讓自己孩子都能做到勤儉樸素、心懷人民。

在毛主席的教育下,李敏的成長道路十分順利,而她同時也順利成材,成爲了北師大化學專業的一名高材生。

但讓毛主席感到意外但又驚喜的是,正是在大學期間,寶貝女兒戀愛了。

毛主席的幸福一日

在1958年的一天,李敏向毛主席坦白了自己的戀情,她愛上了一個叫孔令華的小夥子,對方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生,同時也是李敏的中學同學。

毛主席在聽說後,還是很高興的,畢竟女兒已經二十二歲了,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了。

毛主席于是問:“這個小孔家裏是幹什麽的呀?”

在得知孔令華其實就是開國中將孔從洲的兒子後,毛主席恍然道:“哦,原來小孔的父親是孔從洲啊,我知道他。”

這裏要提一嘴的是,孔從洲並非是紅軍老將,事實上他是解放戰爭中投誠的國民黨將領。

與其他國民黨將領不同的是,孔從洲的上司是楊虎城,當年的西安事變也有孔從洲的功勞,因而他也算是民族英雄了。

但也因爲這件事,連同楊虎城、孔從洲在內的整個西北軍集團都被蔣介石嫉恨,後來楊虎城落難,西北軍也屢次遭到蔣介石的針對,最後孔從洲幹脆就帶兵起義了,毛主席爲此盛贊:“三十八軍是我黨統一戰線工作的典範。”

最後,毛主席決定在1959年的暑假爲李敏舉辦婚禮,地點就定在中南海的頤年堂。

在婚禮開始前,毛主席到廬山去參加會議,也是在此期間,他秘密會見了已經十數年未曾謀面的賀子珍。兩人談起女兒的婚事,賀子珍說:“你同意,我也同意。”

而說起當年分別的事情,賀子珍終于對毛主席表示了懊悔:“當初是我年紀小,不懂事。”

只是事到如今,也只能空留懊悔與遺憾了。

廬山會議結束後,毛主席匆匆趕回北京,李敏和孔令華也趕到火車站來迎接。見面後,毛主席就問:“你們結婚要請多少人?”

李敏回答:“現在只有劉思齊姐姐和毛遠志姐姐。”

這兩人分別是毛岸英的遺孀和毛主席二弟毛澤民的長女,而毛主席則表示:“你出生的時候,鄧媽媽,康媽媽,蔡媽媽都在,結婚了要請人家喝杯喜酒。”

聽毛主席這麽說,李敏趕緊點頭。

定下賓客名單後,就是婚禮的安排。其實當年的婚禮舉辦地很簡單,三十多位客人,置辦了幾桌酒席,每桌八道菜。

新郎新娘並沒有婚紗穿,孔令華的“禮服”是李敏用攢下的錢買的,但也只夠買一件襯衫和一雙皮鞋,褲子沒有買新的。

李敏穿的更樸素了,就是她往常的一件藍色連衣裙。而他們的婚房是中南海的松壽齋一間舊舍,李敏租來一套家具布置了一下,貼上大紅喜字,看起來同樣喜慶浪漫。

等到婚禮當天,人們紛紛前來爲毛主席賀喜,而在見到親家公後,毛主席欣喜地表示:“你能來真是太高興了,你的兒子不錯。”

孔從洲此時也滿面春風地說:“能和主席成爲親家,是我的福氣。”

在一片熱鬧歡慶的氣氛中,毛主席不斷和賓客推杯換盞,不知不覺多喝了好些酒。

但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在這樣一個喜慶的日子裏,又是和這麽多親人朋友一起慶祝,由不得毛主席不高興,多喝些酒又有何妨。

婚宴結束後,毛主席還拉著大家夥一起合影留念,于是就有了那張彌足珍貴的照片。

雖然照片是黑白的,但我們依舊可以看出人們臉上的喜氣,鄧大姐也笑得非常開心,想來看著自己抱過的嬰兒如今成家立業,也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在度過這完滿的一天後,衆人的生活都回歸平常,但對毛主席來說,這才只是開始,等到李敏爲他生下外孫孔繼甯,他對家庭的期待才是真的圓滿了。

結語

身爲毛主席的女兒,李敏的人生是曲折的,這是因爲她生在動蕩的戰爭年代,因而吃了不少苦。尤其是在父母分手後,一度成爲一只漂泊的幼鳥。

但李敏的人生同時又是幸福的,毛主席對她的愛從未變質,守護並教導她長大,然後又看著她走進婚姻的殿堂中。

相信在1959年的那個夏日,是他們父女人生最開心的日子之一,毛主席是看到女兒長大後感到欣慰,而李敏是爲父親對自己付出的感動。這段屬于開國領袖的故事,也在感動後來的我們。

100 阅读:28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