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資産規模撐不起百億市值,中原銀行成了業界笑柄

商訊社 2024-05-10 14:53:11

在一衆城市商業銀行中,中原銀行算是一個“異類”。作爲港股上市公司,中原銀行自成立以來,發展就一波三折。雖然如今也是萬億資産規模,但是卻是自2022年5月,經原中國銀保監會批准,中原銀行正式吸收合並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及焦作中旅銀行後重組的結果。

而且,此前由于包括兩任董事長在內的高管出事,其內控問題也暴露無遺。因此,業界對中原銀行交出的2023年的財報數據,十分關注,因爲這也是中原銀行合並重組後的首個完整會計年度的“成績單”。

只是,通過其前不久發布的年報數據獲悉,報告期內中原銀行歸母淨利潤下滑至32.21億元,同比減少11.8%,相比報告期其營收微增2.23%,可謂是“增收不增利”。

更令人擔憂的是,在資産質量方面,中原銀行不良貸款金額爲144.5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2.53億元;不良貸款率爲2.04%,較上年末上升0.11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重組之後的中原銀行,營收規模顯得有些“虛胖”,不僅並沒有因爲資産層面呈現出來的規模效應,而出現營收規模的大幅增長的局面,反而出現了淨利潤下滑的窘況。而在風控管理方面,超過10億元不良貸款的絕對值數據,也是中原銀行不可忽視的發展問題。

資産規模擴張,帶來發展“後遺症”

據了解,中原銀行是河南省級法人銀行,自2014年12月成立以來,至今已有10個年頭。其資産規模的發展壯大,源于2022年5月正式吸收合並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及焦作中旅銀行。彼時開始,中原銀行的資産規模也一舉超過萬億元,跻身全國城市商業銀行第八位。

彼時,有媒體報道稱,改革重組後的中原銀行總資産規模突破1.2萬億元,下轄18家分行,有 700余家營業網點、2萬余名員工,以及17家附屬機構。

據分析,中原銀行2023年的營收規模增長僅爲個位數,一方面是因爲公司的利息淨收入增長不容樂觀。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原銀行實現利息淨收入222.63億元,其利息淨收入同比增加9.87億元,增幅僅爲4.6%。

具體來看,業務規模的增長爲其利息淨收入帶來了53.58億元的增長,而收益率或付息率變動導致利息淨收入減少43.71億元。

要知道,淨利息收入是中原銀行的中流砥柱。該部分的業績增長乏力,也是導致其整體營收增速不佳的重要原因。

實際上,從盈利能力來看,中原銀行淨利息收益率也呈現震蕩下滑趨勢。

2019年至2022年,該行淨息差依次爲2.67%、2.48%、2.31%、2.06%、1.73%;淨利差依次爲2.58%、2.36%、2.13%、 1.89%、1.56%。而且,期間,其成本收入比偏高且波動上升,依次爲38.45%、35.61%、35.95%、39.05%。至2023年,中原銀行的成本收入比突破40%,達到40.07%。

據了解,衡量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就是商業銀行成本收入比,通常成本收入比越低,銀行單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表明銀行獲取收入的能力越強。而中原銀行節節攀升的的成本收入比,則預示著中原銀行的盈利壓力越來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據了解,相關監管部門對成本收入比都有明確的標准。而且,該指標從2005年的不應高于45%,更新爲滿分標准應爲不超過35%。由此可見,中原銀行在盈利能力方面,還將面臨監管挑戰。

另一方面,占據營收約20%的非利息收入,也因爲其理財業務手續費收入減少,同比減少4.65億元,降幅26.1%。兩大業務的增減相抵,也導致了中原銀行2023年交出的成績單有些差強人意。

除此以外,參考其年報數據,2023年中原銀行資産減值損失爲125.6億元,同比增加13.7億元,增幅12.2%。因此,超過百億的資産減值損失,也導致了中原銀行的淨利潤告負。

雖然資産減值損失是指企業經過對資産的測試,判斷資産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而計提資産減值損失准備所確認的相應損失,有一定的主觀性。但是中原銀行合並重組期間,相關成本支出必然會加大,而該部分的實際損失恐怕不會太小。

