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覺性瓶頸:3大“法寶”助力孩子成長,成爲學習優等生

敖爸聊教育 2024-05-14 23:39:44

在一個很平常的周末下午,家裏彌漫著龍井茶的香氣,陽光透過窗戶灑滿了書房。

桌上堆著一摞孩子的作業,旁邊是幾本厚厚的課外書。坐在書桌前的明明正專注地解答著自己找來的幾道數學思維題,而他的父母,此時一個在看書,一個在用電腦辦公。

這樣的場景或許並不起眼,但卻處處透露著孩子在學習上的自覺性,完全沒有出現那種因爲父母催促孩子學習而雞飛狗跳的場景。

據說明明在年段是排名至少前三的學霸,這確實讓人贊歎,但客觀來說,明明並非天賦異禀,他在學習上取得成功,說到底還是因爲自己在學習上的高度自覺和勤奮,而這種自覺性無疑是在父母的正確引導下逐漸形成的。

我將借助這篇文章來探討一個問題:如何通過父母的正確引導和教育,運用以下三大“法寶”來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01 法寶一:給孩子設立清晰明確的規則

自覺和不自覺的孩子,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規則”二字,前者講規則,後者不講規則。

在培養自覺性的道路上,我們第一步就是要給孩子建立清晰明確的規則,這就像是一個路標,讓他們知道前方的路該怎麽走,才不會走錯路。

例如,規定吃飯前要洗手、長輩在講話不能隨意插嘴打斷、先完成好作業之後才能玩,每天作息時間要有規律等等。

建立的規則應該簡明扼要,易于理解和執行,千萬不要弄得太複雜,這會讓孩子摸不著頭腦。同時也要考慮符合孩子的年齡和身心發展特點,確保規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當然,設立規則還遠遠不夠,還要有適當的監督機制並及時跟進,以保證規則能得到執行。

比如,每天晚上檢查孩子是否按時完成了作業,在完成作業之後是否整理好了書包等等。

如果孩子做得好的話,就給予他們一個肯定,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棒;如果有不對的地方,就要及時糾正,告訴他們哪裏錯了,要怎麽改正等等。

這種及時的監督和引導有助于孩子樹立正確的行爲觀念,形成自覺的習慣。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就像是孩子的領航員,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方向。

父母的行爲和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爲習慣。如果父母自己都不守規矩,孩子怎麽可能會懂得什麽是規矩呢?

當父母自己能夠遵守規則、自律有序時,孩子更容易接受並模仿這種行爲方式,從而形成良好的習慣和自律能力。

02 法寶二:激發和培養孩子的內驅力

我們常說的內驅力,是指孩子內心深處的動力和決心,是源于對自身目標和價值的認同和追求。

而外驅力是指來自外界的獎勵或懲罰,如得到獎勵或遭受懲罰以促使某種行爲的發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內驅力是一種強大的動力源泉,它可以驅使他們自覺自願地去追求目標,而不是被外部的獎勵或懲罰所驅使。

很顯然,與外驅力相比,內驅力更加持久,更有助于孩子長久地保持學習和良好行爲的積極性。

因此,激發和培養孩子的內驅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爲了激發孩子的內驅力,我們可以采取一些實用的方法。

首先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先從了解孩子的喜好和特長入手,給予他們更多的選擇,讓他們能夠深入地參與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如果發現孩子對某個主題或活動特別感興趣,就可以鼓勵他們更深入地學習和探索相關知識,從而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

其次是避免過度幹預孩子,而應該給予他們適當的自由度和獨立性,讓他們能夠自主地探索和學習。

最後是鼓勵孩子自主學習。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可爲孩子提供優質的學習資源和環境,同時鼓勵他們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自主性。

當然,培養孩子的內驅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父母的持續關注和引導。包括定期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和成長需求,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從而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讓他們在成長路上越走越堅強、越來越自律。

03 法寶三:營造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

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的溫床,也是培養孩子自覺性的重要場所。家庭成員的行爲示範和家庭氛圍都會深刻影響著孩子的行爲習慣和人格發展。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他們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爲習慣。

如果父母能夠以身作則,展示出自律、負責任的態度,孩子自然會從中受益,學會模仿和踐行這種行爲方式。

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安全和信任,從而更容易培養出自覺性和積極的行爲習慣。

那麽,我們又該如何改善家庭環境呢?

我認爲,首先要控制好電子産品的使用時間。

原因很簡單,電子産品過多使用肯定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和自覺性。

想象一下,如果孩子常年生活在一個全家都在打電子遊戲、刷手機短視頻、不停追劇的環境中,耳聞目染之下,孩子恐怕很快就會陷入電子産品了。

父母可以制定家庭規則,限制孩子使用電子産品的時間,鼓勵他多參與戶外活動或與家人互動,另外全家人也要給孩子做出好的表率,多給予孩子正面影響。

其次,營造學習氛圍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家中設立一個專門的學習區域,保持整潔、安靜,爲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父母還可與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共同努力,互相督促,讓家裏的空氣洋溢著一種濃濃的學習氛圍。

除此之外,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互動也是促進孩子自覺性形成的重要途徑。

父母應該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們的意見,與他們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

通過與孩子的溝通和互動,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及時給予指導和支持,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培養出自覺性和自信心。

結語

孩子的自覺性是他們成長過程中最爲寶貴的財富之一,而父母則是點亮自覺性之火的關鍵人物。

通過建立規則、激發內驅力和營造良好環境等,我們可以爲孩子奠定堅實的成長基礎,讓他們在人生旅途中,始終保持著積極向上的態度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規則是孩子成長的指南針,內驅力是他們前進的動力引擎,良好的家庭環境則是孕育自覺性的沃土。

父母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他們的言傳身教、耐心引導和無私付出,都將成爲孩子成長路上指引方向的燈塔。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溫暖的家庭中茁壯成長,成爲有擔當、有情懷、有自覺性的未來之星。

0 阅读:31

敖爸聊教育

簡介:專注0-15歲親子教育,有效解決父母教育困惑和養育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