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上海走紅網絡的沈巍,一不喜歡錢二不喜歡美女,如今怎樣了

菲菲的信箋 2024-05-10 11:36:46

在上海楊高南路地鐵站附近,有一位胡子邋遢的流浪漢,撿垃圾長達26年。他時常在路邊獨自念叨,許多人都認爲他患有精神病。

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有人竟發現他嘴裏念叨的竟是《易經》《左傳》等國學巨作,並分析的頭頭是道,頗有“大師”風采。

此事一經發布,他的住處隨即成爲了上海最火爆的“網紅打卡地”。他更是因此平均月入10萬。

如今6年過去了,當初走紅的“博學大師”現今如何了?

《———【•一炮而紅•】———》

2018年11月,偶然的一次機會,一位外地遊客被路邊一位流浪漢的反差形象所吸引,于是上前交談,得知他名叫沈巍,同時還發現這位流浪漢對《中庸》《左傳》等國學著作頗有心得。

該遊客感到十分詫異,于是便錄下一段視頻,並發布到網上,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這個視頻在網上迅速走紅,引發各方的關注。

很快,各路"網紅"主播便蜂擁而至,他們蜂擁著長槍短炮,爭相在沈巍身邊占據一方地盤,就爲了讓這個"現象級網紅"出現在自己的直播間,博取一份眼球流量。

有人爲了炒作,甚至在網上編造沈巍妻女車禍身亡的假消息;還有人自诩爲沈巍的"師娘"、"幹兒子"、"老婆"。一時間,關于沈巍的謠言滿天飛。

這便是沈巍短暫的"網紅"生活。就這麽一個被人戲稱爲"撿破爛的神經病"的流浪漢,一夕之間竟成爲萬人矚目、敬重追捧的對象。靠著網上直播、爲人題字等,沈巍月入更是達到了十幾萬的驚人數字。

在得知他的家庭背景後,大家明白了博學的他爲何淪落至此。

《———【•家庭背景•】———》

沈巍出生于1967年的上海,家境並不富裕。父親常年在遠洋工作,母親則是一名普通的曆史老師,休息日也要給學生補課賺外快。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沈巍從小就學會了節儉。他收到外婆的影響養成了將舊物利用到極致的習慣,這也是後來"垃圾分類"理念的前身。

另一方面,沈巍自小便愛好文學、曆史,家人常在他的書包裏發現一些奇奇怪怪的舊書。但父親出身貧農,思想相當保守,認爲讀這些沒用,甚至常常當衆將書本扯個粉碎。

母親則對沈巍的行爲也不理解,但只是冷眼旁觀。爲了不惹家人反感,沈巍只能悄悄將喜歡的書籍藏私藏起來,等到沒人之時才會取出來觀看。

然而,天生愛好文學的沈巍,被父親硬塞進了審計專業。在當時,他父親認爲這才是沈巍的出路,而沈巍對此卻是厭惡至極,但卻不敢違背父親的決定。

好在大學期間,時間寬裕不少,爲了獲得些許精神慰藉,沈巍整日遊蕩于圖書館和各類展覽會,借此豐富心智。畢業後,沈巍如同父親所願,進入了上海徐彙區審計局,成爲一名普普通通的公務員。

在外人眼裏,他的工作無憂無慮,但他卻被這個工作引向另一個極端。

《———【•引起異議•】———》

進入單位後,沈巍依舊保留著從小養成的垃圾分類習慣。工作時發現任何一張廢紙,哪怕只是單面使用過,都會被他撿起保存。這種做法很快就引起了同事的側目。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沈巍竟然還將撿來的報紙等堆放在辦公桌上。時間一長,同事們家中就飄來一股發黴的味道,直指沈巍的"亂象"是肇因。

不少人開始質疑沈巍的精神狀態是否正常,不斷敦促主管領導對他采取行動。在被投訴數次後,沈巍終于被人以"神經有問題"爲由,強行辦理了病退手續。

原本以爲安安穩穩做個小公務員,至少可以衣食無憂。誰承想,一紙病退令,竟讓沈巍徹底斷送了正常的生活軌迹。每月只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

