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如一日照顧腦梗兒媳,八旬婆婆用行動诠釋親情

浙江融媒體 2024-04-03 10:58:05

早起買菜、做飯、按摩……很難想象這是一位八旬老人爲了照顧60歲的兒媳每天都在重複的事。在鎮海區蛟川街道煉化社區,83歲的貝賽娟老人三年如一日,用行動诠釋著不離不棄的親情,讓原本不幸的家庭被愛包圍著。

三年前,一次意外導致貝賽娟老人的兒媳婦小徐嚴重腦梗塞,致使她失去了自理能力,無法開口講話,智力也只有五歲小孩的水平,這對貝賽娟一家而言無疑是晴天霹雳。面對如此巨變,婆婆貝賽娟與兒子商量,以後兩個人分工照料好兒媳婦,白天兒子去上班,貝賽娟負責買菜做飯護理小徐,晚上兒子“換班”看護。倆人就這樣一個“白班”一個“晚班”照顧了她三年。

在兒子外出工作的時間裏,婆婆貝賽娟成了兒媳婦最堅實的依靠。清晨起來幫兒媳婦換好尿墊,貼心的她怕尿墊濕了兒媳婦著涼,還想了辦法在最下面墊了防水墊,又鋪上了幾層暖墊。“給她收拾好就馬上去買菜了。買菜的時間都是掐著表的,生怕出來太久有什麽事,總歸是心裏牽挂著的。”貝賽娟說。做好飯菜,貝賽娟熟練地將兒媳婦扶起來,一口一口用勺子餵飯,就像一位媽媽照顧嬰兒一般。飯後,婆媳倆一起看電視,由于長期臥床,兒媳婦的四肢肌肉萎縮嚴重,貝賽娟還會每天幫她捏腿敲打背部肌肉,照顧得細致入微。

“這個婆婆好足了!真不容易啊。”說到貝賽娟一家,鄰居都對她無私的愛表示敬佩,也看到了她的不容易。對于這樣的日子,婆婆貝賽娟從沒有一句怨言。“我作爲大人來講,小孩有這樣的情況,我應該要幫幫她,自己吃得消總要幫,幫到自己不會動了爲止。”貝賽娟說。而貝賽娟的兒子張健良也對媽媽爲他這個家的付出感念于心:“也是老媽媽的愛和付出,支撐著我們這個家,成爲了我的精神支柱。”

生病前,兒媳婦勤勞能幹,對老人也很孝順,經常和丈夫一起來看望婆婆。如今,即便遭受命運的捉弄,但這一家三口對彼此的不離不棄還是讓這個不幸的家庭充滿著愛和暖意。

來源:新莓彙(鎮海區新聞中心)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