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斬殺華雄之時,還有4大高手在場都能殺華雄,只是各有小心思

淵澤之觀 2024-04-11 14:13:12

“溫酒斬華雄”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精彩片段。這一斬,使得關羽一戰成名,從此揚名天下。

但其實,當時的在場人中,除了關羽,還有四大高手亦有實力斬殺。那麽這四位究竟是誰?“溫酒斬華雄”在曆史上又是否真實存在呢?

同仇敵忾卻各懷私心

公元190年,漢室危在旦夕。董卓謀逆,奈何帝威不顯,天子無光,弱君難制董賊之囂。群臣悲痛心中,無力回天。

可若無亂世,何來英雄?

十八路諸侯紛紛響應,同仇敵忾,誓要誅殺董賊,討回公道……

諸侯之中,有幾位我們熟悉的名字,如渤海太守袁紹、長沙太守孫堅、南陽太守袁術、北平太守公孫瓒,以及西涼太守馬騰。

而另有三人,後來更是名揚千古,只不過此時的他們,還未有顯赫的身份。三人名爲——劉備、關羽、張飛。

劉關張此次前來,歸屬于公孫瓒麾下。劉備與公孫瓒曾爲同門師兄,劉備正是借助這一層關系,加入了“討董大聯盟”。

十八路諸侯當中,兵力最強、家世顯赫的袁紹,理所當然地被推舉爲盟主。

諸侯深知,滅董必先救天子,可要救天子,就得打入洛陽,那就必經虎牢關。虎牢關,又稱汜水關,此關與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加之董卓擁有猛將呂布,可見此戰難度不小。

在這種情形下,先鋒部隊尤爲關鍵。長沙太守孫堅站了出來,願兵作先鋒。

安排妥當後,盟主袁紹展開誓師大會,他的言辭慷慨激昂,聽得衆人落淚,隨後他們歃血爲盟,發誓定要齊心協力,誅殺董賊。

不過,別看諸侯現在這副模樣,他們只是表面功夫。看似忠心報國、同仇敵忾,實則野心勃勃,各懷鬼胎。有的是想在這亂世中獲得地盤,有的只是想看清形勢。

濟北相鮑信和南陽太守袁術接下來的做法,印證了這一點。

鮑信擔心孫堅搶去頭功,便偷偷派弟弟鮑忠領一支小股部隊,抄小路先去挑戰。鮑信這麽做,無異于讓弟弟送死,對手相當輕松地將其斬殺。

殺他的人,名爲華雄,身高九尺,長得叫一個“虎背狼腰”,留著一頭與中原人不一樣的發型,看起來像只獅子。華雄被稱爲西涼地區第一勇士,在董卓麾下的武力可排第三。

鮑信的提前進兵,並不耽誤孫堅的行動。孫堅軍起初勢如破竹,斬殺華雄副將胡轸,但很快他遇到一個難題——軍中沒有糧食了。

即便是江東“猛虎”,如果吃不飽飯,就等同于毫無威脅的“餓虎”。

負責此次後勤補給的,是袁紹的弟弟袁術,他並非能力不行,而是故意不送,因爲他的想法跟鮑信差不多——如果孫堅破洛陽、殺董卓,那麽就是除“狼”得“虎”。

華雄得知孫堅缺糧,便在夜裏對其發動襲擊,使得孫堅落荒而逃。他的手下愛將祖茂,也在此戰中被華雄所殺。

斬殺小小華雄,何需飲酒壯膽

“報!華雄正在外邊叫罵!”

諸侯聽聞,紛紛前去觀望,只見華雄手扛大刀,朝他們吼道:“爾等雜碎,如鼠一般藏匿于此。若有半分英雄氣概,便與我一決高下!”

諸侯心裏清楚:華雄的挑釁,不過是想挫敗他們的士氣,對整體戰局的影響不是很大。

但直到曹操說了一句“若打不過華雄,何以擊呂布”。

袁紹終于開口了:“誰能挺身而出單挑華雄?振我軍威!”

