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銳龍58400F整機首發評測:4K預算3A組合會是最佳性價比之選麽?

熱點科技 2024-04-18 14:32:38

在CES 2024上,AMD推出了銳龍8000G系列處理器,憑借著Zen 4架構、4nm制程以及RDNA 3核顯多項特性,銳龍8000G擁有出色的綜合體驗,尤其是銳龍7 8700G上的Radeon 780M,遊戲性能堪比入門級獨立顯卡,獲得了不少預算有限的遊戲玩家歡迎。

不過內置了GPU意味著增加成本,對使用獨立顯卡、預算又有限的用戶,尤其是OEM廠商來說就不是一個好消息了。于是在時隔三個月之後,AMD在銳龍8000G的基礎上,砍掉了集成顯卡,推出了銳龍8000F。

銳龍8000F

在AMD發布銳龍8000G之時,共推出了銳龍 7 8700G、AMD 銳龍 5 8600G、AMD 銳龍 5 8500G以及銳龍 3 8300G四款不同規格的處理器。相比之下,銳龍8000F陣型要小一些,目前僅有銳龍7 8700F、銳龍5 8400F兩款産品,其中銳龍7 8700F演變自銳龍7 8700G,同樣擁有8核心16線程,二級緩存、三級緩存分別是8MB、16MB,熱設計功耗爲65W,不過去除了Radeon 780M核顯,核心頻率從8700F的4.2-5.1GHz小幅度下調至4.1-5.0GHz。銳龍5 8400F則源自于銳龍5 8500G,6核12線程設計,二級緩存、三級緩存分別是6MB、16MB,也是65W熱設計功耗,去除了Radeon 740M核顯,但基准頻率有了不少提升,從8500G的3.5GHz提高到了4.2GHz。不過加速頻率從8500G的5.0GHz降低至4.7GHz。

銳龍7 8700G

在銳龍8000G上一個重要改進是爲了強化AI性能,加入了NPU單元,引入了Ryzen AI引擎,因此銳龍8000G綜合算力能夠提升至39TOPS。而在兩款銳龍8000F處理器中,僅有銳龍7 8700F保留NPU單元。

銳龍5 8400F

不難看出,銳龍5 8400F基于了高效能Zen4 架構——Zen 4架構采用了Chiplet設計,由兩個CCD與一個IOD組成,支持DDR5內存,首次加入了一鍵超頻技術AMD EXPO,集成了PCIe 5.0控制器,IPC性能比銳龍5000系列提升可達13%,支持AVX-512指令集,插座從PGA針腳式升級到LGA觸點式的AM5,最大功耗釋放達到230W。同時得益于4nm工藝,銳龍5 8400F的CCD面積僅有面積 178mm²,PCIe 4.0 通道總數量爲20條(其中16 條可用),去除了非必要的單元,可以說這是一款追求性價比的CPU。順便一提的是,和之前銳龍5 7500F僅供中國不同,兩款銳龍8000F是面向全球銷售。而在國內市場,銳龍8000F系列會首先供應AMD渠道品牌整機合作夥伴,以整機的方式進行銷售,這次熱點科技收到是基于AMD 銳龍5 8400F處理器打造的整機,它由知名品牌裝機商LOONGTR/浪打造。

也許有些讀者不熟悉LOONGTR/浪(武漢淩極科技有限公司),其實它是由名龍堂原班創始團隊創立,定位于科技數碼領域的專業電商服務公司,目前已推出多款DIY整機全案,此次基于AMD銳龍5 8400F打造的主機是主打性價比、面向遊戲玩家的産品,當中主板、內存、SSD無一不是采用一線大牌産品。

性能實測

LOONGTR/浪打造的整機采用了3A組合,也就是AMD CPU+AMD芯片組+AMD顯卡的組合。得益于AM5接口,銳龍5 8400F可使用X670/E、B650/E以及A620五種芯片組主板,但考慮這是一塊定位相對入門的處理器,同時用戶會配備獨立顯卡,LOONGTR/浪選擇了基于B650芯片組的技嘉B650M H主板無疑是一個合適的選擇。顯卡方面則選擇了瀚铠RX 6750GRE 合金PRO 10GB,它GPU基礎頻率爲2140MHz,遊戲頻率爲2345MHz,加速頻率達到2495MHz,搭載了10GB 160bit的GDDR6顯存,帶寬達到320GB/s。爲了盡可能解鎖CPU的潛力,我們調整了存儲器,搭配了16GB*2 DDR5-4800內存以及高性能的PCIe 4.0 SSD,測試用的操作系統爲Windows 11。

LOONGTR/浪的銳龍5 8400F整機價格屬于4K區間,因此對比平台選擇價格相近Intel酷睿i5-12400F+NVIDIA RTX4060組合,i5-12400F基于Intel 7工藝制造,僅有6個P核,基本頻率爲2.5Ghz,最大睿頻頻率爲4.40GHz,不帶集成顯卡,雖然這是一款2022年發布的CPU,但由于14代酷睿處理器是13代的馬甲,它依然是英特爾在千元以下市場的中堅力量,定位與銳龍5 8400F相似,它搭配B760芯片組主板進行測試,顯卡是盈通RTX4070-8G D6大地之神。 爲了減少不同平台之間差異,測試時使用同款內存與SSD。

