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領域中侵犯知識産權犯罪案件增加

新黃河 2024-04-26 23:20:32

新黃河客戶端北京4月26日電(記者 王立奎)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産權日,當天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介紹《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年度報告(2023)》有關情況。

最高人民檢察院知識産權檢察辦公室負責人萬勇

會上,最高人民檢察院知識産權檢察辦公室負責人萬勇重點介紹了知識産權領域的侵權犯罪情況。他表示,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充分履行檢察職能,依法懲治侵犯知識産權犯罪,辦案數量有所上升,辦案質效明顯提升。通過分析,發現當前侵犯知識産權犯罪主要呈現出以下趨勢特點:

一是涉及著作權和商業秘密領域的犯罪案件數量上升較快。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逮捕、審查起訴侵犯知識産權犯罪1.27萬人和3.07萬人,同比分別上升61.4%和52%。其中,侵犯著作權類犯罪和侵犯商業秘密犯罪案件數量增幅較大,共受理審查起訴2748人和401人,同比分別上升1.4倍和96.6%。

二是案件地域分布較爲集中,共同犯罪占比較大。東部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辦理的侵犯知識産權犯罪案件數量較多。全國提起公訴的侵犯知識産權犯罪中,屬于共同犯罪的有1.28萬人,同比上升51.5%,占總數72%。

三是案件網絡化交織化明顯,需要社會綜合治理。侵犯知識産權犯罪手段日益網絡化,借助網絡手段實現經營銷售,針對數字化商業秘密、作品等實施侵權行爲。犯罪分子利用網絡傳播的便捷性、數據抓取的隱秘性和精准性,變換犯罪手段,給全鏈條懲治帶來挑戰。罪名交織競合情形增多,侵權行爲可能同時指向權利人的知識産權及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准確定性難度較大。

四是新業態新領域犯罪增多,犯罪手段不斷升級。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新型作案方式花樣翻新,社區團購、網絡營銷、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領域中侵犯知識産權犯罪案件增加。虛擬貨幣成爲滋生和助長網絡犯罪的重要土壤,爲各類網絡侵犯知識産權犯罪“輸血供糧”,也增加了追贓挽損的難度。

下一步,檢察機關將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知識産權刑事司法保護:一是堅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充分發揮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作用,推動構建以證據爲中心的刑事指控體系;二是加強重大疑難複雜案件的對下指導,密切關注犯罪形態發展,依法懲治新業態新領域新類型知識産權犯罪;三是深入開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加強對侵犯企業關鍵核心技術犯罪的打擊力度;四是做好檢察環節和解工作,協同推進知識産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提高追贓挽損比例;五是聯合相關部門開展社會治理,共同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新質生産力發展。

編輯:王樂濤 校對:湯琪 記者:王立奎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