關羽正欲邁步上前,劉備卻伸手一擋。

袁術旗下骁將俞涉應聲而出,然而,他與華雄交手還未到三個回合,首級便被扔了上來。

“太狂妄了!”諸侯們的眉頭緊皺不已。

“我願迎戰,誓斬華雄!”說話的,乃是韓馥手下上將潘鳳。

“若能取下華雄首級,賞金百兩!”袁紹滿載期待地看著他。

潘鳳手持大斧,駕馬沖去,去了沒多久就回來了,不過,只有人頭回來。

在這兩場單挑中,劉備身邊的關羽,一直在仔細觀察華雄的每一招每一式,悉心剖析其弱點。關羽深知,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可以讓他大哥劉備立威的機會,也是讓盟軍立威的機會。

“還有何人敢來送命?倘若無人,快快下跪投降!”華雄望著諸侯,哈哈大笑,可謂是侮辱性極強。

“小將願去迎戰,必將其首級獻于帳下。”

衆人看向說話之人,只見其身材魁梧,一頭長發,以青絲束之,垂至腰間。他的雙眉如刀削,丹鳳眼,髯長而濃密,皮膚則呈微微的紅暈,給人一種英勇慷慨的感覺。

諸侯們望著他,心生些許期望,不過,當得知他是一名弓手時,期望徹底淪爲失望。

“這裏是以刀會敵的場合,非比拼射術之所在!趕緊滾出去!”袁術怒斥道。

冀州刺史韓馥也不屑地諷刺道:“可笑至極!我虎將潘鳳都已死于華雄刀下,一個區區弓手憑何出戰?”

惟有曹操,眼中閃爍著一絲欣賞之色,他說:“諸位,勿需拘泥于身份。既然此人信心滿滿,自當有其過人之處。何不讓其一試,華雄又豈能辨他是弓手。”

曹操舉起酒碗,向關羽示意,道:“關羽兄弟之膽氣,曹某佩服。來,我敬你,祝你凱旋。”

然而關羽卻擺了擺手,淡然說道:“免了,斬殺小小華雄,何需飲酒壯膽?待我歸來再飲。”

于是,在第三場決戰中,代表諸侯聯軍出戰的,便是——關羽關雲長。

華雄望著關羽,嘴角勾起一絲輕蔑的微笑,內心自忖又是一介無名之輩,料定必能速戰速決。

而此時的諸侯們,有的都懶得觀戰,有的甚至在商議下一輪派誰出戰。

突兀間,只聽戰鼓雷動,歡呼聲震撼蒼穹。

這聲音近在咫尺,顯然不是敵方。

諸侯們趕緊跑去一瞧,便見那位丹鳳眼、長胡須、紅皮膚正駕馬疾駛而歸。他的身姿飄逸無比,他的眼神威嚴堅定。

而當諸侯看見關羽手上的華雄首級時,頓時歡呼雀躍,對著他激動地大喊:“真英雄也!真英雄也!”

“把人頭還給董卓。”關羽反而很淡定,未露喜色。

曹操舉起酒碗,遞給關羽,說:“酒還溫熱,關羽兄弟請。”

爲表獎賞,袁紹增設第十九路兵馬,任命劉備爲統兵將軍。

關羽的這一刀,不僅結束了華雄的囂張跋扈,更是在士氣低落的聯軍中點燃了火種。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只有關羽一人能做到這點。

事實上,在當時那場對決中,還有4位頗有實力的武將,他們同樣也能斬殺華雄。

孫堅

也許有人疑惑:孫堅此前被華雄打得落荒而逃,爲何還能入選?

確切來說,孫堅是被自己人“坑”了,並不是被華雄打怕了。

這事兒都得怪袁術,他嫉妒孫堅武功蓋世,怕被搶了頭功,因此暗中撥弄是非。孫堅原本已經打得華雄節節敗退,可就在此時,突然發現沒吃的了,導致將士拿刀時手都是抖的。

這種情況下,見華雄前來偷襲,當然一心只想著逃命了。

孫堅所遭遇的這場失敗,讓他疲憊不堪,特別是在他的愛將祖茂犧牲之後,孫堅更是深感悲痛和失意。這樣的狀態,無論從情感還是體力上來說,都不適合挑戰華雄。

但“江東猛虎”的名號,可不是白得的,無論是一對一單挑,還是騎術、箭術,孫堅都是頂級水平,而鮑信和袁術的“使絆”,也從側面體現出孫堅有多強。

因此,我們可以斷言,在正常戰鬥狀態下,孫堅完全有能力斬殺華雄。

曹洪

曹洪是曹操的堂弟,同爲沛國谯縣人,所以當曹操加入諸侯討董時,曹洪作爲親族自然支持。曹洪的武力也很強,他後來的表現足以證明這一點。

在諸侯聯軍與董卓軍的激戰中,曹操在追敵之際,遇上了遼東猛將徐榮。

戰況突變,曹操部隊被殺得潰不成軍,他本人更是中箭受傷,連馬匹也倒在地上。眼看後方追兵逼近,曹操極度絕望。

就在這時,一匹駿馬疾馳而至,穩穩停立于曹操身旁。馬上之人把他拉上馬背,自己反而下馬步行,高喊道:“孟德兄,速騎此馬逃生!”

