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漏飲料淨含量的奧秘:爲何不是整數?不要再被騙了

我是薇薇 2024-04-02 09:29:05

在超市購買飲料時,我們常常忽視一個重要的信息:淨含量。我們通常認爲飲料的淨含量應該是整數,如200ml、250ml、500ml、1L等。然而,現在市場上越來越多的飲料淨含量變得有零有整,如206ml、256ml、333ml、348ml、487ml、513ml等。這些看似毫無規律的數字,其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麽秘密呢?

一、五花八門的淨含量

早在幾年前,飲用水的“花樣”淨含量現象就已經出現。例如,娃哈哈的瓶裝飲用純淨水淨含量標注是596ml;百歲山的礦泉水有一種規格淨含量是348ml;武夷山有兩款礦泉水的淨含量分別是333ml和513ml。除了飲用純淨水(礦泉水),其他飲料的淨含量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果子熟了系列茶飲的淨含量爲487ml,東方樹葉無糖茶飲料的淨含量是335ml,可口可樂也推出了888ml的規格。甚至連牛奶的淨含量也跳出了中規中矩的數字限定,如來思爾牛奶的淨含量有206g和256g兩種。

二、特殊的數字背後的含義

對于這些特殊的數字,可能只是偶然的結果。例如,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後曾在回答媒體提問“淨含量596ml有什麽特殊意義”時表示,最初的設計是600ml,但是實際生産出來後只有596ml,所以只好標596ml,不能欺騙消費者。當然,也有一些企業的淨含量數值來源于對受衆的細分,比如888ml的可口可樂就在其外包裝上標有“小家享裝”字樣。

三、小數字,大有深意

首先,國家對于定量包裝商品的淨含量並沒有做出規定,也就是並未提出一個標准值,因此具體商品的淨含量都是生産企業根據具體生産情況來自行定義的。這給消費者帶來了一個直接的問題:賬不好算了。大大小小的淨含量數值對應的價格不一樣,到底買哪種瓶裝的最劃算?商家通過更改淨含量來變相提價的現象屢見不鮮,被改小了的淨含量真的比大容量的更便宜嗎?

以武夷山礦泉水爲例,我們從“武夷山旗艦店”選擇同一款礦泉水來進行計算。可以看到,礦泉水都是按照“箱”來出售,333ml,24瓶,售價71.86元,平均每瓶2.99元;513ml,24瓶,售價83.86元,平均每瓶3.49元。精確到每毫升的價格時,可以發現,淨含量爲333ml的礦泉水每毫升算下來約爲0.0089元,513ml的礦泉水每毫升約爲0.0068元。結果顯而易見,雖然差距極小,但小容量的礦泉水確實更貴。

四、數字的精確度對消費者的影響

很多學者通過比較營銷實踐中不同特征的數字來研究數字對人們日常生活的決策的影響,結果發現,數字的精確度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例如,當産品卡路裏以76、99等精確數顯示時,個體購買意願顯著提高。數字精確度是指根據數值末尾數字是否爲0將其劃分爲大概數和精確數,具體劃分表現形式包括兩類:一類是不同單位劃分導致的等值數值的不同精確度形式,另一類是根據四舍五入運算後等值的不同精確度數字。淨含量就屬于後者,比方200ml是大概數,而206ml就算精確數了。

以精確數作爲淨含量數值會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産生一定的影響。研究發現,決策過程中的信息不確定會提高個體對精確數的依賴。當個體由于控制感缺失而導致決策不確定時,會更加偏好以精確數顯示屬性信息的産品。這是因爲人們根據精確的産品屬性信息做出産品更加可預測、可靠的認知聯想判斷。

總的來說,無論商家怎麽在淨含量上下功夫,只要牢記“變的是數字,不變的是誠信”,對消費者來說是大概數還是精確數也就沒那麽重要了。

0 阅读:9

我是薇薇

簡介:大家好,我是一個90後的寶媽,熱愛看軍事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