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習俗你都知道麽?

史小強 2024-04-02 16:28:24

清明時節雨紛紛,馬上就到清明了大家對于清明這個節日了解多少呢?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十分豐富的土地文化,對于土地我們擁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而清明這個節日就是建立在我們對于腳下這片土地的情懷之上又加以特殊的家族文化衍生而出的,每當清明時節來臨我們就會去上墳掃墓,後人到自己祖上的墳前感恩前人的付出,同時祈禱自己的先祖保佑後人,而這個行爲也被稱爲“祭祖”。而這是有這一套相對固定的流程的,那就是要先打掃祖墳的周圍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掃墓,祖墳周圍的環境衛生以及完整度會關系到我們所宣揚的“孝道”之後家族的後背就會擺放祭品磕頭祭拜,以表示對先祖的尊敬,家族人員的維系甚至已經超出了人與人之間的範疇與祖墳也有一定的聯系。

而民間有種“墳墓定生死”的說法在一定程度上祭祖掃墓也代表這後背希望被老祖宗庇護,若是墳墓有所破損的話那就是後輩的不孝,若是沒有及時修繕那更是對自己祖上的大不敬,而有句話是這麽說的“墳頭九兩土,子孫輩輩富”這個說法是啥意思又是咋來的呢?首先我們要知道祖墳的位置大多都是在山裏,而時間長了風吹日曬雨淋難免會遭到破壞,基本可以說沒有什麽人都祖墳是能夠不收到損壞的,嚴重時甚至會發生塌陷,而修整墳墓呢不可避免就會用刀土,而修補墳墓所用的土就是所謂的“九兩土”,也就是指哪些土質好的土,因爲土的密度大硬度高所以結實抗造,一般情況下手抓一把泥土丟在地上時能夠不散開,那這種土就是“九兩土”而古人選擇對的時候尤其講究要選中一塊風水寶地,而一般會用五行將其聯系在一起,“金”不是我們如今意義上的金色而是金屬的色澤爲白色,木色就是青色,水就是黑色,土就是黃色,而黃土就是“九兩土”其他的土都認爲是不好的,所以民間也有一種說法是“沙土不葬墳地,紅土難養人”。而黃土之所以被認爲是最好的就是因爲在古代黃色象征這皇權,只有皇帝才能穿黃色的衣服,因此墓土以黃色爲貴,代表著尊貴、富有,而在埋葬先人的時候誰不願意給自己先祖用好東西呢?

並且墳墓的土若是不好那遭到雨打風吹很快就會被破壞,而且墳墓周圍要多栽樹木而松軟的土地無法讓大樹安穩的生長,墳墓就會有塌陷的風險,自己祖墳塌了這應該是任何一個後輩都不願意看到的。因此在清明上墳時都會好好修繕祖墳,讓後人牢記先祖的付出。而清明祭祖不單單只是祭祖也是給自己家裏的後輩樹立一個榜樣,畢竟世上沒有人能夠長生不老,每個人看到的不僅僅是先祖的墳墓也是自己的墳墓,沒有人希望自己在多年之後後輩會對自己的祖墳不上心,所以這不單單是在修繕先祖的墳也是在給後輩樹立榜樣。若是還有人知曉哪些東西歡迎討論呀。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