要知道,在合並重組之前,中原銀行的資産減值損失也處于高速增長狀態。財報數據顯示,中原銀行2022年的資産減值損失爲111.9億元,較上一年的76.4億元同比增長46.5%。

因此,中原銀行的營收、淨利潤表現不佳,業內人士也傾向于解讀爲,其重組之後帶來的“後遺症”。可以預見,目前處于調整期的中原銀行,業績增長實現與資産規模同步,尚需時日。

高層動蕩不安,股權拍賣遇冷

跻身萬億規模後,中原銀行原本可以讓投資者有更多“盼頭”。但是不曾想,中原銀行連續兩任董事長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連被查,以及股權頻繁被拍賣而一直處于股價低迷的狀態,甚至成爲股價低于1港元/股的“仙股”,也已有兩年多的時間。

據了解,除了兩任董事長外,中原銀行原副行長、副董事長也相繼被查,而在中原銀行連續換了兩位掌舵人後,2023年,中原銀行也迎來“70後”董事長加行長的新組合。

除了高層管理動蕩不安外,中原銀行頻繁進行股權拍賣,也堪稱其“難以言說的傷”。據了解,近年來,中原銀行就是“拍賣常客”。而且,其多數股權拍賣最終都以“流拍”告終。而所謂的流拍,指的是股票公開拍賣,但是沒人競拍,直到截止時間結束,股票就流拍了,或者說轉讓不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中原銀行的股權變賣價或者起拍價,一般較評估價打了7-9折,但是卻依然無人問津。以早前價格最高的一筆于2021年12月31日結束的5億股股權拍賣爲例,當時的價格達到6.52億元。除此以外,數千萬元甚至過億元的拍賣標的,同樣冷冷清清。

對于中原銀行股權頻繁拍賣而一再遇冷,業內專業人士認爲,對于中小銀行而言,股權拍賣難以成交並不罕見。

加上金融行業整體並不景氣之時,即使是大型商業銀行尚且估值低迷,中小銀行由于內部經營管理不善、訴訟權責風險較多等原因,而導致投資者“不敢”輕易出手也“情有可原”。

況且,高管頻繁異動的中原銀行,也讓投資者對其經營風險增加了幾分考量。種種原因也導致了,中原銀行自其大肆開始進行股權拍賣以來,流拍幾乎是常態。甚至即使其打著拍賣,依然難以出手。

很顯然,這些市場表現,都暴露出了投資者對中原銀行未來發展的擔憂。這也意味著,中原銀行想要走出股價低迷的狀態,摘掉“仙股”這頂帽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頻吃罰單、內控能力存疑

據了解,中原銀行除了營收增長乏力、淨利潤不增反降以外,還存在合規經營、內部風險控制等公司經營管理方面的隱憂。

據了解,中原銀行2023年公司類不良貸款金額約70.6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約1.45億元,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約0.08個百分點至1.78%。而分行業來看,不良貸款率較高的行業主要集中在農林牧漁業、房地産業及住宿和餐飲業,不良貸款率分別爲約7.42%、4.56%及3.74%。

其中,農林牧漁業授信客戶受行業周期影響,經營狀況未得到顯著改善,不良率有所上升。截止2023年年末,不良貸款金額較上年末增加約0.50億元,不良貸款率上升約0.31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中原銀行的貸款業務風控能力或許存疑,而在中原銀行日漸壯大的資産規模之下,其不良貸款率的上浮,也並非一星半點。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拉長時間線來看,中原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也處于較高水平。

例如,2017年至2022年期間,中原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爲1.83%、2.44%、2.3%、2.21%、2.18%、1.93%。監管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2年商業銀行平均水平爲1.85%、1.83%、1.86%、1.84%、1.73%、1.63%。

由此可見,中原銀行上市第一年不良貸款率低于商業銀行平均水平,之後均較高。資産質量的明顯下滑,也足以說明,中原銀行的內部風險控制,或許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除此以外,中原銀行的多位高管此前因嚴重違法違規事件被罰,說明其內控問題並非一朝一夕。

而且,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中原銀行因內控管理、金融違規問題已收到27張罰單,所涉及問題包含日常經營、高管任職、信貸業務、信息報送、反洗錢等多個環節。

