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這個小鎮,能觸摸到絲綢之路的車轍印,還是雙向車道,太牛了

雲水終南 2024-04-10 18:38:18

“前面有車,後面有轍”,但是這裏再也不會有車,只留下這深深的車轍。

看著這眼前的車轍,我有些震撼。

千百年來,就是在這裏,吆著馬車的馬車夫,步行的商賈,還有來來往往的行人,就是在這陡峭的路上,人喊馬嘶,過去了又過來了。

仿佛就是昨天發生的事情。

這裏是陝西省鹹陽市長武縣亭口鎮北亭村老龍山腰的古絲綢之路車轍遺址,看完彬州大佛後,我就趕過來了。

這個遺址是雙向石道,東、西石道全長分別約110米和50米,車輪與石道摩擦痕迹深淺不一,中間石頭用紅色的篆書寫著四個字“漢唐通道”。

現在的人很難理解古代的交通,車在土路上留下車轍容易,石頭上留車轍就比較難了,不過這個山石不是花崗岩,砂岩石比較松軟,時間長了,也會磨損。

右邊是上行線路,左邊的是下行路線,車轍都很深,說明都裝載重物,說明古道沿用時間長——當然,以前都是硬轱辘車,留下痕迹更多。

很佩服古人的智慧,在坡道上設置單行道,一是保證了交通順暢,二是更加安全些。

走上去是小塊平地,停放著一個硬轱辘大車,給人以直觀的感受。硬轱辘車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還常見,但是現在能記起的人真是不多了。

再走,就是新修的盤山公路,之字形往上盤旋。看看路邊牌子指示,還有一大堆遺址,除了革命遺址外,還有漢代烽火台遺址。

長武縣亭口鎮是西部重鎮,漢唐通衢,水陸要津,有西去絲綢之路第一驿站之稱。

亭口鎮的名字就說明了這一點。亭口位于彬州市和長武縣的中間,也是北去彬州北極鎮,南去甘肅邵寨鎮的中間,均爲四十華裏。古時規定四十華裏爲亭,又處于四地之口,故名亭口這一說法。

再加上這裏緊鄰泾河,是黑河入泾河處,水運便捷,以前車水馬龍,商賈駝隊雲集,本就是一個繁華的所在。

前面有個革命舊址管理所,走過後,還是一路上坡的路。

這裏是典型的黃土台塬,兩邊的人家不少,但是住人的不多,很多房子都殘破。有意思的是這裏的門頭都很傳統,門頭上老宋體“謙受益”很是令人感慨。在往後,院子後面都是窯洞,不過這些窯洞都破敗了。

一個女子哼哧哼哧砍伐院子中的核桃樹,說不要了。看我們看她院子,說這個都破了有啥看的,上面的房子才好看呢。

她不知道,這個就院子就窯洞才是生活的真實,是素顔,而新的,往往是塗脂抹粉了的。

她說的是上面的革命舊址,確實修整的很漂亮,院子整潔,窯洞漂亮,這裏是曾經一個很重要的老革命活動的地方。

再往上走,是以前的城牆遺址,有好幾個門,不過都是新建的。

沿途有很多新建的商鋪,不過像是還沒有招商或是廢棄的樣子,空空如也。現在搞旅遊也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了。

最上面是漢代的烽火台,一個圓圓的土垛子,這個算是古代的遺迹了。

下面就是亭口鎮,因爲有煤礦的緣故,一片繁華,雄偉的黑河大橋橫跨,如巨龍。

有了鐵路,有了高速,人們來亭口鎮的理由沒有多少了,這裏幾乎沒有什麽遊人,亭口鎮往日的輝煌,都留在了老龍山上的古車轍上。

鎮上一個山頭有個大蘋果的雕塑,查了一下,除了煤礦,亭口鎮盛産蘋果、酥梨特色吃食就是“長面”和”燒雞“,2017年,亭口鎮入選爲中國特色小鎮。

有機會還是轉轉,觸摸一下漢唐以來的車轍,感受絲綢之路曾經的輝煌。

信步荒野,訪路探幽,鄉俗俚語,負暄問道。走向山林鄉野,探索身邊美景,感受民情風俗。歡迎關注,歡迎轉發

0 阅读:111

雲水終南

簡介:雲水終南:信步荒野,訪路探幽,鄉俗俚語,負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