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法律知識備考方法

福建燃領教育 2024-04-02 14:04:05

公共基礎知識是事業單位招考中出現的對考生綜合知識進行考查的一門科目,其主要是測試應試者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考查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其次雖然考試內容各地稍微有點不一樣,但其中的共同點是政治和法律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大。因此,大家要想在事業單位考試中獲得好的成績,法律部分的備考就一定要重視。

那麽今天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法律部分該如何備考。

一、了解我國的法律體系

我國的法律體系龐雜,其中的部門法較多。在事業單位考試中,一般而言會涉及的內容包括法理學、憲法、刑法、行政法、民法、訴訟法等相關知識。其中,憲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的內容比較常見。具體而言,以考試爲導向,法理學知識不作爲重點部分進行考查,但是一些基本概念各位要理解透徹。憲法部分涉及新法修改以及與時政相關聯的知識,比如已經涉及的特赦的決定和宣布以及關于授予國家勳章或者榮譽稱號等知識,仍然需要作爲重點內容進行學習。民法部分的知識的學習側重于記憶,並結合一些時政內容,提升自己的知識敏感度。行政法知識中,常規重點內容依然是行政處罰、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從考題來看,行政法的比重仍然較大,其中需要重點學習的內容是行政處罰相關知識。

二、了解出題方式

法律的出題方式既有記憶性的,比如,憲法的考查就比較側重于記憶,兩個字的記憶偏差可能就會導致題目的錯誤。所以需要大家在複習的過程中能夠重複記憶,熟能生巧。但是法律裏面也有很多的理解性題目,比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的一些內容都是單純地記憶所解決不了的。所以學習過程中,需要結合案例,理解一些相對晦澀難懂的知識點,能夠把所學習的知識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出現的現象結合起來,達到真正掌握知識的目的。

三、了解出題規律

從法律的出題情況看,法律題目的難度是逐年增加的,僅掌握一些基礎的法律知識已經不能再滿足應考的需要。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題目:

2010年5月,甲借給乙10000元,約定一個月後返還,結果乙未還。2012年8月,甲見乙並要求乙還錢,警告乙現在不還就去法院告乙,讓乙連本帶利還20000元,乙無奈向甲支付了10000元。乙回家後妻子告訴他這麽長時間沒提還錢的事,不用再還甲。于是乙後悔,要求甲再將10000元給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訴訟時效屆滿,甲無權向乙主張還錢,乙支付給甲的10000元應該返還乙

B.訴訟時效未滿,乙應當向甲還10000元

C.乙自願支付了10000元,不能再要求甲返還

D.乙在甲的欺騙和脅迫下,支付了10000元,非乙真實意願,應當要求甲返還

【答案】C。

【解析】《訴訟時效規定》第二十二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或者自願履行義務後,又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爲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2010年6月還款期限到達,借貸合同的訴訟時效爲兩年,至2012年5月屆滿,2012年8月乙自願向甲履行義務後,又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爲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故本題答案選C。

這道題目涉及的就是民法中關于訴訟時效的知識點,題目中我們可以感覺到題目的考查難度大,因此,法律不是簡簡單單地僅憑記憶就能得分,我們要超過別人就要從這些重難點入手,才能拉開差距。

四、備考建議

總之法律的體系非常龐大,只有真正理解了法律的原則和其精神實質,才能在碰到陌生知識點時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另外,由于法律的專業性非常強,沒有法律背景的同學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僅憑一己之力就能達到理想效果,所以建議大家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進行專門的法律知識培訓。

0 阅读:0

福建燃領教育

簡介:燃夢青春,領先未來!