作爲資産規模超萬億的城市商業銀行,中原銀行的發展史,可謂充滿了波折。雖然經過合並重組後,逐漸在回歸正軌。但是因此帶來的“後遺症”,以及因爲高管動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元氣大傷”的中原銀行也進入了一種“積重難返”的尴尬狀態。

對應到資本市場,中原銀行頻繁進行股權拍賣卻無人問津,甚至長期處于“仙股”的狀態,更是讓其未來的發展,如同處在“黑暗”地帶,甚至難以讓投資者看到希望的曙光。

不過,雖然中原銀行萬億資産規模,似乎撐不起其百億市值。但是對于此時依然押注“中原銀行”的投資者而言,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抄底”?但願中原銀行早日迎來觸底反彈。

16 阅读:18181
评论列表
  • 2024-05-10 20:48

    高利貸銀行

  • laolv 35
    2024-05-10 19:40

    坑死了洛陽銀行,坑洛陽

  • 2024-05-10 19:52

    債務纏身

  • 2024-05-11 04:11

    放貸門檻低,不良資産增加

  • 2024-05-10 23:36

    有點關系的,存錢多的都能安排去上班,去不了國有,去這裏很輕松,錢就是這麽沒的

    用戶14xxx83 回覆:
    不是挺好嗎,企業要的是低資金成本,只要能拉過來長期低成本存款就是企業的功臣,難道錄用一個沒業績的?
  • 趙會 15
    2024-05-11 06:22

    他們也不冤,助漲房價上漲的時候賺的盆滿缽滿,現在地産公司不景氣,房價也松動了,自然受影響!

  • 2024-05-11 14:52

    太拉胯,隔壁店貸款,自己去銀行沒貸出來,通過中介,還是一樣資料,審批15W,中介收5%手續費,直接分業務員一半。

    無所畏懼 回覆:
    不能吧,我在中原銀行貸了10萬,一個月的利息大概600左右,貸款的時候也沒有聽說什麽有中間人啊,一個星期左右放款。
    邊緣遊蕩者 回覆: 無所畏懼
    富登銀行,專門摘出來放貸的,你了解一下。
  • 2024-05-11 13:01

    所謂的地方商業銀行就和非法集資類似,只是給了一個合法的地位。

  • 2024-05-12 19:49

    垃圾銀行,並了那麽多銀行

  • 2024-05-11 08:06

    萬億資産是什麽?儲戶的錢還是銀行固定資産!

    大海 回覆:
    銀行是拿儲戶的錢投資。失敗了就是儲戶的問題。銀行沒責任
    尼姑拉屎 回覆:
    問的好[點贊]
  • 2024-05-11 08:10

    中原銀行砸碎!

    不吃回頭草 回覆:
    河南這地方抵押的東西根本就不值那麽多錢[得瑟]
  • 2024-05-11 19:17

    高利貸銀行,咎由自取

  • 2024-05-10 22:31

    因爲中原銀行聘請任澤平當首席經濟學家,所以。。。

  • 2024-05-10 23:17

    拉郎配式的重組,一味組建大而不強省企。規模大了,管理跟不上,企業行政化,平頂山銀行、洛陽銀行不知道爲什麽要合並至中原銀行,鄭州銀行爲何不並入呢?

    鹿邑老子故裏 回覆:
    鄭州銀行還不如他呢
  • 2024-05-12 04:24

    我還存有錢在這裏邊诶,會有影響嗎?

  • 2024-05-12 08:17

    最垃圾的銀行

  • 2024-05-12 09:41

    爲什麽有這類雜牌銀行存在??。

  • 2024-05-13 12:10

    面對那麽多內鬼👻再肥的唐僧肉也有割完的一天[呲牙笑]

  • 2024-05-13 11:55

    錢搞到位就行了,笑話什麽。只有我笑你錢被我用了還要感謝我!

  • 2024-05-11 07:41

    2.4的不良率,誰信啊

  • 2024-05-11 10:41

    賈繼紅

  • 2024-05-12 10:27

    鄭州銀行估計也快要被中原銀行吞了

  • 2024-05-11 04:02

    洛陽銀行好好的與中原銀行合了!網絡上盡是些負面報道!但就我的感受,在服務方面有進步!感覺更正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