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之死》妻子一人養五口之家,丈夫說:她樂在其中,不知疲倦

時空記1994 2024-04-30 12:33:30

看完了這位北大法學博士的《我妻之死》的文章,第一個感覺就是:女人真累。

這和年前讀完陳朗悼念丈夫徐曉宏的那篇文章的感覺一樣:

女人真累,結婚的中年女人更累。

這位37歲的張敏看起來比陳朗更累。因爲她不僅要正常上班,一個人養五口之家,下班後還要做飯,兼職培訓班的老師,和丈夫分擔家務,一起整理草坪和菜園。

而妻子做這麽多的時候,這位丈夫看不到妻子的辛苦和勞累,他認爲妻子“樂在其中,一點也不覺得疲倦”。

你從他放出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妻子是一個瘦小的人。那樣的一個人,一天幹那麽多活,怎麽可能不累呢?

《我妻之死》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大家那麽強烈的反感,是這位丈夫除了吐槽加拿大的醫療制度之外,就是時不時地顯擺自己的“深情”。

他說自己寫這篇文章有兩個目的,一是批判加拿大的醫療制度,這一點他做到了。

第二是,反思自己作爲丈夫的過失,這一點,沒有,你從都尾都看不到他的反思。

他在批判了加拿大的醫療制度之後,最後,他把根本原因歸責于妻子的焦慮和心理承受能力差。她妻子爲什麽焦慮?爲什麽壓力大?是因爲她一個人背負整個五口之家。

從他敘述中,得知,自從他們移民加拿大,妻子出去工作,而他一直沒有找到工作,在家帶孩子,說是帶三個孩子,其兩個女兒已經上小學,只有三歲的孩子在上幼兒園,需要照顧。

而他始終沒有意識到妻子的任何辛苦和疲憊。但是,他特別提到自己的付出。

在文章結尾,他借用妻子的生前好友之口,誇贊自己:“從事這個職業幾十年,從來沒有見過像我這樣盡心陪護的病人家屬”。

讀到這裏,讓人非常的不適。

不僅如此,這位北大博士來加拿大幾年,英語好像不夠熟練,他自己承認和醫院護士溝通都有問題,後來妻子病逝後,有些文件還需要11歲的大女兒幫忙翻譯。

所以,妻子成了主要的經支柱,所以也成了這個家庭和外界溝通的重要橋梁。

所以,當他得知妻子大限將近,還迫使妻子勉力簽下那對財産交接的文件。

他是怎麽做到的呢,他對著妻子的耳朵說“醒醒阿敏,爲了孩子”。

在妻子那麽痛苦的情況下,他還要利用“母職”刺激妻子。

當時妻子的醫生都看不下去了,他說“你放手吧。你妻子走後,丈夫就是當然的執行人,根本不用再麻煩你妻子專門費勁寫遺囑指定的。”

後來這位,丈夫也提到了這一點,當然可以等妻子離世處理,但是那樣時間久些,麻煩些。

這一刻,你感覺不到他的深情和體貼,你只感到最後,他還在利用妻子,貪圖便利。

文章末尾,這位丈夫明目張膽討要“贊賞”,理由他都想好了:給三個孩子買童書。收款賬號他也准備好了,還貼出了二維碼。

這是利用完妻子,開始利用孩子了。

這位妻子讓我想到許鞍華的一部電影《女人四十》,蕭芳芳演的女主既要上班,又要照顧老年癡呆的公公,而她的丈夫和兒子就像廢物點心,一點也忙不上忙。

有一次她都累哭了。

如果你看到四十歲左右的已婚女人一副疲憊的樣子,不要詫異,因爲她們真的很累。

0 阅读:24

時空記1994

簡介:時空無限,光影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