曹操一瞧,竟是堂弟曹洪。曹操推讓,曹洪卻說:“如今山河亂世,兄弟之情無需多言!曹洪不在尚無大礙,但汝爲亂世之主,不容有失!”

言罷,曹洪毅然抽出佩刀,用刀柄對著馬尾一戳。戰馬因痛感而向前狂奔,攜曹操破敵而出。而曹洪則化身步兵,邊戰邊退,直至在汴水邊爲曹操覓得渡河小舟,兄弟倆才得以逃過劫難。

從曹洪切換爲步兵形態後,依然能從徐榮手中逃生來看,他的武藝絕對是高于普通將領的。

後來,在官渡之戰,曹操親自率兵,向袁紹的烏巢糧倉發動奇襲,此時曹魏後方大本營的防禦尤爲關鍵。曹操將這個重任交給了荀攸和曹洪,足以見得曹洪執行任務能力之強、之穩。

在南征劉表、西征張魯的戰役中,曹洪均有出色表現,更是在蜀漢意欲北上漢中時,曹洪與曹休合力擊敗了蜀將吳蘭,並有效阻擊了張飛、馬超的進攻。

被封“五虎上將”的張飛和馬超,實力自不必言,曹洪連他們都能逼退,更別提華雄了。

夏侯惇、夏侯淵

夏侯惇與夏侯淵是同族關系。據說曹操的父親曹嵩,原來是南陽縣令夏侯睿的生子,但後來他被過繼給了曹騰,從而改姓“曹”。也就是說,曹操與夏侯惇、夏侯淵可能也是同族兄弟。

夏侯惇,即許多人熟知的“獨眼將軍”,在《三國演義》中,他被塑造成一名能征善戰且忠誠至極的武將。

夏侯惇和當時的第一武將呂布進行過幾次直接對抗,雖然他並不占上風,但敢于挑戰如此強大的對手,本身就證實了他的勇氣和技藝。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時,夏侯惇也與關羽進行過單挑。數回合後,兩人難分伯仲,打成平手,可見夏侯惇的武力亦是非凡,因此,對于他來說,斬殺華雄這樣的將領並不困難。

而至于另一位夏侯氏——夏侯淵,也是一位猛人。

初入曹操麾下時,他不過是一介莽夫。然而,在曆經一次又一次戰火的磨砺後,他逐步鍛造出自己獨特的作戰風格——急襲。

其中最有名的,一定是建安十九年初的那場西征。

當時,夏侯淵從長安出發,帶領骁騎千裏急行軍,直取韓遂。

在到達戰場之際,即使面對人多勢盛的韓遂軍,夏侯淵亦毫無畏懼,他不作任何休整,立即命令擊鼓進軍,最終以寡敵衆,大敗韓遂。

隨後,又連克略陽、興國,以及高平之匈奴,一連串的勝利像閃電般劈開了外族的威脅,功勳顯赫,威震西北。

有著這樣驚人戰績的夏侯淵,要說他斬殺一個華雄,又豈在話下?

“溫酒斬華雄”是否真實存在?

最後,必須要說明的一點是,“關羽斬華雄”只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情節,在正史《三國志》中,華雄是在戰鬥中被孫堅所殺。

不過,對于袁術不運糧一事,在正史中是確實存在的。在孫堅連夜飛馳一百裏,並向袁術表明自己沒有私心過後,袁術才同意調發軍糧。

盡管“溫酒斬華雄”是一個藝術加工的情節,但倘若這一幕在曆史上真實發生過,也不會令人意外。

關羽“武聖”的實力我們是知道的,比如《三國志》中就有這樣一段記載:關羽在遠處看到顔良的指揮旗幟,便毅然沖殺過去,隨後在上萬人的軍隊中刺殺顔良,而袁紹的衆將們竟無人能抵擋他。

那麽,爲何羅貫中先生要對“斬華雄”的情節進行篡改呢?

原因不難理解。作爲一部偏袒蜀漢的著作,《三國演義》將劉備、關羽、張飛、孔明等人塑造爲故事的核心英雄。

在這種敘事下,爲了故事的連貫性和戲劇張力,一些曆史事件自然會被重新編織與描繪。

0 阅读:692
评论列表
  • 2024-05-11 14:47

    按三國演義,曹洪恐怕不是華雄對手,孫堅被華雄打得狼狽逃竄,夏侯淵還沒成長起來,就夏侯惇還有斬華雄的能力。

  • 2024-05-18 00:56

    夏侯惇估計能試試。夏侯淵劉算了。潘鳳估計也行可惜送了呂布。 除了孫堅是穩吃華雄外,趙雲也打得過。典韋同樣可以。曹洪不行,差遠了。就是個背曹操逃跑的“福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