最可悲的是,親生家人也無法理解沈巍這種看似"瘋癫"的行爲。他們一心認定沈巍是個腦子有問題的人,不分青紅皂白,竟打算將其送進精神病醫院。

《———【•流浪之路•】———》

看著家裏所有人對他的態度都不友好,沈巍便開始租房居住,在外的他依舊被"寶貝"包圍——這些寶貝無非是他從垃圾堆裏撿拾來的廢紙報紙雜志之類。可每次鄰居一看到,就會向公安機關報案,沈巍最終無處居住,但那時沈巍與家裏已經斷絕了關系,只得開始了漂泊無依的生活。

沈巍可以在橋洞、草地、地鐵口處安家落戶,這還得益于他談吐不凡、才識出衆。不少街坊鄰居發現,盡管如此形迹可疑,但沈巍的文化知識很高,談吐之間常常能說出一些令人驚豔的名言佳句,甚至能滔滔不絕地講述某些典籍。

于是,鄰裏們私下裏戲稱沈巍是"瘋子裏出了個博學者"、"有文化的瘋子"。這些稱呼雖有些諷刺,卻也從側面印證了沈巍非同一般的學識。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2年,當沈巍蒼老多病的父親臨終時,曾囑咐沈巍的弟弟讓沈巍前來探望。沈巍也同意了請求,那是沈巍流浪後第一次去剪頭發,並洗了個澡,換了一身嶄新的衣服去探望父親。

見到久曠的父親,沈巍顯得那樣陌生。父親卻是止不住痛哭,一遍遍地向兒子道歉,說是自己當年的嚴厲錯誤,才造就了沈巍今日的下場。看著久違的父親,沈巍心中同樣十分難過,並對當年的事情有所釋懷。

《———【•無限退網•】———》

在沈巍最紅火的時候,一位自稱是玉石生意人的新疆小夥"飛哥",主動上門擔任起了沈巍的助理。是飛哥教會了沈巍如何在網上直播、運營賬號。

一開始,兩人的關系確實是如"父子"般親密無間。然而久而久之,飛哥做事的一些小習慣讓沈巍無法接受,兩人的矛盾漸漸爆發,最終決裂。

同時隨著熱度的與日俱增,沈巍的生平開始被曲解、添油加醋、甚至虛構、歪曲。從網上流傳的那些新聞報道中,很難看出沈巍本人的原聲原貌。

比如被藝術化加工過的"沈巍因爲感情受挫才過上這種生活"、"他本是名門貴族世家的後裔"等等,都是披著美麗外衣的虛構之詞。

另一方面,驟然而來的名利場,讓沈巍這個素未謀面的書香門士感到疲憊不堪。他不想被人將他包裝成網紅、明星、大師,只想做回過去那個追求學問、安安心心的沈巍。

前來蹭熱度的人越來越多,各種攻擊、誹謗、诋毀也層出不窮,甚至讓沈巍很長一段時間連書都看不下去、睡不著覺。這些都讓他感到十分窘迫和痛苦。

于是,在2020年5月,一度被捧爲"活著的大師"的沈巍,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宣布無限期停止網上直播,並向世人坦白內心真實的想法:"有殉情的,有殉道的,但我此番要做一個殉網的。"

短短不到兩年的網紅生活,就這樣戛然而止。但與之相比,沈巍26年的漂泊生涯,早已讓他體會到了世俗氛圍之可笑和虛無。

《———【•現狀•】———》

放棄了曾經給他帶來過巨大壓力的網紅生活,如今的沈巍,恢複了作爲"文人"本來的淡泊甯靜。他更多地活躍在自己的“文人世界”中,以自己的真知,闡釋推廣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他最喜歡的仍是曆史、戲曲、古典詩詞等中華文化瑰寶。每當談及這些話題時,他侃侃而談、引經據典,就如當年在街頭吸引大批聽衆那般投入。,偶爾還會前往一些戲曲表演現場,與同好們把酒言歡。

如今的沈巍,早已不複當年被狗仔隊擁簇的景象,他逐漸從大衆的視線中淡出,退回到自己最熟悉、最向往的生活裏。人們只能在偶爾的新聞報道或朋友的合影中,窺見他的身影,大體猜測他如何度過每一天。但這正如他最初的願望,過著最簡單、最純粹的生活,去做一個最沒有"身份"包袱的普通讀書人。

參考資料:

沈巍——百度百科

0 阅读:2

菲菲的信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