在測試開始前,我們先看看銳龍5 8400F的CPU-Z信息,軟件能夠正確識別處理器,基于Phoenix,采用4nm工藝,TDP爲65W,擁有6個核心12線程,二級、三級緩存分別是6MB、16MB,加速頻率比標稱的高一點,達到4749.58Mhz。

接下來看看兩款處理器在CPU-Z Bench中的得分,銳龍5 8400F單線程得分略微遜色于酷睿 i5-12400F的684.2分,爲664分,但是在多線程上領先了不少,達到5359.2,後者只有4865.6,足足高出了10%。

第二項測試是Cinebench R23,這是一款基于Cinema 4D套件的測試軟件,銳龍5 8400F的表現與CPU-Z有點相似,單核性能略微遜色于酷睿 i5-12400F,得分爲1616 pts,比後者低89 pts,但是一旦進入多核心測試,就反超後者,銳龍5 8400F、酷睿 i5-12400F得分分別是11937 pts、11223 pts。

第三項測試是大家常用小軟件7Zip,測試兩款處理壓縮、解壓縮性能,銳龍5 8400F壓縮、解壓縮成績是78.455 GIPS、88.066 GIPS,而酷睿 i5-12400F壓縮、解壓縮成績只有69.475 GIPS、62.221 GIPS,銳龍5 8400F超出酷睿 i5-12400F不少,尤其是在解壓縮上,領先幅度達到了41%。

接下來是整個平台的3D性能理論測試,采用3DMark,分別測試了基于DirectX 11的Fire Strike Extreme、基于DirectX 12的Time Spy以及側重中央處理器性能的CPU Profile,得分如下圖所示:

在圖形性能測試方面,兩個平台互有勝負,銳龍5 8400F的Fire Strike Extreme得分略高一點,酷睿 i5-12400F則是Time Spy得分略高一點,但是二者都沒有拉開質的差距。CPU Profile再一次重複了CPU-Z、Cinebench R23的結果,銳龍5 8400F多核得分高,酷睿 i5-12400F單核得分高。

在3Dmark測試中,銳龍5 8400F、酷睿 i5-12400F兩個平台互有勝負,那在遊戲中二者表現又會如何呢。在遊戲部分,我們分爲3A大作與網絡遊戲兩部分進行測試,其中3A大作采用1920*1080P分辨率,約爲中等畫質設置,同時爲了減少不同平台導致的差異性,光追、DLSS、FSR通通關閉。

在三款3A大作中,銳龍5 8400F在古墓麗影:暗影、刺客信條:奧德賽兩款遊戲中表現更佳,尤其是後者,幀率比酷睿 i5-12400F高出了7FPS,領先幅度爲8%,酷睿 i5-12400F則是在賽博朋克2077中表現更好一點,但是領先幅度不大,只有2FPS,兩個平台能夠滿足1080P、中等畫質下運行3A大作的需求。

接下來看看兩個平台在網絡遊戲中的表現,由于網絡遊戲沒有自帶Benchmark,很難進行客觀對比。爲了盡可能減少不確定性,每個平台、每款遊戲均進行3輪測試,測試期間使用軟件Frameview記錄遊戲的平均幀率,每次測試時間爲5分鍾,最後取三個測試的中間值作爲成績。在畫質分方面,兩款遊戲均采用2560*1440分辨率,默認畫質,其中英雄聯盟取消了240FPS限制。

無論是英雄聯盟,還是Counter-Strike 2,銳龍5 8400F表現均優于酷睿 i5-12400F,不過如前文所述,由于測試存在不確定性,結果僅供參考。

結語

通過上述測試,不難AMD銳龍5 8400F擁有相當不錯性能,雖然CPU單核/單線程略微遜色于酷睿 i5-12400F,但是差距不大,而在多核/多線程下表現更佳,在實際使用時相信能夠帶來更好的體驗。而在搭建成3A平台,與同價位競品相比,也擁有不錯的遊戲性能,滿足中端玩家的需求,整體性價比突出。

4K上下是遊戲主機競爭非常激烈的價格段,LOONGTR/浪的銳龍5 8400F整機配置了RX 6750 GRE 10GB顯卡、1TB PCIe 4.0 SSD、三星單通道16GB DDR5 -5600內存,能夠暢玩網絡遊戲、中等畫質的3A大作,也預留了升級空間,對于預算有限的遊戲玩家無疑是一個非常吸引力的産品,現在它已在AMD官方旗艦店預售。

除此之外,銳龍5 8400F還有一個隱藏優勢——AM5接口更升級潛力。Intel是在2021年發布12代酷睿處理器的,LGA1700接口已使用了三代,今年的發布新處理器將淘汰這一接口,而AM5處于壯年,AMD公司副總裁兼計算和圖形渠道業務總經理David McAfee在接受采訪時表示,AM5接口將使用到2025年之後,因此AMD平台更具升級潛力,相信銳龍5 8400F投放到零售市場也能吸引不少DIYer。

0 阅读:29

熱點科技

簡介:科技新媒體,關注科技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